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混戰,經過幾十年的戰火,逐漸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勢。魏蜀吳三國中以曹魏的實力最為強大,這與曹操麾下有一群能征善戰的武將有很大關係。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曹操麾下的一員猛將,他歷經了曹操、曹丕、曹叡三帝,戰功卓著。這位戰績最後倒在沙場,但他的死因也成了千古謎團。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曹魏大將,就是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
三國演義中的形象
三國演義中的張郃算不上一流武將,被趙雲、張飛、馬超等蜀漢五虎將完爆,慘不忍睹。《三國演義》中,張郃最早出場是在官渡之戰中,他那時還在袁紹麾下,跟張遼五十回合打成了平手。倒也是有了個不錯的開局,但是高開低走,後面就慘了,一直被趙雲各種吊打。
張郃第一次跟趙雲交手,三十回合敗了,後來在長阪坡上直接被趙雲嚇退,連出手的勇氣都沒有,水準跟被趙子龍殺死的「曹營名將五十余員」差不了太多;潼關之戰中,張郃碰見了馬超,連三回合都擋不住就敗了;漢水之戰中,張郃跟徐晃兩人加在一起才敢直面趙雲,但是這兩位五子良將,硬是被趙雲一杆龍膽亮銀槍打的全身哆嗦,噤若寒蟬,幾個照面後就跑了。
那麼正史中的五子良將張郃又是什麼樣的呢?
正史中的張郃
張郃最開始在袁紹麾下,在官渡之戰中歸降曹操,曹操很賞識張郃,親自迎接前來歸降的張郃,並稱「如微子去殷,韓信歸漢也」,也就是說曹操把張郃比作了韓信。
歸降曹操後張郃很受重用,跟隨曹操東征西戰,先是追殺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袁尚;後來又在白狼山協助張遼擊破烏桓,斬殺單于踏頓,立下赫赫戰功。
張郃還曾與五虎將中的馬超、張飛交手。曹操平定韓遂、馬超時,張郃隨軍出征到渭南,包圍安定,大敗馬超、韓遂。割須棄袍這種事也就是演義中想象而已,不存在的。
張郃在正史中曾與張飛大戰,但是他敗給了猛將張飛。
飛率精卒萬餘人,從他道邀郃軍交戰,山道迮狹,前後不得相救,飛遂破郃,郃棄馬緣山,獨與麾下十餘人從間道退。——三國志
除了這次敗給過張飛,張郃還是很強的,三國志對其評價為: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自諸葛亮皆憚之。
街亭大勝,死因成謎
太和二年,諸葛亮北伐攻魏。張郃于街亭大破馬謖,截斷蜀軍糧道,諸葛亮只能撤軍。因此,曹叡增加張郃的食邑一千戶,這樣張郃一共食邑四千三百戶,是五子良將中最高的一位。
太和五年,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司馬懿堅守不戰,諸葛亮糧盡撤退時,司馬懿又命張郃追擊蜀軍。張郃追擊到木門谷時中了蜀軍埋伏,被亂箭除掉。曹魏三朝老將張郃,也成了諸葛亮六出祁山中斬獲的級別最高的曹魏將領。
張郃的死因也成了一個謎團,據《魏略》記載,是司馬懿強行命令張郃追擊蜀軍。那司馬懿是不是想借諸葛亮之手除掉張郃呢?因為張郃可是三朝老將,是司馬懿奪權路上一塊很大的絆腳石。
在三國演義電視劇中,張郃走後,司馬懿為其抬棺,一來是因為張郃在曹軍中威望甚高,二來也是掩飾他的別有用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