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正德年間,廬州府巢縣有個秀才,名喚張弛,聰慧好學,心地善良,他家庭富足,和富商劉家是世交好友。
張弛和劉家的千金小姐劉梅,二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本以為二人年滿十六歲就可以成親,然而張弛十二歲那年,他父親生意失敗,損失慘重,還身染重病。
張弛是個孝子,張弛父親也是個誠實守信的人,他們變賣了家產,償還債務,張弛四處尋醫替父親治病,最後只留下了三間老屋,即便如此,張弛的父親兩年後還是撒手人寰。
張弛和劉梅年滿十六歲,洪氏希望劉家兌現承諾,讓二人按時完婚。可是劉梅的父母為了女兒的未來,另外劉梅漂亮,溫柔,很多富家子弟,甚至縣太爺的公子都想娶劉梅,所以劉梅的父母要毀婚。
但是劉梅敬佩張弛的才華和人品,絲毫不在意張弛家境貧寒。她相信嫁過去之後,二人同心,操持好家中的生活,照顧好婆婆,讓張弛安心念書,總會有出頭之日,同時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吃糠咽菜也是幸福。
因此劉梅不吃不喝,非要嫁給張弛,劉梅的父母怕女兒有個三長兩短,無奈之下將劉梅嫁給了張弛,不過基本和她斷絕了關係。
劉梅的貼身丫鬟沒讓她帶過去,甚至連件像樣的嫁妝都沒有。
劉梅嫁過來的日子可想而知,以前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有丫鬟伺候著,可是現在洗衣做飯,打掃家務,伺候婆婆,照顧相公。
不僅如此,她還要和婆婆一起刺繡換錢度日,供張弛專心念書。
然而連續兩次鄉試,張弛都沒有考中舉人,有些心灰意冷,想棄文經商,但是母親和劉梅苦苦相勸,與此同時劉梅一直沒有身孕,兩個方面的壓力讓張弛有些難堪重負。
劉梅一直安慰和鼓勵張弛,讓他不要放棄,家中的事情有她就足夠,專心念書就好,可是不能懷孕的事情讓她難過,曾經提議讓張弛娶妾氏。
但是,張弛反過來安慰劉梅說:「生兒育女,講究緣分,該有的一定會有,即便沒有,我也會和你白頭偕老,共度此生,絕不辜負,以後莫言再提娶妾氏的事情。」
一時間,張弛和劉梅這對患難與共的恩愛夫妻,被傳為佳話,堪稱典範,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即便是現在又有多少夫妻能夠做到呢?
張弛二十五歲那年,他終於如願以償的中了舉人。
一家三口歡喜異常,另外張弛決定在學堂教書掙錢,減輕家庭負擔,同時為考進士做準備,畢竟他覺得娘子和母親為了自己,犧牲太多,實在是太辛苦。
然而意外發生了。
那天,劉梅因為得到相公中舉的消息,十分高興,在家做了很多好吃的,一家三口慶祝一番,午飯後收拾完,才有空去洗衣服,她高高興興地去河邊,可是再也沒有回來了。
張弛見娘子沒回來,去河邊尋找,只見到衣服和棒槌,沒見到人,請人去河裡打撈,只打撈到劉梅平時隨身攜帶的手帕,張弛在河邊慟哭不止,好久才被人勸了回去。
張弛想著娘子嫁過來之後,時常鼓勵和提醒自己,終日操勞辛苦,沒享過一天福,好不容易自己考中舉人,未來的日子會好過起來,娘子卻離開了自己。
因此張弛發誓,此生不會再娶,開始張弛母親洪氏為了傳宗接代,勸張弛續弦,但是她見張弛思念劉梅,還經常拿著劉梅的手帕流淚,她也知道劉梅是難得的好兒媳,所以沒有在勉強兒子。
一晃一年過去了,那天是劉梅的忌日,張弛去劉梅的衣冠塚去祭拜亡妻,沿著河邊散步,往家走,久久不忍離去,往日一幕幕浮現在他的腦海裡,他忍不住淚流滿面。
