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婦人賣身救子,郎中心善出手相救,婦人說小心你家岳母

ZHANGKEYUE 2022/03/01 檢舉 我要評論

明朝正德年間,在揚州城的東大街上有間醫館,醫館的掌櫃名喚馬苦義。

馬家世代行商攢下萬貫家財,可惜子嗣卻一直很單薄。馬苦義出生後差點夭折,幸好遇上一位懸壺濟世的老郎中及時出手救治才活下來,但是打小就是個藥罐子。

正所謂病久成醫,他對醫書很感興趣,遂拜醫術精湛的老郎中為師,跟隨他隱于深山十年苦心鑽研醫術。

略有小成後,馬苦義在揚州城開了一間醫館。對於沒錢看病的窮人從不收診金,久而久之就連達官貴人聽聞他的名氣都跑來找他問診。

1、縱使門不當戶不對,我願與你再約下輩子

某日,馬苦義獨自去山中采草藥,不小心被草叢裡的「野雞脖子」咬傷,他只覺得渾身乏力跌坐在路旁。

所謂「野雞脖子」就是毒蛇,馬苦義曉得中此毒活不過兩個時辰,他又無法動彈,眼看時間在一點點流逝卻無可奈何。

正在馬苦義暗自惆悵的時候,被進山挖筍的張娘子所救並帶回家中養傷。張娘子的父親是個樵夫,為人淳樸待馬苦義很是熱情。

馬苦義受傷不能行走,衣食住行都是張娘子照顧,兩人日久生情,彼此產生情愫。

彼時,馬苦義年近三十還未成親,他帶張娘子回家欲娶她為妻,怎料他的母親以「門不當戶不對」為由,拒絕承認這門婚事。

馬苦義不顧母親反對,在好友的幫助下和張娘子拜堂成親,馬母為了家族的顏面只能捏著鼻子承認這個兒媳。

馬母暗地裡卻千方百計刁難著張娘子。可是,張娘子為人大度,並沒有為此記恨婆婆,依舊一如既往的孝敬她。

不久後,張娘子誕下一個女兒,因為在春天出生,於是取名叫彩春。張娘子的月子不知為何沒能坐穩落下病根,以至於無法再生育。

馬家本就子嗣單薄,馬母聽聞此事後勃然大怒,將伺候張娘子的丫鬟如月逐出馬家。

就在這時,馬母放低身段求張娘子當說客,勸馬苦義納妾延續香火。

於是,在張娘子苦口婆心的勸說下,馬苦義這才同意。

於是,馬老夫人向好姐妹王夫人提親提親,王夫人覬覦馬家的財富,就將女兒王娘子許配給馬苦義做妾。

婚後不久,王娘子也誕下一個女兒,因為生在夏天,於是取名彩夏。

幾年後,張娘子的身體每況愈下,馬苦義用盡辦法也回天乏術,在大女兒彩春四歲的那年張娘子撒手人寰,兩人相約下輩子再做夫妻。王娘子順理成章被扶正,成了馬家新夫人。

2、朱門後是一件件讓人醃臢不恥的事

馬苦義對經商不感興趣,一心鑽研醫術,經營馬家鋪子的事情就落到馬夫人手裡。

自從馬夫人掌握馬家鋪子後,一改往日溫柔的性格,變得跋扈霸道起來。就連馬母都要忌憚她三分。

大戶人家的後院醃臢事太多,大女兒彩春沒有母家的幫襯,從小到大都過得很不容易。

馬苦義是個盡責的好郎中,卻不是一個好父親。馬夫人善於偽裝,在馬苦義面前表現的很是賢妻良母,因此馬苦義對其很是信賴,他常去外地義診,就將大女兒彩春交給她來撫養。

大女兒彩春從小就聰慧,小女兒彩夏略遜一籌。馬夫人為了不讓彩春的風頭蓋過女兒,不許她識文斷字,連房中一本書籍都不許留。

