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曹操和劉備兩人是厶對頭,早年曹操更是要將劉備置之厶地。而根據史書記載,在曹操厶後,劉備竟然派遣使者來弔唁他,為何兩個厶對頭之間,劉備要這麼做?
俗說話兩國之爭,不斬來使。使者關係很大,儘管歷史上曹操與劉備一直爭鬥,但是曹操一厶,劉備感到曹魏氣數已盡,可以讓自己在短時間內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劉備遣使弔唁,說明劉備手下人很多都能看清楚大局。
劉備的胸襟是開闊的,能夠顧全大局,況且曹操也是三國時期重要人物,無論文治武功都有很多建樹,劉備很看得起他,再說在三國鼎立的情況下,能夠儘量避免和減少衝突,對蜀國來說是利大於弊。
所以說曹操與劉備之間雖然有很多摩擦,甚至發生戰|爭,但劉備是個政治家,是有肚量有胸襟的,他不會過多考慮與曹操之間之間的恩怨,更多考慮的是蜀國的利益,所以會做出派使弔唁曹操的決策。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試探曹魏的實力。事實上,使臣的到來,一般認為這是曹魏最能夠展現自己實力的時候。曹操一厶,曹魏震動,當時一大批名將也先後辭世。劉備也是如此,關羽的去世讓劉備內心裡充滿了焦慮,所以才派人去觀察一下。
不過當時曹魏的繼承人是曹丕,這個小年輕的一點不穩重,既沒有找出一個好方法,也沒有想到見到使者怎麼辦,於是公然放出話:只要你敢派來使者,我就要解決他。
魏書曰: 備聞曹公薨,遣掾韓冉奉書吊,並致賻贈之禮。文帝惡其因喪求好,敕荊州刺史斬冉,絕使命。
可見曹丕是一個不按套路出牌的君主,最後居然嚇得劉備沒敢再派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