忽然,他發現河邊有個老乞丐,架著一個鐵鍋,點了柴火,去河裡舀水放入鍋中,他走到跟前,發現旁邊有個水桶,裡面有一條大鯉魚,通體紅色。
想必是老乞丐要煮魚來吃,這在河邊算是尋常的事情,可是當張弛準備往前走時,水桶裡面的大鯉魚突然跳了出來,在草地上蹦躂了幾下,然後吧嗒吧嗒著嘴巴,兩隻眼睛仿佛盯著張弛,而且雙目流淚。
張弛剛剛才擦乾眼淚,見到大鯉魚後,頓時一陣心酸,動了惻隱之心,此時,老乞丐走了過來,嘴裡說著:「嘿嘿,你跑不掉的,這裡離河裡還遠呢,我這就讓你下鍋。」
張弛連忙說:「老人家,在下張弛,萬物有靈,剛才我看到這條鯉魚在流淚,想必它是條很有靈性的魚,不如放生了吧?也算是功德一件啊。」
老乞丐笑了笑說:「你和我一個做乞丐的談功德,不覺得可笑嗎?難不成每天討要的飯菜多一些?你要是願意,就留下喝碗湯,味道肯定不錯,你要是有事,該幹嘛幹嘛去。」
張弛見老乞丐不僅不聽自己的,而且已經將鯉魚放在一個木板上,拿出一把菜刀,要宰殺鯉魚,張弛連忙又說道:「老人家,且慢,這條魚我買下了,你出價。」
老乞丐打量了一下張弛,然後說道:「一口價,六兩銀子,少一個子我不賣。」
張弛心裡咯噔一下,因為他剛從學堂領的薪水,除去買了祭品去妻子的墳墓前祭拜,剛好剩下六兩銀子,他想還價,可是老乞丐不同意,只好付了銀子。
張弛抱起鯉魚,來到河邊,將鯉魚放生,鯉魚下到河中,朝著他吐了些泡泡,轉了幾圈,沉入河底,看到這一幕,張弛的心情忽然好了許多。
回到家中,和母親洪氏提起此事,因為平時薪水都要交給她安排家中的生活,洪氏不僅沒有責怪張弛,反而誇張弛做得好,做得對。
因為劉梅走了之後,她在家中少了個說話的人,加上她年事已高,除了操持家務 ,就是吃齋念佛,有時候去寺廟進香,都捨不得花錢買鯉魚投入放生池中。
大約一個多月後的一天,張弛從學堂回來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大門上靠著一個姑娘,衣衫襤褸,頭髮蓬鬆,十分瘦弱,張弛叫了她幾次,都沒動靜。
救人要緊!張弛趕緊砸門,因為洪氏耳朵現在有些不好使,洪氏開門之後,張弛將姑娘抱到屋裡躺下,和母親說去請大夫時,姑娘忽然發出了微弱的聲音。
姑娘說道:「公子,不用請大夫,我是餓暈的。」
洪氏早就已經做好了飯菜,聽聞姑娘是餓暈的,趕緊先盛了一碗湯給姑娘喝下,然後又盛來飯菜喂給姑娘吃,姑娘吃飽了,打了個嗝,氣色好了許多。
又過了會,姑娘可以起身,洪氏幫她打洗澡水,讓姑娘洗了個澡,換了身乾淨的衣服,再一看姑娘,面頰紅潤,模樣可人,出水芙蓉一般清秀動人。
看得張弛不覺有些心動,但是他趕緊說要去念書。
可是姑娘說:「我叫李紅玉,今年十八歲,謝謝你們救了我,我的家鄉發了洪水,只有我一個人逃了出來,靠討飯為生,如果你們不嫌棄,就留下我吧,我願意為奴為婢,簽賣身契也可。」
還沒等張弛說話,洪氏說道:「紅玉姑娘,瞧你說的,我們家裡並不富裕,哪用得著婢女呢?你要是實在是沒地方去,就留下來給我做個伴吧,馳兒你說呢?」
張弛見母親這麼說,他本就善良,於是說道:「孩兒聽憑母親大人的安排。」
就這樣紅玉留在了張弛的家中,她勤勞能幹,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井井有條,還為張弛挑燈研磨,伺候他寒窗苦讀,家裡也增添了歡聲笑語。
一段時間之後,洪氏就有了讓兒子張弛娶紅玉的心思,她私下問過紅玉的意見。
紅玉害羞地點了點頭,並且還說:「大娘,如今我是個孤兒,承蒙你們收留,為奴為婢我都願意,更何況是做他的妻室呢?」
洪氏滿心歡喜,他找兒子張弛說這個事情,他覺得劉梅已經去世一年多了,兒子應該從悲痛和思念中走出來了,將那如果考中進士,為官一方,哪能沒有妻室伺候呢?
