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萬來縣有個人叫張老三,他有兩個兒子,長子名叫張知慶,次子名叫張知禮。
雖說是一母同胞,可這兄弟倆的性格卻大相徑庭,不是有句話叫龍生九子個個不同嘛,張家兩兄弟相差三歲,年齡差距雖說不大,但兩人的脾氣性格可就相差十萬八千里了。
老大張知慶,雖說沒讀過書卻通情達理,待人和善,遇事忍讓三分,如果古代要評選「道德模範」的話,張知慶肯定會以高票當選。
老二張知禮,是個秀才,此人雖說非常聰明,可他的聰敏卻沒有用到正經地方,時時刻刻都想著算計別人,在金錢利益面前,不要說外人了,就是親王老子他也要算計三分,因此才有了「金算盤」的「美譽」。
為了給兄弟兩個娶媳婦,張老三廢了九牛二虎之力,給兩人分別蓋了一處院子後,兩兄弟成家後就各自過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母親死後,張知慶就提出要把父親接回自己家裡盡孝。起初,張老三還能自理,就一個人生活了起來。儘管不和父親住在一起了,但孝順的張知慶卻一如既往地每天都會去父親那裡轉上一圈。再後來,為了照顧年邁的父親,張知慶就把父親接到了自己家,每日盡心伺候。
再說張知禮,自從另過以後,就一心撲在了自己的小日子上。經營自己的小日子這本身並沒有錯,但張知禮卻似乎有點過了:從那以後,他一共去過父親那裡三次,這三次還都是因為他要在老屋找自己能用得著的東西,不然的話他才不肯回去呢。
以至於到後面他就根本不知道父親被大哥接走了,就這樣還是從外人口中得到這個消息的。
張知禮一心撲在自己的小日子上,成天算計,可他的日子過得卻並不好,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這一年冬天,張老三又病倒了。因為這一次的病情有點重,張知慶就找到了張知禮打算把這個消息告訴他。
來到弟弟家時,張知禮正蓋著一床破破爛爛的被子蒙頭大睡,因為沒錢,家裡並沒有生火,就像是進了冰窖一樣,真不知道他怎樣能睡著?
看到弟弟的這個樣子,張知慶無奈地歎了口氣,他上前推了推張知禮。過了一會,張知禮掀開了被子,揉了揉睡眼朦朧的雙眼,只見一個「似曾相識」的人正站在地上看著他。
定了定神,張知禮看清楚了:此人正是自己的哥哥!
張知慶開口了:「這麼冷的天,屋子裡怎麼也不生火?你不怕凍著嗎?」
張知禮看了看哥哥,滿不在乎地說道:「沒錢,怎樣生火?」
聽了弟弟的話,張知慶沒有接茬,只是說道:「父親又病了,這回看上去有點厲害,你過去看看吧?」
一般人聽到父親病了,肯定會心急火燎,這張知禮可不這樣,他先是問道:「病了?人老了哪能不得病?再說了,你把父親接回你家的時候你告訴過我嗎?現在父親生病了你卻來告訴我,你這是什麼意思?誰知道父親是怎樣病的?哼,要是父親在我家的話肯定會好好的。」
要不說張知禮是秀才呢,聽聽人家這套理論,直把張知慶說了個啞口無言,見弟弟胡攪蠻纏了起來,張知慶就沒再多說什麼轉身走了。
哥哥走後,張知禮並沒有起身前去看看父親,而是繼續睡起覺來。
第二天,張知禮出了門準備找點吃的,不知不覺間就來到了村口。就在這時,村口處來了一個老頭。
老頭五十多歲,手裡提著一個紙包,正急匆匆地朝著村子裡走來。張知禮看到這個人後,覺得有些面熟,他使勁想了起來:哎呀,這不是我大舅嗎?他來這裡幹什麼?難道是來看望我爹來了嗎?要是看病人的話應該拿點好吃的,那手裡的紙包難道是塊肉嗎?
