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三國歷史當中,擁有著無數的英雄人物。而在這其中,以曹操為代表的曹魏集團,以劉備為代表的蜀漢集團,以及以孫權為代表的東吳集團,可以說是其中的佼佼者。
而在這其中,其實東吳集團最早的奠基人並非孫權,而是他的哥哥孫策。那麼就有一種說法就是孫策不厶,便無三國,那麼孫策到底有多恐怖?接下來就從正史的角度來瞭解一下,孫策在正史當中的事蹟。
孫策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他是孫堅的長子,同時也是東吳孫權的哥哥。可以說孫策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而東吳勢力的建立與孫策也有著莫大的關係。
少年時期的孫策其實並不得志,當時的孫策就展現出了過人的的才華,先是討.伐.山.賊,建功立業,後來更是打敗了當時的廬江太守陸康。孫策雖然能力過人,但是卻在袁術手下不得重用,這讓孫策十分鬱悶,也因此產生了自立門戶的想法。
後來孫策與袁術借來人手,討.伐.江東地區。因為孫策多有英明,有著許多人選擇前來投奔他,很快人數就得到了擴張。從一千餘人擴張到五六千人,孫策在江東可以說是勢如破竹,不久就創下了諾大的基業。而在此後,孫策襲.取廬江郡,奪.取江東之地,可以說雄踞南方。
據史書記載,當曹操得知孫策統一南方之後,不由得發出感慨:(指孫策),謂難與爭鋒。
其次再來說一說為何孫策不厶便無三國,這一說法又有著怎樣的依據呢?
在當時來說孫策在統一南方以後已經成為了當時最強大的諸.侯之一,其所擁有的地區包括了當時的揚州地區。單看地盤來說,其與坐擁北方五州的曹操地盤並不差多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當時來說北方才是經濟中心。單論起來人口,單就是徐州地區就能與揚州相提並論。所以由此來說雖然孫策的地盤很大,但是其實擁有的人口並不是很多。
但是當時來說,孫策西邊的劉表懦弱無能,縱然雄踞荊州,但只是一味的守著自己手下的一畝三分地。可以說是守成有餘,進取不足,對孫策沒有威脅。
而與此同時,北方的曹操與袁紹二人之間早有間隙。曹操雖然雄踞五州之地,但是南有孫策虎視眈眈,北有袁紹小心圖謀,西有馬騰暗中窺探。
可以說當時的曹操處於一種群狼窺視的境地,處境十分艱難。於是他決定北.伐.袁紹,而與此同時,南方的孫策也在積極.備.戰,聯繫袁紹以圖謀中原。可以說這就使得曹操腹背受敵,如果按照這個局勢,結局就是南方孫策,北方袁紹共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