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呂布的武力值應該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雖然呂布解決的名將沒有關羽、趙雲等人那麼多,但呂布在虎牢關前的風采,卻是其他名將所遠遠不能及的;後來在與曹操作|戰時,呂布獨挑曹操一方的許褚、典韋、樂進等六將,仍是不落下風,這等戰|績,堪稱三國時期的天花板。
而這裡要說的就是呂布在虎牢關前的那一場驚世大戰,當時十八路諸|侯聯合討|伐董卓,那叫一個聲勢浩大,讓董卓心驚不已,而呂布對那些烏合之眾卻是不屑一顧,親自帶|兵去虎牢關阻擋;結果呂布一人一馬一戟,往那裡一站,各路諸|侯嚇得不敢輕舉妄動。
當然,退是不可能退的,所以只能打了;袁紹是知道呂布那方天畫戟厲害的,所以不敢也不想派自己麾下的大將出陣,就讓各路諸|侯派人去挑戰呂布,結果王匡部將方悅、張楊部將穆順被解決,孔融部將武安國被傷到手腕,頗有威名的公孫瓚戰|敗後被追擊。
就在呂布追擊公孫瓚的時候,張飛看不下去了,跨馬挺矛出陣,大喊著「三姓家奴」,沖著呂布而去;呂布也不是善類,見張飛這黑臉漢子竟然敢主動挑釁自己,而且還稱自己是「三姓家奴」,這可是氣炸了呂布,所以呂布拔馬朝張飛而來,雙方的大戰就此展開。
一個是成名已久的飛將,一個是初出茅廬的悍將,打得那叫一個天昏地暗,日月無光,眨眼間,呂布和張飛就交手了五十餘回合,不分高低。但關羽卻是瞧出局勢對張飛不利,畢竟當時張飛年僅二十餘歲,就算是有力氣有武藝,但經驗卻不是短時間能彌補的。
而呂布常年征|戰沙場,經驗極其豐富,三四十歲又是身體機能的巔峰時期,開始張飛還能憑一時之勇與呂布戰個數十回合,但一時之勇畢竟不能持久,再繼續下去,張飛必敗;所以關羽出手了,這呂布當真是勇猛無敵,面對關羽和張飛的合擊仍是絲毫不懼,三人三馬糾纏在一起。
一時之間,刀光戟影交錯,點點矛芒閃過;張飛初出茅廬,沒經歷過什麼大場面,也沒什麼名氣也就算了,此時的關羽已經是小有名氣了,畢竟「幹掉華雄」之事還沒過去多久;由此可見呂布究竟有多悍勇,天下第一猛將的名頭當真是不虛。
三人又交手大約三十合,劉備見二弟關羽和三弟張飛情況不對,擔心這兩人有失,於是瞅準時機,舞著雙股劍加入戰|局;劉備的年紀比關羽和張飛都要大,力氣不弱,雙股劍法更是高超無比;如果說面對關羽和張飛的夾擊,呂布還能遊刃有餘的應對,甚至略占上風,但劉備的加入,就讓呂布壓力陡增。
三位結義兄弟將呂布圍在中心,輪番從不同方向攻呂布。呂布無力擊敗三人,於是佯擊劉備,當劉備閃躲時乘隙脫身,奔回虎牢關。三兄弟追呂布,但呂布所騎赤兔馬太快,追不上。他們看到董卓後,放棄了追逐。張飛試圖沖上關去幹掉董卓,但關上箭如雨下,張飛只得回。但也算是小勝一局,劉關張三兄弟名聲大振。
為何劉備的加入會導致呂布敗退呢?有很多人說,劉備只不過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呂布早就不支了;其實這還真的是小瞧了劉備,劉備不顯山不露水,只不過是藏拙而已,畢竟在各路諸|侯間謀生存,底牌越多越安全。
劉備剛出場時,以一己之力分開力鬥中的關羽和張飛,如果是尋常人,根本不敢近身,更別說分開這關羽和張飛了,而且當時關羽和張飛表現出的那錯愕的表情,可見他們對劉備的力氣感到十分驚詫,至少不弱于關羽和張飛。
而在劍法上,雖然劉備僅展示過那麼一兩次,不好過多評價,但在正史中,劉備的劍法可是有過多處記載的,劉備使的是顧應劍法,《江南經略》、《籌海圖編》、《陣紀》中多有記載,與馬超的出手法齊名,可見劉備的劍法之高超。
劉備的形象是什麼?除了一雙大耳朵外,就是他那一雙長手臂了,雙手過膝,這是典型的功夫練到一定地步後的表現,而且劉備極有可能是從小刻苦練武,學習這顧應劍法。也難怪劉備出馬後,呂布會頓感壓力大增,恐怕當時他內心正大呼:這大耳賊,真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