馬夫人本就看不起張娘子的出身,覺得她就是個粗鄙的山野村婦,烏鴉變鳳凰攀上高枝。對於她的女兒更是沒什麼好臉色隨意打罵都是家常便飯。

因此,彩春在馬夫人身邊過得如履薄冰。

張娘子在世時,對於僕役很是寬仁優待,老管家馬如松感恩故主,時常庇佑彩春,從而震懾住那些欺主的僕役,並且私底下偷偷教彩春讀書識字。

馬夫人對親生女兒彩夏可是視若珍寶,從小到大女兒的吃穿用度堪比皇宮裡的公主。為此,彩夏養成眼高於低的性格,從不認為彩春是自己的姐姐。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馬苦義發現彩春常被馬夫人責打的時候已經晚了。父女二人缺乏溝通,關係變得疏遠。

這時候,馬苦義想對彩春彌補過錯,卻引來馬夫人母女對彩春更深的敵意,為此受了很多莫須有的責罰。

為了減少彩春和丈夫見面的機會,馬夫人找藉口將其送到鄉下莊子裡去學規矩。

所謂去鄉下莊子上「學規矩」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府上僕役犯錯,被罰到莊子裡做苦力。第二種是府上女眷罰去莊子上,沒有當家主母的命令不許外出,那些失去寵愛的滕妾,最終都會老死在莊子上。

管家馬如松冒險將此事稟告給馬苦義後,馬苦義一個人在屋裡坐了大半天,最後並沒有阻攔馬夫人送彩春去莊子裡。

鄉下的莊子生活條件艱苦,可是對彩春來說這裡遠離馬夫人的控制,她恢復本心過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樂。

自從彩春去了莊子後,馬苦義去參加宴席或者家中來訪客都是小女兒彩夏陪在身邊,眾人只知馬家的彩夏並不知彩春,就連馬家的僕役都忘記馬家還有個大小姐,自此馬夫人對彩春也就放鬆戒備。

莊子的女管事叫鄭玉,她是管家馬如松的兒媳,為此對彩春頗為照顧,請來先生教她讀書習字。就這樣,彩春在莊子裡度過了平淡的五年的時光。

彩春剛來莊子的時候,日日以淚洗面,她怨恨父親是個偽君子。當年他在母親臨終前信誓旦旦保證會照顧自己,可是這些年來連隻言片語的關懷都沒有。

她本就冰雪聰明,隨著這些年在莊子裡讀的書越來越多,明白的道理也就多了起來。這才知曉父親的良苦用心,是想用這種遠離馬家的方式保護她。

但凡有外人來莊子裡,她就穿著破衣爛衫到處亂跑,滿口汙穢語言罵人,從而讓外人以為她是個沒有教養的瘋丫頭。

在莊子的這些年,彩春已然發現馬夫人的娘家人都做了馬家鋪子的管事,以至於外人嘲笑馬家鋪子改姓王好了。

馬夫人的娘家勢力把控著馬家大小事務,就連馬苦義也無法撼動妻子的地位,在外人眼裡,落得妻強夫弱的地步。

馬苦義有心剪除妻子的羽翼,可是身體卻每況愈下,他自知時日無多,就將彩春接回來。

3、上錯花嬌嫁對郎

時光荏苒,父女兩再相見時,已經是五年後。

拂曉時分,一輛馬車停靠在馬家大門前,從車上走下一個皮膚黝黑,衣衫襤褸的妙齡女子。

她渾身散發著酸臭味,就像是十幾天沒洗澡的乞者一樣。

此人正是彩春,當鄭玉事先告訴她要回馬家後,其毫不猶豫的換上粗布麻衣,在身上塗滿醬油,讓皮膚變得黝黑。又將廚房的鹹魚藏在懷裡,得以散發腐臭味,然後整日在院子裡亂跑。