想起肉來,張知禮差點流出了幾口水。
想到這裡,他趕緊三步並作兩步朝著老漢走了過去。看到有人朝自己走了過來,老漢不覺地放慢了腳步。
「大舅,我是張家老二呀,你這是去哪裡呀?」張知禮熱情地說道。
老漢抬眼仔細看了看,這個老二好多年也沒見了,看樣子應該差不多,見張知禮很是熱情,舅舅也很是意外,就問道:「你是張家老二?我還是在你小的時候見過你呢。」
舅舅的一句話說的張知禮很是尷尬,不過他的臉皮早已經比城牆還厚了,這些話在他耳朵裡就是小菜一碟,怕舅舅說出更難聽的話來,張知禮趕緊說道:「大冷天的你這是要幹什麼去?」
舅舅說:「我聽說你爹病了,就過來看看他。」
張知禮一聽,眼睛不自覺地朝他手裡的紙包看了看,隨後說道:「哎呀,父親病了,我也很著急,這不,我這也正好要去照顧他呢。」說完,他竟然還掉出了幾滴眼淚。
話不多說,張知禮趕緊帶著舅舅就朝哥哥家裡走去。因為好久沒去過哥哥家了,張知禮也不知道哥哥家到底在哪裡,就帶著舅舅在村子裡亂轉了起來。
過了好久,舅舅看出了不對勁,就氣喘吁吁地問道:「老二呀,你這是要去哪裡呀?怎麼半天也沒到?」
張知禮趕緊說道:「馬上就到,馬上就到。」
就在他抓耳撓腮不知所措的時候,張知慶恰好有事出來了,看見他們後,便把他們領回了家。
張老三還沒糊塗,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大舅哥。對於張知禮,不知張老三是假裝沒看見還是時間長了確實沒認出來,他硬是沒和這個「寶貝兒子」搭話。
不過張知禮來這裡的目的就是為了那個神秘的「紙包」,見眾人顧不上搭理自己,張知禮瞅准機會把紙包悄悄拿走後便溜了。
回到家打開一看,紙包裡包著一塊肉,看著這塊肉,張知禮的口水瞬間就流了下來,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舅舅來看望父親這件事情給了張知禮很大的啟發:馬上就要過年了,來給父親拜年的親戚肯定不少,親戚來的時候必定會拿不少禮品,要是能把這些禮品拿回家,這......
看看人家這腦子,難怪號稱「金算盤」呢。
因為過年還有半個月,張知禮並沒有急著去哥哥家裡,他怕照顧父親。
年初三,親戚們斷斷續續地來給張老三拜年了。
這天一大早,張知禮早早地就來到了哥哥家,來到哥哥家後,張知禮像是變了個人似的,「爹、哥哥」叫個不停,啥活都搶著幹,張老三和張知慶以為過了個年張知禮長了一歲變得好了,都激動地留下了眼淚。
在哥哥家裡的這些天裡,張知禮就和父親睡在一起伺候父親吃喝拉撒。一旦有親戚過來,張知禮就趕緊把他們迎進門,先把禮品拿過來,然後再招呼客人。
過年了,來拜年的親戚總要留著吃飯,這可就輪到張知慶張羅了,好吃好喝到正月十五,張知禮看親戚們來得差不多了,正月十六一大早,趁著哥哥和父親還沒起床,他就悄悄地把禮物全部轉移回了自己家裡。
使命已經完成,他自然對老父親又不管不顧了。張老三和張知慶得知後,兩人很是無奈:看來狗還是改不了吃屎呀!
張知禮的母親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去世了,自打母親去世後,張知禮就再也沒有給母親上過墳,在他心裡:活人都不想管呢,何況死人?儘管祭拜一下也用不了幾個錢,可不管多少都是錢呀,把錢花在死人身上幹什麼呢?
轉眼時間,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也不知道從哪裡得到的消息,說是清明祭拜祖先能給自己帶來好運,這些年一直走狗屎運的張知禮為了改變自己一窮二白的局面,決定求自己的母親幫幫忙。
有了上次不認識哥哥家的尷尬事件後,為了不再鬧出笑話,這天一大早,張知禮早早地就起了床,準備了不少祭拜用品後就來到了張知慶家,在哥哥家門口等了起來。
不久之後,張知慶出來了。看著這個多日不見的弟弟又露面了,張知慶沒好氣地說:「你來幹什麼?「
張知禮已經早已習慣了哥哥對他的橫眉冷對,只見他斜著眼看了張知慶一下,同樣沒好氣地回敬哥哥說道:「你說我幹什麼?你不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虧得你還一天到晚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大孝子呢?我來找你給娘上墳!」
聽了張知禮的話,張知慶一臉懵懂:這是怎麼了?難道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嗎?一邊尋思一邊就朝天上看了看,見太陽還是一如既往地剛從東邊升起來,張知慶的心裡不禁打起了鼓:這位今天又要唱什麼戲?
不過,不管出於什麼樣的目的,弟弟能有這番舉動,也算老天開眼了。
很快,兄弟兩個就來到了母親的墳地。來到墳地後,張知禮把祭拜的物品全部擺了出來,為了這次上墳,張知禮花費了不少心思:光紙錢就買了一大摞,「金元寶」等也全都是他一個個親手疊出來的。
把祭品擺好後,張知禮「通」的一聲跪在了地上,扯起嗓子嚎啕大哭了起來。他的這一舉動可把張知慶嚇壞了。
他趕緊上前就要把張知禮扶起來,可他根本不知道張知禮的心思,張知禮似乎鐵了心要向母親贖罪,把他扶起來他又跪下了。
就這樣,兄弟兩個一個扶一個跪,出了一身汗以後,張知慶扶不動了,便任由張知禮在那裡「表演」起來。
哭了好一陣子,張知禮還沒有停的意思,張知慶因為還要回家照顧父親,便獨自一人先回家了。
張知慶走後,張知禮便收住了哭聲,口中念念有詞地說道:「母親呀,今天我來看你來了,給你燒了好多錢,這些錢足夠你用好些日子了。你要是在底下過得好了可千萬不要忘記我呀,求求你保佑我發大財走好運吧。」
就在他說完這話不久,墳頭前的土無意中動了一下:難道是母親顯靈了嗎?
