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阿婆向兩木匠求助,心善木匠幫助阿婆,意外抱得美人歸

略懂君 2021/12/10 檢舉 我要評論

話說古時候在荊州府江陵縣,有個手藝高超的老木匠叫楊萬林。他有兩個徒弟,一個是他的侄子叫楊亮,一個是他撿來的孤兒叫楊善。楊善人如其名心地善良且勤奮好學,得到了老木匠的真傳。楊亮為人有些自私,學習也不夠刻苦,只學到老木匠五成手藝。

他木工手藝一般,幹活的時候又愛惜力氣,且做事情又斤斤計較,總覺得幹多一點活會吃虧一樣。楊善就不同了,幹活非常勤快手藝又好。一天,鄰村的張老漢找他做一套傢俱。楊善很認真地把傢俱做好了,張老漢見自己睡的床太舊了,有幾個地方壞了,就叫楊善幫忙修一下。

楊善拿著工具很麻利地,把張老漢的床修好了。張老漢看了看,見楊善把床加固了修得很好。說道:「楊善呀,真是太感謝你了。工錢多少,我拿銀子給你?」楊善回道:「工錢是二兩銀子,我們不是說好了嗎?」張老漢說道:「二兩銀子那是做傢俱的錢,現在又叫你幫忙修床,肯定不止二兩銀子呀。」

楊善說道:「張老伯,你給二兩銀子就行了。修床那只是舉手之勞,我怎能收您銀子呢?」張老漢說道:「那怎麼行呢,修床也佔用了你不少時間。」說完張老漢遞給楊善二兩銀子外加五十文錢。楊善執意不要那五十文,拿了二兩銀子道了聲謝就離開了。張老漢歎道:「真是個心地善良的娃呀。」

楊善因為木工手藝好,加之心地善良,十裡八鄉的人都愛找他幹活。楊亮木工手藝一般,為人又斤斤計較,找他幹活的人很少。楊善見楊亮常常沒有活幹,他接到活總是叫上楊亮一起去,得到的工錢兩人平分。兩人外出幹活,楊亮常常只幹一小部分,幹多一點活他怕吃虧,其餘大半部分活都是楊善幹的。

可是分工錢的時候,他卻是連一文錢都不肯少拿。楊善心地善良,所以從不跟他計較。一天,鄰縣的周員外派人請楊善去幹活。楊善又是叫上楊亮一起去。兩人在周員外家幹了一個月活,一共掙了二十兩銀子。剛出了周員外家,楊亮就叫分銀子,生怕楊善不給他銀子一樣。

楊善很爽快地分給他十兩銀子,楊亮拿了銀子後這才開心地返程。由于路途較遠,兩人在縣城買了些乾糧和水。兩人一路走走歇歇,天快黑時,看到前方有一座破廟。兩人就朝破廟走去,打算在那裡住宿一宿。兩人在附近找了些乾柴,在破廟裡生了一堆火,然後拿出水和乾糧,就吃了起來。

突然,角落裡傳出一陣咳嗽聲,把兩人嚇了一跳。兩人上前查看,才發現角落裡原來有一個老阿婆。阿婆衣衫襤褸臉色蒼白,好像是生病了。楊善問道:「阿婆,你沒事吧?」阿婆發出微弱的聲音:「我渴了。」于是楊善倒了點水,拿出些乾糧給阿婆吃。

阿婆吃了點東西後,才有力氣說話。說道:「小夥子,謝謝你。」楊善說道:「阿婆,不用客氣。我看你臉色蒼白,是不是生病了?用不用我明天幫你找大夫來看一看?」阿婆搖頭道:「不用了,我已經看過大夫了。大夫說我已經時日無多了,可我還有一件心願未了。哎,不知道能不能完成此心願。」

楊善聞言心中生出惻隱之心,問道:「阿婆你有什麼心願?你說出來,如果我能幫的,會盡力幫你完成心願。」阿婆說道:「長夜漫漫,我跟你們講一個故事吧。從前長沙府有一對相愛的男女,男人叫秦勇,女人叫馬彩鳳也就是我。秦勇是個窮小夥家境貧寒,我們雖然很相愛,可我的父母嫌棄他貧窮,不讓我嫁給他。

我是天天央求父母,請求他們同意我們在一起,可他們就是不同意。一天,秦勇找到我父母。對我父母說他要去投軍,等他立了軍功後就回來娶我,讓我父母給他三年時間。我父母同意了,可令我沒有想到的是。我父母打的算盤是,秦勇去投軍肯定就是九死一生,以為秦勇死了我就會死了心。

可後來他們聽說秦勇在邊疆,殺敵勇猛立了不少功勞,再立些功勞就能當校尉,那時便會回來娶我。我父母又不讓我嫁給當兵的說危險,想要把我嫁給知府的兒子。于是我就逃了出來,想到邊疆找秦勇。可我一個弱女子人生地不熟,身上又缺少盤纏。在路上我幫人幹點活掙得點錢,就趕一段路。

