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早期的蜀國有一位具有天縱之姿的人才,他是劉備手下的一個小將,但因為不受劉備的重視,他便轉身投靠了曹操,最終卻成了蜀漢最大的對手。
這個人,就是才高八斗的陳矯。
說起陳矯,原本是和諸葛亮一樣隱居在山中,而諸葛亮是被徐庶向劉備舉薦而被劉備請出山的,所以諸葛亮受到了劉備極大的重視。而陳矯不一樣,陳矯是自己主動出山投靠劉備的,而劉備就覺得陳矯是自己毫不費力得來的,所以就沒有給予陳矯應得的重視。
而陳矯本來以為素來以愛才和仁義著稱的劉備會對他相當的重視,結果反而受到了冷落。這時,陳矯的心理落差極大,而這時陳矯便覺得劉備並不適合當他的主公,所以,一氣之下便投靠了曹操。
而曹操則非常的歡迎陳矯的到來,一來便給了個司徒的要職,這使得陳矯對曹操忠心耿耿。
夷陵之[單戈],蜀國輸了,劉備不久就在白帝城離去了,諸葛亮便開始了北|伐,而這時候陳矯便獻了一策,破壞蜀國的後方,讓諸葛亮第一次的北|伐輸了。導致諸葛亮不敢輕舉妄動,因為擔心後方不得安寧。
而魏國就不用擔心這一個情況,前線有司馬懿這個不輸於諸葛亮的人物在,而後方則有陳矯在長安一帶固守,穩定後方,從而使得魏國後方固若金湯。
諸葛亮曾經試過去攪擾魏國的後方,可就因為陳矯在後方守著,愣是進不去,而且還損失不少。諸葛亮在得知守城者是陳矯是大感惋惜,同時也是有著一些力不從心,後悔的道「為何吾等會錯失如此人才,甚是可惜啊!」
由此可見諸葛亮是有多後悔,如果諸葛亮能和曾經的蕭何月下追韓信一樣追回陳矯的話,或許蜀國就不會落得這進退兩難的境地了吧,最終,因為陳矯這個最大的對手,蜀國滿盤皆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