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主劉禪於西元263年宣佈開城投|降。然而小編認為,劉禪確實不能稱得上是英才明君,但他要投|降或許也並不是本意。當時蜀漢內部已發生動亂,後主劉禪無能為力。
小編想通過三個方面,和大家著重介紹,自從諸葛亮去世後,蜀漢內部政|黨之間發生的間隙。
其一,諸葛亮尚在人世之際,後主劉禪對丞相所發動北|伐,便是大力支持。然而諸葛亮去世後,宦官黃皓受到恩寵。東漢與西漢之所以會滅亡,與外戚宦官專|政有密不可分的聯繫。宦官黃皓專揀好聽的說,讓後主劉禪受到蒙蔽,諸葛亮病逝之後無人對他勸解,導致後主心生懈怠。以至於在魏國大將鄧艾,從天險攻|破巴蜀之地,劉禪經受不住宦官黃皓的慫恿選擇投|降。
第二, 蜀漢後期早已是人困馬乏。諸葛亮五次北|伐,將蜀漢的家底全部掏空。
劉禪也非常清楚,蜀漢家底是無法與曹魏所相提並論。且當時鄧艾已經從陰平大破巴蜀,劉禪就算是想守,或許也沒有那個必要。等到曹魏大軍一來,整個巴蜀之地將會生靈塗炭。後主劉禪亦或許心生不忍,不想讓治下子民個個顛沛流離,所以率城投|降也不失為上策。
其三便是,蜀漢自丞相去世之後,內部較為動盪不堪。前文說過,宦官黃皓獨受恩寵,以黃皓為首的閹党自成一派。荊州本地又是一方小勢力,諸葛瞻,丞相費禕這兩人屬於抱團。所以蜀漢當時內部,有三股不容小覷的政|權。
丞相在世之際,還能壓住這些宵小之輩。只不過諸葛亮不在人世之後,後主劉禪沒那個實力與魄力,讓蜀漢這幾個派系為其效力。當時蜀漢內部,早已經被諸葛亮多次北|伐弄得心生不滿。但礙于諸葛丞相一家獨大,所以這三個政|權,不得已只得聽從諸葛亮的調遣。然而諸葛亮一去世,後主劉禪心生懈怠,這三個小政|權,便開始你來我往。
宦官黃皓,又不斷挑唆後主劉禪接受投|降,所以蜀漢焉有不敗之理?
最後總結,後主劉禪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英勇神武,或者有多高的智慧。他投|降,一方面是為了自保,能當個逍遙王爺。其次劉禪有點仁愛之君的風范,不忍蜀漢子民遭受|戰|禍牽連。加之蜀漢內部派系林立,劉禪是名上的皇帝,但他無法得到其他三個政|權的支持。當時蜀漢實力早已銳減,即使想和曹魏繼續厶扛到底,或許也是有心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