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滅蜀漢,司馬昭為何用首次領軍的鐘會當主帥,而不是久震邊關的老將鄧艾?

諸葛村夫 2021/08/25 檢舉 我要評論

司馬昭攻滅蜀漢之戰很有意思,率領十幾萬主力大軍的是首次領軍的鐘會,而久鎮邊關的老將鄧艾卻是指揮著3萬偏師牽制蜀漢大將姜維的軍/隊。攻滅蜀漢,精于用人的司馬昭為何不以老將鄧艾為主帥?

1、鄧艾反對討伐蜀漢

正始四年(243年)鄧艾在司馬懿的推薦下出任參征西軍事,轉任南安(今甘肅隴西東南)太守,開始了在邊關統兵作戰20年的歷程。就軍事經驗而言,討伐蜀漢鄧艾毫無疑問是最合適的主帥人選。嘉平元年(249年)鄧艾還在擔任安西將軍的司馬昭麾下參加抗擊姜維北伐的戰/爭,司馬昭對鄧艾也屬於知根知底。甘露元年(256年)鄧艾甚至打敗姜維北伐大軍,導致姜維「自貶三級」,這也說明鄧艾用兵能力不在姜維之下,如果鄧艾率領的軍/隊是姜維的數倍,則擊敗姜維毫無懸念。

景元三年(262年)司馬昭與文武百官商量討滅蜀漢,群臣都表示反對,畢竟當年無論是曹操還是司馬懿都不敢討伐蜀地,司馬昭要突破這兩位「大牛」還是很有壓力。這時只有司隸校尉鐘會上書建議討伐蜀漢,而且鐘會還制定了伐蜀的行軍路線和用兵計畫,這就讓司馬昭認為在眾人對伐蜀心懷恐懼而鐘會信心滿滿的情況下,以鐘會為主帥則蜀漢必然滅亡。

司馬昭決心討伐蜀漢,鄧艾竟然對此上書反對,迫使司馬昭派主簿師篡擔任鄧艾的司馬說服鄧艾,鄧艾這才服從司馬昭的命令參加討伐蜀漢的戰/爭。鐘會主張伐蜀,鄧艾與其他群臣都反對伐蜀,司馬昭當然只能選擇鐘會「掛帥」指揮主力大軍西征。

2、鄧艾不是司馬昭的心腹

鄧艾是司馬昭的父親司馬懿的「嫡系」,但與司馬昭的關係遠不如鐘會密切。一方面鄧艾鎮守邊關20年,與司馬昭的接觸並不多,最多屬於司馬昭的「陣營」,還不能說是司馬昭的「心腹」。

鄧艾從正始四年(243年)擔任南安太守到嘉平五年(253年)擔任兗州刺史,再到正元二年(255年)擔任安西將軍,甘露元年(256年)則升為鎮西將軍,甘露三年(258年)升任征西將軍,其地位堪比曹操時期的夏侯淵。司馬昭委任鄧艾為主帥,一旦鄧艾立下赫赫戰功如何安置都是問題。「四征將軍」之上只有「四方將軍」可以安排,鄧艾威望太高兵/權太大一旦尾大不掉也是問題。

鐘會則長期在司馬師、司馬昭兄弟的幕府,屬於張良式的智囊人物。鐘會跟隨司馬師、司馬昭參加了一系列軍事行動例如平定毌丘儉叛亂與諸葛誕叛亂,但更多是扮演「參謀」角色而不是「主帥」角色。

正元二年(255年)鐘會擔任黃門侍郎,甘露二年(257年)鐘會以中郎官的身份在大將軍府任記室而推辭「九卿」之一的太僕高官,景元二年(261年)鐘會擔任司隸校尉卻留在司馬昭身邊繼續出謀劃策,這也說明鐘會是司馬昭的心腹智囊。雖然鐘會缺乏領軍經驗,但鐘會協助司馬師、司馬昭指揮過多次重大軍事行動,「參謀長」改任「司令官」也不是不可以。十幾萬大軍當然要交給心腹來指揮,主力部隊在鐘會手裡比在鄧艾手裡更安全。

3、鄧艾軍事威望太高

鄧艾長期在外領兵作戰,軍事經驗與軍事威望遠不是首次領軍的鐘會可比。司馬昭派遣鐘會為主帥領兵出征,還需要親自送行為其「壓陣」。鐘會指揮十幾萬大軍,靠的不是自己的威望而是司馬昭的「背書」的威望。

這也就意味著即使鐘會有不臣之心,他也沒有能力有效掌握十幾萬大軍威脅司馬昭。後來鐘會謀反只能調動自己數千親兵衛隊,麾下將校只是在攻滅蜀漢時聽從鐘會命令,而鐘會謀反時沒有人願意聽從命令。

鄧艾不僅軍事經驗比鐘會豐富,而且擔任征西將軍地位也比鐘會的鎮西將軍要高半級,軍/隊裡基本都是鄧艾的心腹愛將。雖然司馬昭「摻沙子」派出師篡、田續等人在鄧艾身邊,那是在鄧艾無心謀反的情況下能夠制約鄧艾。如果鄧艾有意謀反,師篡、田續等人如何能夠免於被除掉?

既然鄧艾的軍事威望甚至軍事能力都在鐘會之上,那麼要平衡鄧艾與鐘會的勢力,就只能壓抑鄧艾讓他指揮偏師,支持鐘會讓鐘會指揮主力部隊。如果鄧艾指揮十幾萬大軍,鐘會這樣的「青年團員」如何是鄧艾這樣「老黨員」的對手?整個討伐蜀漢的戰/爭,就變成鄧艾「獨角戲」了,鐘會最多能夠「打醬油」。

司馬昭選擇鐘會為主帥指揮十幾萬主力進攻漢中,鄧艾指揮3萬偏師牽制姜維,一開始還很順利,鐘會很快奪去了漢中,攻佔陽平關。但姜維很快利用諸葛緒的破綻聲東擊西退守劍閣堵住鐘會南下道路,鐘會十幾萬大軍從關中到劍閣後勤補給困難,差點就要因為糧草補給不暢撤軍了。如果這樣,則司馬昭伐蜀就成了笑柄,甚至引發政/治危機。

關鍵時刻鄧艾挺身而出,率軍偷襲陰平小徑,愣是在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神助攻」下兵臨成都迫使蜀漢後主劉禪投降。鄧艾明明是「配角」,竟然成了「主角」,這足以說明鄧艾軍事才華遠在鐘會之上。如果司馬昭讓鄧艾指揮主力大軍西征,誰能保證鄧艾不會萌生反意?如果鄧艾率領十幾萬大軍割據成都自立為主,鐘會哪有能力制衡?

司馬昭選擇鐘會作為征西大軍主帥,這才是政/治家的高明之處。既然討伐蜀漢不難,那麼如何避免將軍割據西川就成為關鍵。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