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古時,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有一位馬財主,他有兩個兒子,哥哥叫馬武,弟弟叫馬迪。
這兩兄弟說來也是特別奇怪,哥哥馬武,人如其名,他從小就喜歡武刀弄棒,如果遇到什麼事情,他也喜歡用武力解決,他認為什麼問題都可以用拳頭來解決。
弟弟馬迪,從小便喜歡讀書習字,對于家中的事務,一概不管,一向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這兄弟兩個完全是相反的性格,馬武認為馬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和一個廢人沒什麼區別;而馬迪則認為哥哥太過莽撞,凡事不懂得動腦筋思考問題是一個莽夫。
就這樣,這兄弟二人哪怕見了面也沒幾句話可說,俗話說得好,話不投機半句多嘛!
這把馬財主著急壞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兄弟之間怎麼能處成這樣呢?于是在某天晚上,他想到一個辦法,讓兄弟二人共同去辦一件事,促進他們的感情。
第二天,馬財主便給二人交代了一個押運貨物的事,再三告誡說道:「這批貨物萬萬不可丟失,這可是咱們全家少一半的資產,如果丟了這批貨,咱們家是要大傷元氣的!」兄弟二人對視一眼,點了點頭,他們都明白這批貨物的重要性。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萬萬沒想到,他們押送這批貨物到半路的時候,突然遇到了一夥山賊,這被山賊裝備精良,個個膀大腰圓,手持武器,把這批貨物給劫走了。
當時馬武還打算和土匪拼個你死我活,馬迪對馬武說道:「哥哥,你可千萬不能去呀,他們膀大腰圓又手持武器,人多勢眾,你去了就是送死呀,不管怎麼說,咱們得先保住命,活著才是最重要的。」看到馬武還要一副往前沖的模樣,馬迪吼著說道:「大哥,你想想咱們的父親呐!」馬武聽了渾身一陣顫慄,這才是停下腳步,垂頭喪氣的跟著馬迪回到了家中。
在回家的路上,馬武聯繫了自己的一些江湖朋友詢問此處土匪的來歷,有的不願意說,害怕被報復,更有甚者,直接跟馬武什麼也不說,扭頭便走。馬武知道自己暫時是沒有辦法了;而馬迪向縣衙報了官,可縣令和土匪早有勾結,只是口頭說了幾句,讓他回家等消息之類的話,便置之不理了。
到家之後,馬財主聽了二人的話,當即大驚失色,跌坐在背後的椅子上,仿佛丟了魂兒一般。
良久之後,馬財主喃喃的說道:「幸好迪兒你攔住了武兒,貨物丟了,我們還可以再掙,要是兒子丟了,那就什麼都完了呀!」
晚上的時候,馬武來到馬迪房中,對馬迪說道:「今日之事全都是我的責任,我要把這批貨物給搶回來,我決定去江湖中闖蕩,我定要把這些土匪一舉殲滅,家中的父親就交給你照顧了。」說完以後,對著馬迪施了一禮。
馬迪看到大哥這樣,連忙說道:「大哥,事情不能全都怪你,我也有責任,父親讓我們二人一同押運這次的貨物,貨物丟了,必然也有我的責任,既然你決定去江湖闖蕩,我也不便跟隨你,因為家中的父親還需要我的照顧,但我可以在家中考取功名,倘若有朝一日金榜題名,我定會捉拿這群土匪,讓他們付出應有的代價。」
就這樣,兄弟二人各自說出自己的諾言之後,便分開行事了。
馬迪也確實是一個讀書的材料,每天讀書讀到半夜時分,哪怕在吃飯的時候都在用功讀書,馬財主有的時候害怕馬迪會累著,勸告他休息一下,切不可如此糟踐自己的身體,可是馬迪卻說道:「父親,我的大哥還在外面闖蕩著,我又怎敢休息半瘋呢?只希望我能夠早日高中,把土匪一網打盡呀!」父親聽完之後,別無他法,只能默默的流淚。
時間過得很快,三年時間轉眼就過去了,馬迪在這期間不僅考取了秀才,而且高中榜眼,被皇上封為當地的知府,成為了一方父母官;馬武在江湖上組建了自己的勢力,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終于查清了土匪的來歷。
馬迪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處理這件事,並且他發現了縣令貪汙的痕跡,便利用手中的權勢開始搜集證據,半年之後,縣令貪汙的證據搜集齊了,而馬武也給馬迪說了土匪具體的位置和他們犯罪的一些證據,馬迪便下令抓捕這群土匪,與此同時,他向朝廷上交了縣令貪汙的證據。
很快的土匪就被全部捉拿,因所犯之罪證據確鑿,當即便被判處了死刑;縣令也被革職查辦被判斬立決,也算是為當地的百姓做了一件善事。
從此以後,兄弟二人一明一暗,護衛著一方百姓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