來接彩春回家的人是馬夫人的親信,其奉命監視彩春是不是像傳聞中那樣是個瘋丫頭,確認無誤後這才現身將她接回馬家。

當彩春時隔五年回家時百感交集,這個地方既熟悉又陌生。

馬夫人初見彩春的模樣也是嚇了一跳,彩夏也是一臉嫌棄的對姐姐說道:「你出門在外別說姓馬,莫丟了馬家的顏面。」

彼時,馬苦義已經病入膏肓,他見彩春後眼中露出後悔的神色,他緊緊抓著被褥隱藏情緒,以免被王娘子看出異色。

彩春看到側臥在床榻上的父親兩鬢斑白骨瘦如柴,與記憶中那個溫文爾雅的人卻判若兩人。她突然覺得鼻子很酸,淚水止不住的流下來。

馬苦義一陣劇烈咳嗽,這才讓嗓子舒服一些,滿眼溫柔的看著兩個女兒,雖說手心手背都是肉,說是要一碗水端平,可是他明白這輩子欠張娘子母女的太多了。

馬夫人勒令僕役全部退出去,屋內只留下四人。

馬苦義臉色紅潤起來,眾人知曉他是迴光返照了,只見他微微一笑,說道:「我們一家人很久沒有像這樣在一起了,可惜春兒的娘不在了。」

馬夫人用手帕擦著眼角,低著頭沒有說話,餘光卻看向彩春。

馬苦義示意彩春到跟前來,他將一枚鑰匙交給她,馬夫人想出聲阻攔,被馬苦義一個嚴厲的眼神憋了回去。

「春兒,我知道你從小就有主見,以後爹不在了,你要多幫襯你母親和妹妹,這是馬家庫房的鑰匙,以後就交給你保管了,相信你會明白我的用意。」

待彩春收下鑰匙,他背過身示意女兒出去,彩春知道這是和父親的訣別,她在地上重重磕了三個頭,緩緩退出屋子。

馬夫人凝神望著彩春的背影,眼中怨恨不已。

揚州城的百姓都聽說過一則秘事,相傳馬家世代經商積攢下的財寶都被存放在庫房裡。

這個庫房的位置只有馬苦義知曉,馬夫人這些年搜遍馬家都沒找到庫房,她以為這只是個傳聞,沒想到真的有這把鑰匙的存在,現在見丈夫將如此貴重的東西交給彩春保管,怎能不恨?

轉下,馬苦義又讓彩夏過來,他慈愛的說道:「夏兒,你從小錦衣玉食沒有吃過苦,以後嫁做人婦可不能胡鬧了。遇到困難向你姐姐多請教別鑽牛角尖,爹爹送你一本《論語》,閑來無事多看看受益良多。」

父女情深,彩夏哭成淚人兒,她拿著書也離開了屋子。

屋子裡只餘下馬夫人,馬苦義眼神復雜的看向妻子,他有一肚子話想問她,可話到嘴邊一個字又說不出來。

深思熟慮之後,馬苦義口述遺囑,讓馬夫人在一旁謄寫。接下來的一番話,讓馬夫人妒火中燒,她喝道:「我這些年為馬家鞍前馬後,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竟然如此對待我們母女?」

原來,馬苦義自知時日無多,很早就開始替兩個女兒擇婿,耗費數年終於給兩個女兒各自尋來良婿。他們分別叫沈梁和劉進。

沈梁出身官宦世家,父親在京為官,母親也是大家閨秀,沈家在當地不顯貴,但卻是詩書傳家。沈梁文采斐然,已經有秀才功名,來日進士及第指日可待。

馬苦義和沈梁的父親是至交好友,他欲將大女兒彩春許配給沈梁,並奉上半數家業做嫁妝。

他深知這些年虧欠張娘子母女太多,以此彌補大女兒,讓其成為官宦女眷,後半輩子享清福。

相比沈梁的家世,劉進遜色太多了,他的父母皆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佃戶,大字不識幾個。