可是張弛說:「娘,我早就和你說過,此生不會再娶,你若喜歡紅玉,將她收為乾女兒便是,給她尋個好人家,我會把她當妹妹一樣嫁出去。」
洪氏也不隱瞞,把張弛的話都給紅玉說了,紅玉很難過,兩眼噙著淚花,低下了頭,沒有叫洪氏一聲‘乾娘’。
洪氏歎了一口氣,不知道說什麼好,這時紅玉抬起了頭,兩眼一直盯著桌上的一壺酒,因為張弛偶爾會請同窗好友來家中做客,大家會適量飲酒。
洪氏似乎明白了紅玉的意思。
那日,洪氏主動提議讓張弛請同窗好友來家中做客,就說自己收了個乾女兒,要和大家一起慶祝,紅玉做了一桌子好吃的,買了不少的酒。
張弛的同窗好友都誇紅玉不僅漂亮,而且心靈手巧,做得一手好菜,真是羨煞旁人,洪氏更是喜出望外,主動讓兒子給他們敬酒表示感謝。
當晚,張弛喝醉了,醒來時發現紅玉躺在自己的旁邊,他頓時明白了母親的用意,因為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母親會這麼做,紅玉也同意這麼做。
既然事情已經發生,無法挽回,紅玉的清譽不能不管,就娶了紅玉,之後,紅玉為張家生了一個胖小子,取名張玉宏,一家三口,變成了一家四口,洪氏臉都笑開了花。
張弛雖然還是難以忘記劉梅,但是他是個有責任心的男人,對紅玉和孩子都很好,一邊教書育人,一邊專心苦讀準備科舉考試,如果中了進士,就可以重振家業。
那天是劉梅的三周年祭日,再過些天,他就要進京趕考,他來到亡妻的墳墓前祭拜,訴說心事,跟她說對不起,未能信守諾言,娶妻生子。
祭拜完畢,他和往年一樣,沿著河邊往家走,忽然迎面走過來一個道長。
道長仔細地看了看張弛,高聲說道:「這位居士請留步,我看你仕途坦蕩,但你身上似乎有妖氣,你家中是否有來歷不明的人或物?」
張弛行禮道:「道長,謝你吉言,家中有母親,還有妻兒,並無來歷不明的人,想必你是弄錯了吧?」
道長讓張弛再想想,張弛想了想,要說來歷不明,恐怕就是妻子紅玉了,可是她來家中近兩年,兒子都一歲多了,溫柔賢慧,孝敬婆婆,怎麼可能是妖物?
想到這裡,張弛說家中有事,要趕緊回去,請道長自便,可是道長說:「居士,貧道在這附近遊歷,肚中饑餓,可否到你家討口水喝呢?」
張弛想了想,便帶著道長到了家中,給道長倒茶,讓妻子紅玉為道長準備飯菜,可是紅玉見到道長之後,嚇得躲在廚房不敢出來。
道長讓洪氏將孩子抱到房間去,莫要嚇著孩子,然後帶著張弛去了廚房,喝道:「妖物,還不現身?」
張弛被眼前的情況驚呆了,趕緊去到廚房,問到底怎麼回事?
