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蜀國人才濟濟,擁有武聖關羽、臥龍鳳雛等人才卻無法統一天下呢?

天空之城 2022/01/19 檢舉 我要評論

在不少人看來,蜀國人才濟濟,武有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個個都有萬夫不當之勇,文有諸葛亮、龐統、法正,個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更兼預言家水鏡先生的那句著名的廣告語—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一人得到了倆,似乎天下唾手可得,可最後呢?

蜀國成了第一個滅亡的國家。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蜀國綜合實力太弱了。

打仗打到最後,比拼的是綜合國力,是人口,而在三國之中,蜀國無疑實力最為弱小。

有一組資料最能反映三國實力差距。劉禪投降之時,獻出了蜀國的賬本,上面寫著:

蜀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

蜀國總人口才94萬人,還不及現在一個縣城的人口。

來看看當時魏國、吳國的人口。吳國有52萬戶,人口230萬人;魏國66萬戶,人口443萬人。

在冷兵器時代,人口就是生產力,人口就是戰鬥力,人口就是發展的根本。

當年,劉備從荊州向南逃竄,為何忽悠十萬百姓跟他一起逃呢?許多人不理解,百姓拖家帶口的,多耽誤事啊!

按照劉備自己的說法:哥以人為本,捨不得愛我的百姓啊!

其實,全是扯淡,在劉備的眼裡,十萬百姓不僅是人,更是戰略資源,是資本,有人口,才有未來。

然而,蜀國建國之後,發展了40多年,到了最後,人口不過區區94萬,不及吳國五分之二,不及魏國的五分之一,如此弱小的蜀國,妄想統一中原,簡直是癡人說夢!

為何蜀國人口如此之少呀?

一則夷陵之戰,劉備敗光了大部分人馬,損失至少十萬人。

二則諸葛亮六出祁山,次次失敗,又損失了幾萬人馬。

三則姜維接了諸葛亮衣缽,繼續窮兵黷武,逆天而行,數次北伐,勞民傷財。

四則益州山地多,可耕種面積極少,只有成都是平原,其他都是丘陵、山川,不像江南乃魚米之鄉,也不像曹魏佔據華北大片土地。土地資源的匱乏限制了蜀國的人口總量。

所以說,就算諸葛亮再多活二十年,龐統活著,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還在,蜀國依然不是魏國的對手,被滅是遲早的事情。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