劉進心地善良,生有悲天憫人的好心腸,他不忍心看到窮人因病受苦。於是,他跟隨馬苦義學習醫術,立志懸壺濟世。他很有天賦,在眾多徒弟中脫穎而出,深得馬苦義的器重。

馬苦義欲將小女兒彩夏許配給劉進,將醫館和半數家業當嫁妝。

他深知彩夏刁蠻任性耳根子又軟,容易受到旁人的蠱惑愛鑽牛角尖,並不適合在官宦人家當媳婦,到頭來必定落不得善終。

因此,只有找一個老實本分的夫婿給他兜底,這樣才能順遂的過完餘生,那麼徒弟劉進就是最好的選擇。

「難道彩夏就不是你女兒嗎?」,馬夫人哭著說道。

馬苦義聞言緊皺眉頭,「彩春沒有母雞幫襯,我為她留條後路罷了。彩夏有你幫扶,又有良婿照顧今後無憂。」

「不,我絕對不會同意讓夏兒嫁給一個窮郎中。」,她憤怒的將謄寫到一半的遺囑撕了。

馬苦義起身去阻攔,卻因臥榻太久,雙腳乏力摔倒在地上,只見他臉色變紫一命嗚呼了。

馬夫人連忙向門外喊僕役進來,將丈夫搬到床榻上。

徒弟劉進背著藥箱進屋,他搭了一下脈搏,搖頭歎息,屋子裡一片哀嚎。

馬苦義下葬後,馬夫人拿出一份遺囑當眾宣佈,只是內容和丈夫述的不同。

彩春將許配給了劉進,而彩夏卻許配給了沈梁。至於馬家的家業,繼續交由馬夫人打理。

鑒於馬苦義經營的醫館一直在虧損中,馬夫人遂將其關門大吉,館內的郎中和僕役都被遣散。

幾個月之後的某天是個良辰吉日,馬家同一天嫁出兩個女兒。

只是從接親隊伍看,就能看出端倪。沈家一路吹吹打打,恨不得所有人知曉娶兒媳。劉家顯得很低調,勝在禮數周全沒有落下話柄。

彼時,彩春坐在洞房裡昏昏欲睡,突然屋子被人推開,只見劉進端著一碗麵條走來。

「大小姐,你一天沒吃東西了,我娘怕您餓著,煮了碗面給您。」

「你先把蓋頭替我掀了。」

劉進聞言手忙腳亂的將蓋頭掀開,俄頃,露出一張黝黑的臉頰。那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看得劉進有些失神。

「我是不是長得不好看?」,彩春問道。

劉進連忙擺手否認,他說道:「大小姐我從未這樣想過,我出身低微,大小姐不嫌棄我粗鄙,願嫁我為妻,是我高攀才對。」

彩春聽完這番話含笑點頭,她讓劉進去端一盆清水來,她用清水洗乾淨臉上塗抹的醬油洗乾淨。俄頃,一個容貌美麗,皮膚白皙的彩春出現在劉進面前。

劉進這才知道彩春一直在扮醜,「大小姐,你為何要這樣委屈自己?」

如今兩人已經是夫妻,彩春也就不隱瞞他,將真相告訴他。

「沒想到師娘如此蛇蠍心腸,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大小姐,你放心,我一定會好好照顧你。」

彩春嗔怪道:「我已經是你的妻子了,怎麼還叫大小姐?」

劉進憨厚的撓著頭,甕聲說道:「娘子!」

蠟燭被吹滅,只餘下一縷白煙在空中盤旋,久久沒能散去。

4、細緻脈絡漸漸清晰,真相浮出水面

醫館被馬夫人關閉後,那些窮人沒地方治病,劉進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整日唉聲歎氣。