紅玉見道長要拿出法器,忽然跪倒在地,含淚說到:「道長,請你手下留情,紅玉雖為魚族,但我仰慕相公的才華和癡情,特來以身相許,從未害過他們啊。」
道長歎了一口氣說道:「儘管如此,可是人魚殊途,怎可相配?更何況,以你的修為,假以時日,你可以魚躍龍門,化身成龍,造福蒼生,何必貪戀紅塵呢?更何況張弛的原配妻子劉梅尚在人世啊。」
張弛聽聞紅玉果真是妖,而且劉梅尚在人世,趕緊求道長無論如何救出劉梅,一家人團聚。道長看了看紅玉,讓紅玉來說,紅玉含淚說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那日,張弛高中舉人,他的原配妻子劉梅去河邊洗衣服,因為是下午,河邊並無旁人,她高高興興地洗著衣服,忽然一隻黃蜂飛了過來。
劉梅受到驚嚇,著急躲閃,不慎墜入河中,呼救無門,不過她並沒有被溺水而亡,而是被一條有修為的鯉魚所救,那條鯉魚就是紅玉的哥哥,他對劉梅一見傾心,將她救回以後,留在水宮,想娶劉梅。
可是劉梅和張弛感情深厚,當年不顧父母反對嫁給張弛,所以她寧死不從,紅玉哥哥不想用強,所以將她困在水宮中,希望時間能讓她忘記過去,回到自己身邊,可是無論紅玉哥哥對她多麼用心都沒用。
後來紅玉哥哥讓紅玉去幫他勸說劉梅,可是紅玉非但沒有勸動劉梅,反而被劉梅訴說的她和張弛的深厚感情所打動,紅玉反過來勸哥哥放了劉梅,可是她哥哥不同意,除非等到三年後再說。
紅玉和劉梅相處下來,二人變得很熟,畢竟水宮之中,能說上話的女性只有紅玉了,後來紅玉想見一見張弛,甚至想嫁給張弛,替他生個一兒半女,因為她發現劉梅確實不能生育,不過紅玉擔心貪戀紅塵,修行盡毀,再也無法躍入龍門。
可是那日,紅玉躍龍門失敗,掉落在草叢中,被老乞丐抓住,差點被熬成了湯,幸虧被張弛所救,可是當紅玉見過張弛後,被他深深地吸引,又被他的救命之恩所感動,加上躍龍門失敗,有些心灰意冷。
所以紅玉化成人形,假裝是逃難女子李紅玉,來到張弛家中,決定以身相許,張弛不同意,這更加讓紅玉傾佩張弛的專一和癡情,最後在洪氏的幫助下如願以償。
現在紅玉被道長識破,紅玉說完之後,道長說道:「鯉魚,我念你沒有傷害過人族,只要你主動離開張弛和你的孩子,助我將劉梅救上岸,我不會為難你。
否則休怪貧道無情,我定會收了你,縱然我不收你,你若遭到天譴,不僅性命堪憂,還會傷及你的婆婆,相公甚至你的孩兒,你自己要考慮清楚。」
紅玉見道士態度堅決,他所說非虛,一則紅玉怕因為自己傷及家人,二則紅玉真的捨不得離開這個家,離不開朝夕相處的婆婆,離不開深愛的相公,離不開年幼的兒子。
但是她還是希望張弛能留下自己,或者讓他向道長求情,看看是否有別的辦法?
紅玉哭訴道:「相公,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如今我們的孩兒都已經一歲多了,你忍心拋下我嗎?忍心讓我們母子分離嗎?你幫我求求道長吧。」
張弛聽了他們的話以後,心裡五味雜陳,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一方面紅玉確實無可挑剔,還和自己生了個兒子,另一方面原配妻子劉梅尚在人間,他不能不救。
這樣的抉擇擺在張弛的面前,他該如何選擇呢?