張知禮瞪大眼睛仔細看去,只見土鬆動的地方慢慢地出現了一個小窟窿,不久之後,一條蛇從裡面爬了出來。
看到這一幕,張知禮目瞪口呆:看來母親真的顯靈了!
張知禮聽人說過:蛇是地龍,墳墓裡有蛇說明墓地風水好。看到這突然出現的好兆頭,張知禮喜出望外,看來這一趟沒白來呀!
他今天的目的是給母親上墳來了,可自從蛇出現後,張知禮便把全部心思放在了蛇上,這蛇是哥哥走後才出現的,看來這好兆頭就是給我的。他恭恭敬敬地朝蛇磕了幾個頭,然後便回家了。
有了這個好兆頭,張知禮便先來到了丈母娘家,他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妻子劉氏。因為跟著張知禮經常挨餓,劉氏一氣之下便回了家。
來到丈母娘家後,還沒等他開口劉氏就把他罵了一頓,挨完罵以後,張知禮才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劉氏。
不是有句話叫做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嘛,劉氏和張知禮一個德行,在張知禮的薰陶下,劉氏也變成了一個精於算計自私自利的人。
聽到這個消息後,劉氏同樣是喜出望外,趕緊收拾好東西就和張知禮回家了。
為了能得到蛇的庇護,兩口子計畫天天給它燒香。可墳地比較遠,又不能天天上墳,怎麼辦?商量了一路,兩口子最後達成了一致意見:在家設個香案,天天燒香!
說幹就幹,回家後,兩口子就把香案陳設了起來,從此,兩口子早晚各一次虔誠跪拜。
活人不管不顧,卻每天上香磕頭求神靈保佑,你說這兩口子到底是什麼人?
半個月之後的一天,張知慶又找到了張知禮說是父親病重了。這回,張知禮沒有推辭,趕緊就來到了父親身邊。
你知道他為什麼沒有推辭嗎?這幾天,家裡又揭不開鍋了,去伺候父親最起碼能在哥哥家裡吃飽,省下點糧食劉氏也能吃頓飽飯,正是因為這個,張知禮才來到了哥哥家。
好長時間沒見父親了,看到張知禮後,張老三也不知道是怕了這個寶貝兒子了還是思念這個寶貝兒子了,竟然掉下了幾滴眼淚。
因為要去請郎中,張知慶交代了弟弟一番後便出門了。
一個時辰之後,張知慶回來了,回到家中一看,眼前的一幕可把他氣壞了:家裡只有父親一個人,服侍父親的弟弟卻不見蹤影。
這一刻,多年來的怨氣一下子爆發了,張知慶把父親安頓好後,就氣衝衝地來到了張知禮家裡。
此時的張知禮兩口子正畢恭畢敬地磕頭,因為到了磕頭的時間了,為了不錯過求神仙保佑的好機會,張知禮便先回到家裡,他計畫磕完頭再過去。
見到張知禮看兩口子的所作所為,張知慶怒不可遏,先是掀翻了香案,然後拽起張知禮,狠狠地甩了他一個耳光。
張知慶本身是個幹苦力的,手上的力道非常大,再加上生氣,這一巴掌下去,直把張知禮打了個暈暈乎乎,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腦震盪」了。打完後,張知慶就又氣衝衝地回去了。
過了好一陣子,張知禮才醒了過來:這一巴掌不能白挨!必須讓他付出點代價!