彩春善解人意,給丈夫出了一個主意,「我們可以在院子裡開醫館。」

「如果這樣豈不是委屈娘子了?」,劉進覺得這樣做對不起妻子,他家境貧寒,能給妻子的就這兩間茅草屋,如果拿出來當醫館,家不成家太不像話了。

彩春卻說父親泉下有知,一定也會這樣做的。

劉進對師父很尊重,聽妻子這番勸慰只好同意了,就這樣醫館在小院裡開張了。

往來的都是窮人,劉進不收診金,事情很快就傳揚出去,方圓百里的百姓都知道此處有位心地善良的郎中。

一年後,新任揚州知府林大人犯了舊疾疼痛不已,城中郎中束手無策。這時,有人說城外有位叫劉進的郎中醫術很好。

於是,林大人的家眷請來劉進,劉進的醫術遠勝當年的馬苦義,很快就治好了林大人。

林大人聽聞劉進不收診金救濟窮人,於是微服私訪前往小院一探究竟。

待病人離去,他現身問劉進,「你治病不收錢以何為生呢?」

劉進拱手回答道:「其實,這多虧我的妻子在背後支持我,她不辭辛勞將山貨販賣到集市上賺錢貼補家用。」

「哦?可否讓她出來,我想見見她。」

俄頃,彩春向林大人見禮,林大人見其容貌,驚呼道:「你的母親是不是叫張娘子?」

「正是,不知大人為何知曉我母親的名字?」

林大人說:「時隔多年,能見到恩人之女真是太好了」。

原來,林大人當年只是落魄的秀才,他的母親彌留之際想吃頓肉,他身無分文,跑去肉攤上賒肉被拒絕。

就在他捶胸頓足的時候,恰逢張娘子路過,她不僅出錢給林大人的母親買肉吃,還拿出一些銀子給林大人安葬了母親,剩下的銀子,讓他不用擔心溫飽安心讀書。

有了這層關係,林大人收彩春為義女,城裡的鄉紳聽聞此事,都跑來巴結劉進夫婦。

來找劉進看診的人多了,夫婦二人的生活也變得更好了。

某日,劉進拂曉就外出義診,只留下彩春在家裡。晌午,院子裡傳來哭聲,「劉郎中在家嗎?求您救救我的兒子,我願賣到您家中為奴為婢報答恩情。」

彩春連忙從屋子裡出來,只見一個婦人攙扶著臉色鐵青的孩子站在院子裡。

婦人見到彩春後,突然嚇得跌坐在地上瑟瑟發抖。

「您這是怎麼了?」

婦人沒有回答,她手忙腳亂的攙扶著兒子離開,不敢再抬眼看彩春。

只見孩子突然向地上嘔吐,竟然有猩紅色夾雜在裡面,孩子呢喃著說道:「娘,我的肚子很難受,是不是快要沒命了。」

「不會的,娘一定會想辦法救你的。」

婦人轉身跪在地上,滿臉淚水的說道:「求您讓劉郎中救救我兒子!」

「您先請來,相公外出義診還未歸。」

話音剛落,劉進風塵僕僕的背著藥箱回來,見院子裡跪著婦人,身旁還躺著一個孩子。

他來不及細問,連忙上前搭脈,然後對彩春說:「娘子,快去拿清水來。」

他在孩子身上翻來覆去找什麼東西,忽然見他腳踝處有兩個小孔,驚喜說道:「找到了。」

原來,孩子是被「野雞脖子」咬傷了,劉進很快就處理好傷口。

三人來到院中,婦人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向劉進道謝,「我願意留在院中伺候恩人,報答您救子之恩。」

