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小夥撿到銀兩,不私吞卻找失主,事後飛黃騰達

略懂君 2021/12/17 檢舉 我要評論

撿到錢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很多人撿到錢之後就想據為己有。但是也有少數人會拾金不昧,我們時不時就會看到報導撿到錢的人歸還失主。不禁稱讚這個人很善良,其實在古代也是有許多拾金不昧的人。

其中有這樣一個小夥子顯得與眾不同,因為他當時家中遇到難事正缺錢。碰巧撿到了客人落下的一兜銀兩,本來可以用這兜銀兩解決難事。但是再三考慮之後,他卻把這兜銀兩還給了失主。當時許多人都說他傻,可令眾人沒有想到的是從此之後他的日子不但沒有窮困,反倒富貴起來。

這個小夥子是山東德州人,人們稱呼他小王。他出生于清朝末年,小的時候拜師學藝學得了精湛廚藝,後來就在當地開了一個小飯館。他的父親是一名馬車夫,為了養家糊口勞累過度早早就離世了。母親悲痛欲絕導致大病一場,從此落下了病根每天都需要吃中藥調理。于是小王一邊要經營小飯館,一邊照顧母親。

雖說飯館的生意還可以,但是家中的開銷也不小。每日除了吃喝之外,還要給母親去買藥。一日不巧,母親染上了風寒這把小王急壞了,連忙找來郎中。郎中說想要治好風寒就需要用一些名貴的中藥,為此小王花光了積蓄導致家中一貧如洗。母親則安慰他,只要一心向善轉機肯定會到來的。

沒想到剛說這話幾天之後就讓小王碰見一件好事。一位穿著光鮮靚麗的客人路過此地,聞到小王飯館飄出的香味兒就進入飯館點了一些菜。吃完之後客人很滿意的走了,小王在收拾的時候看到客人落下了一個小布袋。打開之後竟然是銀兩,他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銀子。

大中午的也顧不上做生意,把飯館的門關了就跑去見母親。他見到母親之後激動的說:「咱們家的日子有轉機了,我撿到了一袋銀兩,你上次說轉機會到來果然應驗。」母親看到了他手中的銀兩,卻皺起了眉頭。

母親說:「如今你撿到銀十分高興,可是這丟掉銀兩的客人心情如何呢?我說的轉機是利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去致富,而不是靠別人遺失的銀兩過活。雖然我們家裡現在很窮,但要活得有骨氣,有原則。你趕緊寫一個告示貼出去找到這個失主,免得他著急。」

小王覺得母親說的有些道理,雖說家裡窮但是要做一個有原則的人。于是他就在自己的店門口寫了一個告示,要歸還這些銀兩。路過的行人看到這個告示紛紛笑話小王,到手的銀子不要還要送回去?這不就是犯傻嘛!可是小王不以為然,因為他這樣做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那個客人發現自己的銀子丟了連忙想這幾日去過哪些地方,于是就四處尋找。沒想到看到小王飯館門口竟貼了告示,于是好奇的問是不是自己的銀兩遺失在飯館?小王說確實如此,有不少銀兩呢,這幾日小王也在找他要歸還銀兩。

這引起了客人的好奇,看小王的穿著打扮不像是有錢人,怎麼把銀兩看得如此之淡?小王說這是自己的原則,不能拿昧心的錢,之後就把銀兩一文不差的還給了失主。這位客人非常感動,打算把一半的銀兩給小王以做感謝。可是小王卻淡淡的說:「假如我真想要銀子直接昧下這些錢不就得了,快把銀子拿走吧現在掙錢都不容易。」

當時這個客人被小王的人品折服,臨走的時候說我這幾日先去辦事之後一定會報答你的。小王並沒有把報答的話放在心上,大約過了半個月這位客人再一次來到小王的飯館,這次客人還帶來了許多朋友。點了幾桌豐盛的飯菜,邊吃飯邊把小王拾金不昧的事情說出來。

桌子上的客人全都豎起大拇指稱讚,小王也好奇的問這位客人是做什麼的為何出手如此闊綽?客人說自己是開當鋪的,前幾日去見一位遠方的客人,走的倉促才落下了銀兩。沒想到卻遇到了拾金不昧的小王,如今為了報答小王自然要為小王多介紹一些客人。

這下小王在當地出名了,來他飯館吃飯的客人也是絡繹不絕。其中不乏大戶人家,點的多是比較貴的菜,他的收入也與日俱增。後來一打聽這些客人都是那位當鋪老闆介紹來的,小王為此也很感動,看來這位客人是用另一種方式報答他呀。多年之後小王的小飯館早已開成了大酒樓,而他和母親則過上了富人的生活。

想起這件事情仍然記憶猶新,假如當時昧下這些銀子也只是解燃眉之急。而如今他憑著自己的手藝與客源真正做到了飛黃騰達,這也驗證了那句話叫作好人有好報。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遇到類似的事情,那時你不妨少一些自私多一些善良,結局也同樣是美好的。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