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隱藏最深的頂級謀士,一個姓司馬,一個字孔明,他倆出山就沒有諸葛亮司馬懿的事了

諸葛村夫 2021/09/01 檢舉 我要評論

謀士,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存在的一種職業,他們以謀取士,滿腹經綸,足不出戶卻知曉天下事,用自己的智謀為王侯霸業服務,從而達到自我實現的最高理想。春秋時期的管仲,晏子,荀偃,范蠡;戰國時期的蘇秦,張儀;秦有商鞅、李斯,漢有張良、范增、蕭何、曹參、陸賈,這些都是在三國之前聲名顯赫的頂級謀士。

當然,除了這些世人所知的謀士還是有很多淡泊名利的人,他們不在乎這些世俗的名利,隱居于人世間,一心教書育人,這些人我們一般稱為隱士。

在三國時期,也是有這樣淡泊名利的謀士,他們往往不為人熟知,但是他們在歷史步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有兩位,三國時期最強大和神秘的隱士,他們的生平少有人知,但是諸葛亮都敬佩他們。

第一位是司馬徽,說到司馬徽大家第一反應會認為是司馬懿的親戚,其實,他們雖然都姓司馬,但是並沒有任何關係。

司馬徽是東漢末年的名人,隱士,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江湖人稱「水鏡先生」(這個稱號大家應該熟悉一點吧)。司馬徽最為大家所知的就是在他的推薦下,劉備才得以認識諸葛亮和龐統兩位謀士。

司馬徽身上流傳著許多有趣的典故,如司馬稱好、推豬與人、園中耕種、臨蠶借簇等等,都顯示了司馬徽的智慧。司馬徽對外界的權、力糾紛並不感興趣。他寧願沉溺于風景而不願出山。

還有一個與司馬徽非常相似的人物,他是胡昭,字孔明,潁川人,司馬懿的老師。

胡昭自幼修習三墳五典,學識淵博,而且精通書法,尤其擅長隸書。曹操在當司空丞相的時候,聽聞胡昭的能力人品優秀,就頻頻以禮招攬胡昭,胡昭迫于無奈只能和曹操見面,並頻繁表示對軍/國大事沒有情趣,只願隱居山野。胡昭如此不給曹操面子,固然讓曹操很是不爽,但是對一個無心仕途的人也只能任其離去。

由于胡昭的存在,當地的生產生活一直穩定。三國時期的戰局並沒有出現在胡昭隱居的地方。這是有原因的。所有的勢力都認為「胡居是聖人,不應該侵略他的部族」,因此,歷史上極為罕見的一位著名學者保護一個地方的安全。

司馬徽和胡昭,一位能培養出諸葛亮,一位對司馬懿傾囊相授,盡得其真傳。不得不說,能夠教出諸葛亮,司馬懿這樣厲害的人,可見他們的智慧顯然非常人可比。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