先後追擊過曹操、劉備、孫權的三國名將,居然還得以善終

天空之城 2022/01/26 檢舉 我要評論

東漢末年及之後的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亂世之一,在這個時期裡,戰爭是主旋律,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他,後天他打你,亂成一鍋粥。也正因為如此,這個時期湧現了一大批的優秀將領,說句將星雲集是毫不為過,不過從歷史大勢來看,湧現出的這些將領大多歸屬于魏、蜀、吳這三方勢力。

然而有這麼一位名將,先後追擊過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位大佬,理論上來說,這樣的人基本上沒有生存空間了,可是令人服氣的是,他不但沒有被清算,反而官越做越大,爵位越來越高,最終還得以善終。那麼問題來了?這位名將是誰呢?他又是如何做到先後追擊三巨頭的呢?

他就是三國名將張遼,張文遠。說起張遼這個人,就不得不說他那顛沛流離的前半生,張遼出生于漢朝的北方邊陲并州雁門郡馬邑縣,長期面臨著塞外胡人的威脅。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張遼,自小便熟悉弓馬,習得了一身好武藝,之後被并州刺史丁原(呂布的義父之一)看重,成為了丁原手下的一員將軍。

後來丁原被除掉,其手下的軍隊被董卓所掌控,張遼自然而然成為了董卓手下;再後來,董卓被除掉,呂布掌管兵權,張遼又變成了呂布手下。呂布被李傕郭汜趕出長安後,張遼也隨他出逃流浪,後呂布被陳宮迎接到兗州,開始和曹操搶地盤。

作為呂布手下的悍將,呂布和曹操鬥爭期間,張遼的騎兵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也是在此期間,張遼追擊了三巨頭之一的曹操。《三國志·武帝紀》有這麼一段記載:……先以騎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陣亂,馳突火出,墜馬,燒左手掌。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張遼的騎兵將曹操的青州兵打得落花流水,曹操在逃跑過程中,還從馬上摔下來,燒傷了左手掌,此次戰役,曹操不可謂不狼狽,張遼也不可謂不威風,如果說曹操的運氣再差一點,可能就被張遼的騎兵解決了,也就沒有後來的三國了。

西元196年,呂布趁劉備大軍在外征戰,徐州空虛的時候,趁勢偷襲了徐州,鳩占鵲巢。而當時劉備的實力根本不足以奪回徐州,只得打掉的牙齒往肚子裡咽,向呂布示弱服軟,才得以在小沛安頓下來。兩年後,劉備又聚起一支萬人軍隊,並搶走了呂布新購的戰馬,呂布不爽了,再次向劉備吹起了進攻的號角。

《三國志》載:……布使人欲詣河內買馬,為備兵所鈔。布由是遣北地太守張遼攻備。九月,遂破沛城,備單身走,獲其妻息。這一戰,劉備被張遼等人擊敗,並且在張遼的追擊下,連自己的老婆都來不及帶走。

之後劉備投靠了曹操,在曹操的支持下,劉備又返回了徐州。這一次,劉備終于取得了勝利,呂布被拿下,在劉備的勸說下,曹操除掉了呂布。大家都知道,曹操愛才,所以張遼等將領,曹操一概不予追究前責,並將他們收于麾下,就這樣,張遼成為了曹操手下的將軍。

西元215年,孫權率領十萬大軍進攻合肥,當時在合肥駐守的張遼手下僅數千兵馬(曹軍主力此時正由曹操率領在漢中和劉備對峙)。如此懸殊的兵力差距,理論上來說,張遼必敗無疑,不過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張遼居然勝了,而且還是大勝。

《三國志·魏書》載:孫權率十萬眾圍合肥,遼募其敢死者八百人,登鋒陷陣,大破之。並且抱著擒賊先擒王的念頭,張遼率領的敢死隊直奔孫權大營而去,連破甘甯,淩統等人,險些拿下孫權。經此一戰,張遼的名聲在江東可止小兒夜啼。

不得不說,張遼是真的猛,先後追擊過曹操、劉備、孫權三人,堪稱壯舉。西元222年,張遼因病離去,諡曰剛侯,算得上是善終。除此之外,張遼也被後續朝代所推崇,位列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