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嗎?諸葛亮爲何不取而代之,當他在茅廬對劉備說出那4個字,就已經廢不成了

諸葛村夫 2021/09/20 檢舉 我要評論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這部電視劇不僅讓我們知道了更多的典故由來,而且懂得了三國演義的來龍去脈,看到了諸葛亮的忠心耿耿,為了劉備的「興複漢室」大業鞠躬盡瘁,盡力打理劉禪在位期間的一切事宜,雖然我們沒有親身經歷過這場歷史,但是通過電視劇的演繹也看到了諸葛亮的忠心。

看過電視劇的人應該知道劉禪是怎樣的一位帝王,他佔據了嫡長子的身份的優勢別無其它優勢,劉備不光是劉禪一個兒子,但是嫡長子繼位的原因,繼劉備之後的劉禪是必須繼位的,雖然劉備也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不足之處,但是他或許認為有諸葛亮的輔佐自己也可以放心下來,所以在劉備離去之前他曾對諸葛亮說「如果阿斗無所作為,可以取而代之」。

這句話的深意或許是劉備在檢驗諸葛亮的忠心,但是假如劉備離去以後諸葛亮真的取而代之也無可厚非。劉禪也就是阿斗,直到今日還流行著一句話「扶不起的阿斗」就是用來比喻那些一無是處,怎麼怎麼幫助也沒有任何起色的人。但就是面對這樣的阿斗諸葛亮也毫無反意。

像什麼諸葛亮忠誠這樣的廢話我們就不多說,來說點實際的,首先來看,廢掉劉禪對他有什麼好處?劉禪一直被後世恥笑為「扶不起的阿斗」,諸葛亮要是想學曹操,難道還有人比阿斗更適合的嗎?

再者說,劉禪雖然算不上明君,但也不能算昏君,只是本身沒有什麼大的作為,頂多是貪戀點享受,聽幾句謠言,但他對諸葛亮還算是言聽計從,平時也沒犯太大的過錯,諸葛亮也就沒有理由去廢他,若是強行廢帝,朝野必將大亂,攘外必先安內,他又如何完成北伐大業?要知道當時的天下還亂著呢,稱帝並非是一件好事。

其次是最關鍵的一點,劉備能說出「取而代之」這種話肯定不是沒有原因,除非他肯定諸葛亮不會叛亂,不管是在情感上還是情勢上都是如此,事實上他三國茅廬之時,諸葛亮所說的「四個字」,已經註定了他不會做傾覆的事。

為了幫劉備完成霸業,同時又讓他師出有名,諸葛亮建議劉備打著「興複漢室」的旗號爭奪江山,而孫權和曹操當然也可以打著這個旗號,但他們都沒有劉備「漢室宗親」的身份,即便是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那人家也是姓「劉」,這也是劉備最大的優勢。

試想劉備走後,諸葛亮若真打斷廢了劉禪,豈不是推翻了「興複漢室」這個從始至終打著的旗號?如此老百姓不僅會懷疑他,就連虎視眈眈的兩國也會趁機發難,如此是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蜀國更可能會因此走向滅亡。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