在他心裡,什麼都可以算計,不管什麼事情都能和利益掛起鉤來。
很快,張知禮兩口子就哭天喊叫地來到了張知慶家裡,對著快要咽氣的老父親一頓哭訴,為了不給父親添堵,在鄉親們的說合下,張知慶最後拿出了銀子才平息了此事。
這件事情的發生又給了張知禮不伺候父親的理由,自從這件事情發生後,張知禮再也沒去看望過父親,而張老三直到咽氣也沒見到這個寶貝兒子。
少了這些「瑣事」打擾的張知禮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求神拜佛的「事業」當中。
這件事情過後沒多久,張老三就一命嗚呼。
張老三去世了以後,好長時間不露面的張知禮出現了,不過他這一次的目的就是為了「摔盆」。
張家兄弟生活的地方有個習俗:如果家中的老人去世,出殯時,一般都要由家中的長子摔盆。摔盆,就是把放在靈前祭奠燒紙用的瓦盆摔碎。老人離開後,家人都會很悲痛,通過摔盆子,表達自己心中的悲痛。這也是一種發洩內心悲痛的一種的方法,可以讓外界,外人看到自己對親人的離去是傷心和難舍的。
摔盆還象徵「歲歲平安」,希望逝者在另一個世界能平平安安上路,把福氣留給子孫後代。
得知摔盆的用意後,為了讓人們看看自己對父親的去世是多麼的悲痛,好在張知慶並沒有和他計較,張知禮就把摔盆這個本應由長子來完成的事情搶到了手上。
出殯那天,張知禮兩口子顯得特別悲傷,從早上起來,張知禮的哭聲就沒有斷過,直到把父親安葬後,他這才止住了哭聲。
因為張老三兩口子要合葬到一起,所以必須把原先埋葬妻子的墳頭給打開,為了不打擾裡面的「神靈」,在打開墳頭前,張知禮就把那條蛇找了出來。
悄悄地找到蛇後,張知禮把它帶回了家裡,為了能給「神仙」創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張知禮還特意給它用木頭做了一個窩。
因為安葬父親要花費不少錢,為了能先把父親入土為安,張知慶就先拿出了錢把葬禮辦了,在他看來:只要能把父親圓圓滿滿地安葬了,就算是自己最後一次給父親盡孝了,至於錢的事情,反正這些年也都是自己一個人管父親,從他心裡就沒打算指望過這個弟弟。
他不這樣想可有人卻不幹了,葬禮過後,張知禮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了哥哥要分家產。
一聽弟弟要分家產,張知慶再也忍不住了,他指著張知禮的鼻子罵到:「這麼多年你管過父親什麼?你給他買過一點米麵還是給他割過一兩肉?你還有臉要家產?「
張知禮哼了一聲說道:「這些年,父親一直和你住在一起,誰知道他暗中給了你多少錢?我還沒和你算過這筆賬呢?」
聽了張知禮的話,張知慶實在不知道說什麼好了,父親一個老農民,平時過日子也緊巴巴的,哪有閒錢給他?
在家中長輩的說合下,張知禮總算沒有大鬧騰,張知慶也不想再和這個弟弟搭話了,於是就把父親留下的三間瓦房折算成了錢給了張知禮一半。
拿到錢後,張知禮便急匆匆地回了家,回到家後,第一件事情就是祭拜「神仙」。
張知禮恭恭敬敬地磕了幾個頭,然後便和妻子開始數起了錢。
兩口子不知道的是,此時,「神仙」正在木頭盒子裡煩躁不安,大概是不習慣新的生活環境,蛇一直在盒子裡動來動去。
或許是做盒子的時候沒弄好,盒子底下的一塊木板有條小縫,蛇順著小縫就爬了出來,爬到香案上時,不小心把盤子帶到了地上,只聽「咣當」一聲,盤子碎了。
聽到響聲後,張知禮趕緊從屋子裡跑了出來:難道神仙又顯靈了嗎?
就在他心裡暗自高興之際,蛇悄然爬進了他的褲腿裡,張知禮突然感覺得一股涼颼颼的感覺從腿上傳了過來,他下意識的把腿抖了一下,受到驚嚇的小蛇朝著他的腿就狠狠地咬了下去。
「哎呀!疼死我了!老婆,快過來!」張知禮大聲叫道。
劉氏見張知禮捂著腿在地上打滾也被嚇壞了,只是她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這個功夫,小蛇又在張知禮的另條腿上咬了一口這才從褲管裡爬了出來。
看到小蛇後,劉氏也嚇壞了,就順手拿起笤帚朝著小蛇打了過去。本來計畫逃走的小蛇這時又朝著劉氏咬了過來,在她的腳上咬了一口這才爬出了屋子消失不見了。
屋子裡,兩口子哭天喊叫,路過的鄰居聽了都不僅為他兩口子的「孝心」感動了:看看人家這兩口子,父親已經埋葬了還哭得這麼傷心!真是難得!要是我走後兒子也能這樣哭上幾聲我就瞑目了。
殊不知,屋子裡的兩口子正在為他們的行為買單,不久之後,兩口子齜牙咧嘴地從屋子裡攙扶著出來了,得知是被蛇咬了,鄰居們都笑了。
蛇是毒蛇,不過毒性並不強,經過治療,腿算是保住了,不過兩口子卻成了一對瘸子,一個瘸了左腿,一個瘸了右腿,走在一起,十分般配。
當然,分家產得來的錢也正好用在了看病上,還正應了那句話:「機關算盡太聰明,反送了卿卿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