張弛對道長說道:「道長,能否有萬全之策,將我的原配妻子劉梅救回來,又能讓紅玉不用離開呢?」
然而道長說別無他法。
紅玉哭道:「罷了,我本為報恩愛來,幫相公延續子嗣,可我還是貪戀這段紅塵情緣,相公你既然替我向道長求萬全之策,說明你對我還是有情意的,我知足了。
我這就去求我哥哥放了劉梅,他若不願意,我願助道長一臂之力,希望你能善待我們的兒子玉宏,莫忘我們這段夫妻之情。」
紅玉去房間和她婆婆,還有兒子告別,三人抱頭痛哭一番,隨道長去了河邊,張弛抱著兒子扶著母親洪氏也來到了河邊,紅玉化身成大鯉魚,潛入水底,來見她的哥哥。
紅玉把自己的情況和她哥哥說了之後,她哥哥說:「唉,往日裡,我見你常和我提起張弛,我知道你十分欣賞和崇拜他的為人,那日飛升的機會,因為我想著劉梅,沒有去。
我見你失敗後,落在河邊的草地上,我假裝乞丐要煮了你,為你和張弛創造機會,張弛果然善良,你也果然你不顧我的反對,想接近張弛,還求我傳給你修為,助你成為正常的人,不易被普通人發覺。
我覺得這樣也好,你如果和張弛成親,可以斷了劉梅的念想,就會同意和我在一起,然而劉梅知道後,仍然不同意,還說張弛是為了延繼香火才另娶的,我心灰意冷。
另外你和張弛的事情,也讓我明白人魚殊途,終究不會有好的結果,我們有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我們將劉梅送上了岸去吧。」
張弛和劉梅夫妻團聚,抱頭痛哭,感慨萬千。
劉梅說:「那日,我墜入河中,是紅玉哥哥救了我,紅玉對我也是情同姐妹,她的孩兒我定會視如己出,進行養育,聽聞你們給他取名張玉宏,為表紀念,改名為張玉龍吧,希望他們能潛心修煉,早日化身成龍。」
幾年後,那天是張玉龍的生辰,張弛和劉梅將他帶到河邊玩耍,他們希望紅玉能夠看到自己的兒子。
忽然河面出現了兩個巨大的漩渦,飛速旋轉,漩渦中,兩條巨龍騰空而起,一條進入雲層,消失在空中,另外一隻在天空徘徊許久,轉身離去。
一個瀑布從天而降,陽光穿過,一道道彩虹出現。張弛帶著兒子張玉龍,還有妻子劉梅,朝空中作揖,讓張玉龍跪下磕頭,然後一起揮手告別。
後來,張弛進京趕考,高中進士,被委任官職,為官一方,造福百姓,行善積德,張弛未曾再娶,他和妻子劉梅恩愛有加,一起精心養育張玉龍。
張玉龍聰慧,寒窗苦讀,後來高中狀元,為官一方,造福百姓,行善積德,張玉龍多子多福,兒孫滿堂,一家人其樂融融,孝敬張弛和劉梅,過著幸福的生活。
而兩條鯉魚化身成龍後,護佑一方百姓,保護一方風調雨順,張玉龍每年生辰那天,府上總會有一個美貌的女子出現,很多年都不見她變老。
(故事完)
聲明:本故事旨在傳承民間藝術,勸人為善棄惡,弘揚傳統美德,與封建迷信無關,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筆者說:
張弛一個書生,正直,善良,孝順,癡情,專一,因為父親而落魄,但是劉梅對他不離不棄,心甘情願地嫁給了他,從富家小姐,變成一個親歷親為操持家務的婦人。
然而當張弛終於考中舉人,可以出人頭地之時,劉梅不幸墜入河中,張弛對她念念不忘,立志不再娶妻,這份癡情實屬難得。
同時張弛心地善良,祭拜亡妻返回時,機緣巧合救了鯉魚紅玉,紅玉對他一見傾心,又為了幫助張弛延續香火,嫁給了張弛,為他生了一個兒子。
正所謂「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然而人魚殊途,道長出現,紅玉不得不離開,勸哥哥放了張弛的原配妻子劉梅,成全了他們,也成全了自己。
人也好,仙也罷,都是在經歷一場修行之路,心地善良,不忘初心,福氣不會差,細想一下,如果張弛和劉梅分別和鯉魚成親,後果可能不堪設想啊,可能就沒有後來完美的結局了,您覺得呢?
正所謂「人善人欺天不欺,行善之家,必有餘慶,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