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漢室衰微,地方刺史、都督割據一方,由此拉開東漢末年群雄爭霸的序幕。社會動盪、政治混亂是這一時期的主題。在這些爭霸諸侯中,有一位叫做劉璋的人,說到這兒,想必很多人可能會聯想到昏庸、懦弱之辭。誠然,劉璋雖是漢室宗親、遙領益州牧,坐擁西川、兵精糧足,可謂一方巨霸,可此人實確無能之至,不堪大用。可劉璋雖然庸弱,部下卻有三位驍勇善戰的猛將,就連後來的蜀漢昭烈皇帝劉備都讚不絕口。你知道是哪三個人嗎?
▲劉璋劇照
要說劉璋麾下猛將之一,名為張任。張任本是益州蜀郡人士,雖出身貧民家庭,卻有宏圖大志。年少時加入劉璋的麾下,在軍隊裡屢立戰功、勇猛過人,後來擔任益州從事。張任少有膽勇且精通兵法謀略,憑藉屢次戰功,為劉璋器重和信任。建安十七年(西元212年),劉備親率大軍攻打劉璋,張任奉劉璋之命攔截。在兵微將寡的情況下,將劉備軍隊阻擋將近一年之久。在這場曠日持久的阻擊戰中,張任不僅將劉備擋於關外,更將劉備的軍師龐統射殺於雒城。
▲張任劇照
張任不僅勇猛異常且頗有志節。在阻擋劉備大軍近一年後,張任軍終寡不敵眾,兵敗失城。張任本人也被劉備軍隊所拿下,劉備知道後,不計其除掉軍師龐統之罪,愛惜張任的才華想要招攬其入自己的部隊。而張任卻一心忠於劉璋堅決不降,只說:「老臣終究是不會侍奉二主的。」劉備無奈,只得除掉張任。
▲蜀主劉備領兵劇照
要說劉璋麾下猛將之二,名為吳懿。和張任一樣,吳懿也是劉璋麾下為數不多的能征善戰的猛將之一。可吳懿和張任不同的是:吳懿懂得安身立命,知道審己奪勢。當初吳懿也被劉璋派往前線阻擋劉備大軍,可吳懿並沒有像張任一樣拼命抵抗。在審視了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吳懿選擇歸降劉備,並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劉備。
▲吳懿劇照
吳懿將自己的親妹妹嫁給劉備後,劉吳兩家關係達到緊密巔峰。吳懿也因為妹妹是劉備夫人的關係,從此平步青雲、勢高權重、地位尊崇。吳懿雖然是靠裙帶關係上位,自己卻也有一番能力。吳懿為人高亢強勁,有治軍之才,曾隨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上伐曹,戰功卓越。吳懿還同魏延一起大破魏國名將郭淮、費曜等人大軍,魏延被除掉後,吳懿任漢中太守,深得劉備信任。
▲劉備及吳氏(先主穆皇后)劇照
要說劉璋麾下猛將之三,名為李嚴。聽到李嚴這個名字,相信大多讀者對其不甚瞭解。李嚴原為郡中吏員,以才幹知名,劉璋後來任命其為成都縣令,治上頗有才名。建安十八年(西元213年),在劉備大軍進攻益州的態勢下,李嚴領劉璋之命,在綿竹一帶阻敵,後降于劉備。李嚴在劉備帳下也曾為劉備東征西討,立下不少功勳,劉備也非常賞識他,並在托孤時賦予李嚴軍權。
▲李嚴劇照
可惜李嚴並沒有像劉備所期許的那樣再為蜀漢建功立業。在諸葛亮北伐時,李嚴負責運送大軍糧草,可李嚴不知何故竟無故拖延,並向諸葛亮慌稱糧草不濟。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李嚴這次的行為給北伐帶去了極其消極的影響。諸葛亮實在無法理解李嚴所做作為,將其貶為貧民,流放遠地,再也沒有重用。
結語一千八百多年過去了,朝代更迭,幾經變換。當我們現在細讀起這段故事時無不感到唏噓感慨,那是一個充滿著鐵血豪情和謀略頻出的時代。開書覽閱,仿佛此三人像一個個鮮活靈動的靈魂,緩緩地慢慢地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