劉進將其攙扶起,「救死扶傷,本就是舉手之勞,不必放在心上。」

婦人聞言千恩萬謝,背著孩子離開。過了沒多久,婦人又折返回來。

她對劉進說道:「恩公,你要小心王娘子,她不是一個好人。」

「哐當」一聲,彩春正好端茶進屋,聽到了這番話失手打翻了茶碗。

婦人歎息一聲,緩緩走到彩春跟前,替她收拾破碎的茶碗。

「大小姐,你長得和夫人簡直一模一樣。」

原來,婦人叫做如月。正是當年張娘子的貼身丫鬟,她因犯事被逐出馬家。

她告訴彩春,當年張娘子坐月子不穩導致無法生育的罪魁禍首就是馬夫人,她早就愛慕馬苦義,奈何馬苦義只愛張娘子一人。

馬夫人曉得張娘子不受婆婆待見,就鼓動馬母在張娘子的飲食裡做手腳,這才導致張娘子無法生育,才能順理成章納妾進門。

此事被丫鬟如月發現,差點被滅口,好在馬母不願再造殺孽放她離去。

張娘子待如月似姐妹,可是如月害怕王家的報復一直不敢說出真相。這十幾年來,她在煎熬中度過。

也許是上天對她的懲罰,讓她嫁給一個爛賭鬼。如果不是為了兒子,她早就隨張娘子而去了。

前幾日,有人來家中找如月的丈夫李三,如月見他們鬼鬼祟祟,就躲在門後偷聽。

從兩人談話中得知,來找李三的人叫王桂,他是王娘子的心腹親信。他讓李三找幾個遊手好閒的人去綁一個人。

這個人正是劉進,他們綁劉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彩春交出馬家庫房鑰匙。

李三收下定金應諾此事,如月有愧張娘子,想把此事告訴彩春,可是想到李三被抓,娘倆以後的生活怎麼辦?

就在這時,孩子外出回來又吐又拉,如月帶著孩子找遍全城的郎中都束手無策。只好硬著頭皮去找劉進。

沒想到劉進妙手回春救好了孩子的病,如月回家的路上,良知戰勝了恐懼,這才回來將真相告訴劉進夫婦。

「大小姐,我知罪孽深重不奢求原諒,我願意指認馬夫人,還有李三等人的惡行。」

彩春聞言嚎啕大哭,幾十年來的委屈宣洩而出,劉進好言勸慰妻子。

待她平靜之後,三人前往知府衙門找到林大人,將馬夫人的惡行公之於眾。

林大人得知恩人的死是馬夫人造成的,他怒不可解,勒令衙役將馬夫人、王桂、李三押到大堂上。

鐵證如山,不容馬夫人狡辯,其餘二人都是牆頭草,怕受棍棒之苦如數交代。

彩夏聽聞母親犯事被抓找到丈夫求援,沈梁迫不得已求父親出面周旋,卻被沈父劈頭蓋臉怒駡一頓,沈父和馬苦義是至交好友,深知他這一生為張娘子的早逝愧疚。

如今真相大白,沈父怎能為馬夫人說情?他拍手稱快還來不及呢。

就這樣,馬夫人受到責罰,連累彩夏在沈家不受待見,沒過多久鬱鬱而終。

馬家偌大的家業返還給彩春,她拿著庫房的鑰匙來到醫館,將一處地窖打開,裡面擺放滿了木箱子,早就結滿蜘蛛絲兒。

這些木箱裡全是糧食,馬家庫房存放財寶的秘聞不攻自破。馬苦義一生行善積德,將財寶捐給窮人,偌大的庫房裡只剩下還未來得及佈施的糧食。

彩春繼承家業後,協助丈夫劉進懸壺濟世,夫婦二人行善積德,一生平安順遂。

(故事完)

小樹說:冥冥中自有天意,張娘子待人寬厚,讓管家心懷故主照顧年幼的彩春,雖然她在磨難中長大,好在危難時總有好人幫助,這些好人都曾經受到過張娘子的幫助。

正可謂:但行善事,莫問前程

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罷了。馬夫人犯下的惡行,最終被如月揭發,良知戰勝了恐懼,馬夫人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最可憐的莫過于彩夏,她是溫室裡的花朵,從小錦衣玉食,沒有經歷過磨難,遇到困難缺乏面對的勇氣,最終鬱鬱而終,真是讓人惋惜。

我始終堅信,世上的好人比壞人多。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