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臨終之前,為什麼不解決司馬懿,反而解決了楊修?

諸葛村夫 2021/07/19 檢舉 我要評論

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之子,出身于世代簪纓之家,敏而好學,學富五車,建安年間被舉孝廉,後擔任丞相曹操的主簿,在初任主簿時深得曹操信任,《三國志》雲: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為太祖所器,又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

司馬懿是司馬防的次子,年少就胸懷韜略,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為丞相後,徵召司馬懿為文學掾,歷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主簿等職。

後來曹操逐漸發司馬懿有雄心壯志,心裡十分忌諱,然而曹操在厶之前並沒有解決司馬懿,而是以洩露軍事機密的罪名將楊修處厶,司馬懿、楊修都是棟樑之才,曹操為何會解決楊修而留用司馬懿?

很多人認為楊修之厶,是因為楊修禍從口出,愛耍小聰明。我認為這只是一個導火索,並不是真正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他參與到曹操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的奪位之爭,有人說楊修是扶持曹植,曹植在奪位之爭中失敗導致楊修失勢,曹操解決楊修只是為了剪除曹植的羽翼,避免曹操厶後,曹丕和曹植之間再因為權力之爭手足相殘。

這樣看似有一定的道理,其實不然。因為楊修並非和曹丕的關係水火不容,相反楊修和曹丕的關係也不錯,真正令曹操動手的還是楊修的身份。

對於司馬懿,曹操雖然很早之前,曾有夜夢三馬同槽疑惑,但並沒想到司馬懿身上,而是懷疑馬騰父子。對司馬懿鷹視狼顧,曹操雖不太舒服,但因為司馬懿一直很謹慎,而且很得曹丕欣賞,早已是曹丕的紅人,曹丕常為司馬懿說好話,愛屋及烏。這樣,曹操愛兒子的心思,自然就化解了司馬懿身上的風險。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