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守荊州如果不用關羽,而是龐統、張飛和魏延三人,結局如何?

天空之城 2022/03/11 檢舉 我要評論

西元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大舉北伐,剛開始順風順水,打得曹仁龜縮在樊城不出,又覆滅曹操派出的援軍(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嚇得曹操差點遷都。然而關羽的好運氣用完了,接下來的戰場形勢急轉直下,曹操派出的第二路徐晃援軍抵擋住了關羽大軍,後方荊州被東吳呂蒙奇襲。關羽不得不撤退,試圖重新奪取荊州,可惜失敗了,他于是敗走麥城,在突圍的時候被東吳拿下,不久被除掉。

此戰,關羽不但自己敗了,還丟了富饒的荊州,如果將關羽換成龐統、張飛、魏延三人,能守住荊州嗎?

答案是肯定的,龐統、張飛、魏延三人能守住荊州。

有人說,荊州只需要固守,不出戰即可。實則不然,荊州是一個四戰之地,是魏蜀吳三方勢力犬牙交錯的地方。因此,只是一味固守,是不可能守住荊州的,只有主動出擊,主動防禦,才能守住荊州。

張飛是一軍主帥,龐統是軍師,魏延是副將,能攻能守,是守荊州的黃金搭檔。這三人這樣分配,保證荊州固若金湯。

首先,張飛主動出擊,發動襄樊之戰,應該也能取得關羽「威震華夏」的戰績。有人感覺張飛是一個粗魯的大漢,不善于指揮千軍萬馬作戰。真實情況並非如此,張飛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統帥,是和關羽齊名的「萬人敵」。「萬人敵」不僅僅指的是武功高強,更深一層的意思是此人善于指揮大軍,抵得過千軍萬馬。

在這兒,隨便舉幾個張飛指揮作戰的例子,如長阪坡之戰,張飛三聲喝斷長阪橋,嚇倒夏侯傑,嚇得曹操大軍屁滾尿流;又如入川之戰,張飛有勇有謀,收服老將嚴顏,兵不血刃到達益州,比走水路的諸葛亮、趙雲還快一些;巴西之戰,張飛三戰三捷,打得魏將張郃毫無還手之力。但是張飛不善于守城(當年喝醉酒丟了徐州和兩個嫂嫂)。

因此,根據張飛的履歷,如果讓他指揮襄樊之戰,估計也不會讓大家失望。

其次,龐統為軍師,給主將張飛出謀劃策,並協調前方主將和後方留守副將的關係,協調荊州和東吳的關係。眾所周知,關羽大意失荊州,不是敗在軍事指揮能力,而是敗在沒有協調好與後方留守副將糜芳、傅士仁,以及東吳孫權的關係。

主帥出征,最怕的便是後院起火,被人釜底抽薪。關羽帶領關平、周倉、廖化等人在前方和魏軍奮勇較量,僅僅是派人向後方的糜芳、傅士仁催促糧草的口氣生硬了一點,此二人便開城投降了呂蒙。試想,如果有一個軍師協調主將和後方留守副將的關係,不那麼僵硬,在東吳呂蒙大軍來襲的時候,勢必會堅守到底。

再說說荊州和東吳的關係,關羽一向看不起東吳,認為東吳都是「鼠輩」,對于孫權的提親,發出了「虎女焉能嫁犬子」這樣的聲音。如果讓與東吳文武大臣關係密切的龐統來處理,即使拒絕孫權的提親,也不會這麼生硬,將雙方關係搞砸。

最後,如果魏延作為副將,留守荊州,東吳連偷襲荊州的想法都不敢有。我們知道,魏延是三國時期最善于防守的大將之一,和守樊城的曹仁不相上下。曹仁守樊城,關羽一籌莫展,即使放漢水淹了大半個樊城,還是沒有搞定樊城。

同理,如果讓魏延守荊州,任憑東吳呂蒙如何使詐,也無濟于事,任你千謀萬策,我自巋然不動。只要荊州能抵擋住呂蒙的第一波攻擊,前線的主將得到資訊,回師馳援,和荊州守軍前後夾擊東吳大軍,同時使用輿論攻勢(在呂蒙軍中散佈謠言,指責東吳背信棄義,背叛盟友),估計很快就能擊退呂蒙大軍。

結語

守荊州如果不用關羽,而是龐統、張飛、魏延三人,肯定能守住荊州。其中張飛替換關羽,成為荊州主將,帶領大軍伐魏,龐統作為軍師,為張飛出謀劃策,居中協調張飛與荊州留守副將及東吳的關係,魏延作為副將,留守荊州,成為前方大軍堅強的後盾。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