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時期,動亂的主旋律下,各路人才競相登場,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華。不過,也有不少文臣武將,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英年早逝,從而給歷史留下了無盡的遺憾。其中,就曹操、劉備、孫權這三股勢力來說, 蜀漢痛失了鳳雛龐統,郭嘉在曹魏英年早逝,周瑜也是一句抱憾終生的「既生瑜,何生亮」。那麼,對于曹孫劉三家,以上三個一流人才的離去,誰的影響更大呢?
首先看一下曹操。曹操失去最重要的謀士就是郭嘉,很多人都說郭嘉還在的話就不會有三國。可見,很多人把郭嘉的地位看的很重要。
西元198年,郭嘉開始追隨與曹操,一直到西元207年離去。這段時間也是曹操最輝煌的時期,曹操打敗了袁術、袁紹、佔領了荊州、打敗烏桓,可以說實力達到了最大。郭嘉也正是在曹操實力最強大的時候離去的。
郭嘉離去的第二年就爆發了著名的赤壁之戰,曹操大敗,為三國格局奠定基礎。很多人覺得他要是還在的話,也許曹操在赤壁之戰就不會失敗。
其實,如果郭嘉還在的話,也許會在赤壁前線。即使曹操沒有慘敗,也很難能取勝。至少曹操的實力不會迅速下降。三國或許還會出現,但曹魏的優勢可能會更大。
再看一下孫權。孫權失去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周瑜了。周瑜當年和孫策一起起兵的,對孫氏統治江南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赤壁之戰中,之所以能取勝,主要是因為周瑜的原因。要知道周瑜當時是全軍統帥,作用肯定大于作為軍師的諸葛亮。而且之後周瑜又率兵打破曹仁,對曹魏造成重大打擊。
可以說,周瑜對吳國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吳國建立、強大的時候都有他的身影。可以說為三國的局勢奠定了基礎。而且如果他當時還在的話,在荊州問題上,孫權或許會損失得更少。
最後看一下劉備。劉備損失最重要的就是龐統了。龐統名號鳳雛,和諸葛亮齊名。總的來說諸龐統的能力並不亞于諸葛亮。尤其是在行軍打仗方面,龐統的能力要比諸葛亮強。在處理內政方面,鳳雛也非常厲害。可以說鳳雛也算是頂級謀士了。他追隨劉備之後,幫助劉備佔領益州。然後被除掉了。
龐統的名聲雖然響,能力強,但如果還在的話對劉備幫助未必很大。要知道一山不容二虎,他如果和諸葛亮同時效忠于同一個人,肯定會有矛盾的。到時候對劉備的整個戰略方向都會有分歧。這樣的話,反而更不利于成功。
總的來說,個人認為孫權失去周瑜可以說損失更大,劉備損失龐統損失最小。各位看官,你們怎麼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