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年間,有一位姓卓的員外,獨兒子中了進士,留在都城為官。卓員外尋思,兒子成了朝廷命官,卓家不能給他丟臉面,老房子快百年了,非常陳舊,該建造一座新宅院了。新宅院一定要建造得氣派,不能失了身份。
卓員外請來風水先生,選了一處好地方,請來工匠們,開始建造宅院。宅院三進三出,非常漂亮,見者無不豎起大拇指交口稱讚。卓員外選了一個好日子,搬進去居住。
剛住進去的第一天晚上,卓員外喝多了酒,半夜裡起來小解,忽然聽見木魚聲,忽隱忽現,如有如無。他心中納悶,這附近沒有寺廟,哪裡來的木魚聲?
卓員外躺下來後,卻怎麼也睡不著,木魚聲斷斷續續,似乎每一聲都敲在他的神經上。他推醒身邊的老婆,問她有沒有聽見木魚聲?老婆側耳細聽了一會,什麼也沒有,埋怨了他幾句,翻身又睡過去了。
卓員外鬱悶了一會,索性披衣起床,循著聲音找去,想看看到底有什麼怪異之事?他站在前院細聽,聲音似乎是從後院裡傳來的。等到到了後院,聲音又似乎是從前院裡傳來的。這事透著邪乎,他心知肚明,被人算計了,算計他的,一定是工匠們,趁著建房子時,偷偷地做了手腳。
關于工匠們使用魯班之術害人的事情,卓員外只聽說過,沒有見過,想不到如今讓他撞上了這種事。
一連幾晚上,卓員外都聽見木魚聲,心裡非常煩悶。他想找出做手腳的人,可是工匠十幾人,也不知道是誰做的手腳,再說了,沒有證據,人家也不會承認啊。思來想去,他乾脆去報了官。
因為卓員外的兒子在都城為官,縣令對他很客氣,准了狀子,還和他交換了看法,詢問他有沒有得罪過某個工匠?卓員外搖頭說沒有,他這人心腸好,工錢給得足,而且一天三頓飯頓頓有魚有肉,管飽,從來沒有大聲呵斥過誰。
縣令點點頭,讓他放心,他一定會把這件事情弄個水落石出的。卓員外連聲道謝。
第二天上午,縣令讓差役把參加建房的十幾個工匠全部拘來,逐個審問。大家都喊冤枉,表示沒有幹過這種缺德事。縣令重點審訊工頭,讓他招出是誰幹的?還對他用了重刑,打得半死,工頭一口咬定,毫不知情。
縣令無奈,只好把工匠們都關了起來,改天再審。
卓員外回到家裡,晚上喝了幾杯悶酒,早早地躺下睡了。半夜裡,他又聽見木魚聲,循聲找去,發現一個鬚髮皆白的老和尚,坐在後院亭子上,正在閉目敲著木魚。卓員外走近,雙掌合十行禮,詢問老和尚從何而來?為何要在他家裡敲木魚?
只見老和尚睜開眼看了他一眼,歎了一口氣,然後站起來用小木錘敲著他的頭說:「真是糊塗蟲,我自敲我的木魚,與工匠們何干!」說完,老和尚不見了。
卓員外醒了過來,發現自己做了一個夢。他摸了摸頭,木錘敲擊過的地方,隱隱作疼。他本不想理會,無奈頭上的疼痛不消,似乎一直有小木錘在敲擊著。想起老和尚的話,卓員外醒悟過來,冤枉了工匠們,趕緊跑到縣衙裡撤了訴。縣令依了他的意願,將眾工匠無罪釋放。也是怪了,卓員外的頭不疼了。
卓員外過意不去,把工匠們接到家裡,擺酒款待,端起酒杯賠禮道歉,還給工頭補償了醫藥費。工匠們見他情真意切,紛紛表示原諒了他。工頭給他出主意,一百多裡外的山麓處,有幾間草廬,住著一位高人。他們要是遇到詭異的事情,都會去求他,非常靈驗。
卓員外在一位工匠的帶領下,找到高人。高人長相清瘦,頗有一把年紀了,穿著道服,搖著一把鵝毛扇子。聽了卓員外的請求,他欣然答應下來,坐上馬車,來到卓員外的家裡。
高人搖著鵝毛扇子,邁著步子在後院裡來回丈量,指著一處地方,吩咐往下挖。挖了大約兩米多深,挖出一具枯骨,旁邊放著木魚和小木錘。高人歎息一聲,說道:「這是一位僧人的枯骨,好好地將他掩埋吧。」
依照高人的指點,卓員外吩咐家僕,將枯骨葬在一處向陽的南坡上。至于那一副木魚,高人叮囑卓員外放在家裡,日後自會有僧人上門來取。
卓員外重金感謝了高人,吩咐家僕趕著馬車,把高人送回去了。他在家裡設了一個香案,把木魚供在香案上。自此後,卓員外晚上再也沒有聽見木魚聲了。
後來,卓員外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每到初一的晚上,木魚會發出紅光。剛開始紅光微弱,三年後,紅光越來越旺盛,整間屋子裡都是紅光。
三年後的夏季,這一天正是初一,晚上,卓員外正準備睡覺,忽然傳來敲門聲。不一會,守門的老僕來報,門外來了一位和尚,一定要求見卓員外。
卓員外趕緊讓老僕將和尚請到廳堂裡坐下,這是一位濃眉大眼的中年和尚,他口誦佛號,對卓員外行了禮,開口說道:「夜晚打攪施主,實在是情非得已,還請見諒!」卓員外微笑著還禮,口裡連稱「好說」。
和尚解釋,他是望見紅光才趕過來拜見的。原來,早在兩百多年前,他們寺廟裡有一位高僧,出門雲遊,一直未歸。後來,主持方丈夢見高僧,訴說他已經病死在荒郊野外,好心人已經將他掩埋了。
高僧手中的木魚,是一件千年不壞的寶貝,它具有了佛性,會發出紅光。主持方丈派出幾個和尚,四處雲遊,尋找木魚的下落,一直未果。自此後,一代一代的主持方丈,都會派遣和尚雲遊四方,訪查木魚的下落。
卓員外拿來木魚,講了發現的經過。和尚說:「難怪,木魚埋于地下,紅光看不見,只有出了地下,紅光才會出現在空中,方圓十裡內都能望見。」
和尚在高僧的墳墓上祭拜後,拿著木魚,千恩萬謝地走了。
過了大約半年時間,這一天晚上,卓員外忽然夢見一位老和尚走了進來,正是他當初夢見的那一位。老和尚笑著說:「木魚回歸寺廟,我終于可以放心地投胎轉世了。你我也算有緣,我來你家給你當兒子吧。」
卓員外忙擺手說:「我可不願我的兒子當和尚。」老和尚說:「誰說我來世當和尚了?」說罷,跳上床不見了。
過了不久,卓員外的小妾懷孕了。十月期滿,生下一個大胖小子。卓員外五十歲得子,喜不自勝,寵成了寶貝。這個兒子天生聰明,喜歡讀書,長大後考上了進士,最終官至三品。
遇有緣人,行有緣事,結有緣果。本故事採用了荒誕的筆法,在于借事喻理,勸喻世人,與封建迷信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