一路上走走停停,用了一年時間才到邊疆。到邊疆之後才打聽到,他又被調到其他地方去了。我又四處打聽,欲要去找他。我就這樣找來找去,一晃幾十年過去了。直到前段時間我遇到了老家的一個商人,他告訴我秦勇曾經回家鄉找我,見找不到我,他就又回到了軍隊,他一直在等我沒有娶妻。幾年前他在戰鬥中受了傷,回到家鄉後沒多久就病逝了。

我現在希望能到他墳前上柱香,我死後就跟他葬在一起。我們生不能同寢,願死能同穴。可我如今的身體,怕是走不到他墳前了。小夥子,你能不能幫幫我,完成我的心願?」楊亮說道:「從這裡到長沙府路途遙遠,你有錢付給我們嗎?」阿婆說道:「我現在身上沒有錢了,就剩一塊祖傳的黑玉。」

說完把黑玉拿了出來。楊亮拿過黑玉看了看,說道:「我只知道白玉值錢,這黑不溜秋的玉根本不值錢,我才不去呢。」說完把玉還給了阿婆。楊善被他們的癡情所感動,根本不去看那塊黑玉。說道:「阿婆,我幫你,我一定送你回家鄉。」

楊亮說道:「楊善,你是不是傻呀?為了一個不認識的人,去那麼遠的地方,且一路上的開銷都得你出。」楊善說道:「師傅說過做人要心存善念,既然能幫就幫一把。當年要不是師傅心善收養我,我又何來的今天。所以我要跟師傅一樣,做一個心存善念的人。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楊亮說道:「好吧,我懶得管你,要去你去,我可不去。」翌日,楊善花了五兩銀子買了一輛驢車。他把阿婆抱上驢車,然後駕著驢車朝長沙府趕去。半個月後,楊善跟阿婆就快到長沙府了。可阿婆還是沒能撐到秦勇墳前就病故了。楊善親手給阿婆打造了一副棺材,然後拉著棺材來到了秦勇墳前。

楊善拿鐵鍬挖墳,準備把阿婆跟秦勇葬在一起。他剛挖了一半,被一個過路的女子看到了。大喊道:「小黃,上去咬盜墓賊。」一條小黃狗就朝楊善沖了過去。楊善一邊用鐵鍬趕小黃狗,一邊解釋道:「姑娘你誤會了,我不是盜墓賊。我是要把馬彩鳳跟秦勇葬在一起,完成阿婆臨終遺願。」

女子聞言喝道:「小黃,回來。」小黃狗很聽話地回到女子身邊。女子說道:「我聽大伯說過他跟馬彩鳳的事。」原來女子叫秦小翠,是秦勇的堂侄女。于是兩人聯手讓馬彩鳳跟秦勇葬在一起。兩人還去買了些祭品,祭拜馬彩鳳與秦勇。秦小翠問道:「你是馬彩鳳什麼人?」楊善把自己與阿婆相遇的經過告訴了秦小翠。

秦小翠贊道:「你真善良。」楊善憨厚地笑道:「沒什麼,就是能幫就幫一把而已。」秦小翠說道:「天快黑了,你今晚不如到我家住宿吧,我家有空房。」楊善人生地不熟,正不知道去哪住宿,聞言就答應了。楊善去到秦家後,見那些傢俱壞了就去修一下。

秦小翠對這個心地善良,幹活又勤快的楊善很是喜歡。楊善對秦小翠亦很有好感,于是楊善跟秦父秦母提親。秦父秦母嫌他是個窮木匠,不願把小翠嫁給他。小翠說道:「爹娘,我跟楊善是兩情相悅。你們就讓我們在一起吧,難道非要把我們逼成秦大伯跟馬彩鳳那樣嗎。」

秦父秦母聞言歎道:「好吧,我們不逼你了。只要你開心,不後悔就好。」楊善要成親了,可他的工錢買了驢車,其他的在路上都用完了。他想起了阿婆的那塊黑玉,于是就拿黑玉到當鋪去當。令他沒想到的是,他拿的這塊是墨玉價值一千兩。有了成親的銀子,他跟秦小翠風風光光地成了親。

後來,楊善帶著妻子小翠回到了江陵縣。楊亮見楊善出去一趟,帶回來一個漂亮的妻子,而且還有一大筆銀子非常羡慕。歎道:「我為什麼就沒有這麼好的福氣呢?」老木匠在後面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心善既是福氣,做人莫要怕吃虧。你呀,應該跟楊善好好學習。」

楊亮說道:「師傅,我知道了,我以後一定好好跟他學。」後來師兄弟倆常常一起外出幹活,都過上了好日子。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