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古時,冀州城有一個窮書生名叫李明池,李書生自幼喪失了父母,多虧了家中的叔父照顧,李書生這才得以長大。
叔父家已有三個孩子,不過這三個孩子都不喜歡讀書,唯獨李書生對讀書極為有興趣,於是叔父便送李書生去私塾讀書,希望他有朝一日可以考取功名。
李書生並沒有讓叔父失望,他在私塾之中深得先生的喜歡,先生曾經對外宣稱,自己教過這麼多的學生,只有李書生的悟性最高,將來最有希望考取功名了。
果不其然,李書生在15歲的時候考中了秀才,一時之間,在當地引起了轟動,雖然當地的秀才也不少,但是能夠年僅15歲就考取秀才的,那可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
再一次詩友會上,李書生認識了當地趙員外家的小女兒趙冬雪,這女子只比李書生小一歲,也是極具才華,二人相見如故,不由得對對方多出了幾分好感。
由於趙冬雪的兄長和李書生是同窗好友,所以李書生和趙冬雪也有很多機會接觸,在慢慢的接觸下來之後,李書生和趙冬雪覺得他們彼此喜歡上了對方。
不過,此事很快便被趙員外給知曉了,得知自己的寶貝女兒喜歡上了一個窮秀才,趙員外是非常的憤怒,他下令把趙冬雪給關在了府中,不讓她出府門半步,並且請了媒婆來給趙冬雪說親。
趙冬雪的脾氣非常執拗,媒婆給她說了好幾個門當戶對的男子,趙冬雪都一口否決了,並且對趙員外說道:「我這一生只喜歡李書生,除了他我誰都不嫁,如果父親非要把我嫁給其他人的話,那麼,我將在成親之日懸樑自盡。」
趙員外聽了以後,也拿趙冬雪沒有絲毫辦法,無奈之下,也只好同意了這門親事。
不過趙員外是打心眼裡看不上李書生,自從趙冬雪嫁人之後,趙員外除了會派下人送一些銀子接濟小倆口,並沒有來女兒家探望趙冬雪過的到底如何。
而趙冬雪也因為父親的冷漠,時常感到非常難過,李書生把這一切看在眼裡,他心中默默的發誓,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考取功名,讓自己的妻子過上好日子。
就這樣,寒來暑往的過了三年,這三年之中,李書生每日發憤讀書,每天都會讀至深夜才肯甘休,終於在這一年,李書生覺得自己有望高中,於是辭別了妻子趙冬雪,背上了包裹,一個人前去京城趕考去了。
由於此地離京城較遠,而李書生也沒有錢雇馬車之類的代步工具,所以他提前半個月就從家中出發了,一路上日夜兼程,終於在考試前兩天抵達了京城。
很快的,考試即將來臨,李書生內心也是十分的緊張,他懷著忐忑的心情進入了考場,經過了幾天時間緊張的考試之後,李書生終於走了出來。
走出考場的李書生長長的出了一口氣,接下來就是等待放榜的時候了,李書生在客棧之中等了兩天之後,京城終於放榜了,果不其然,李書生看到自己的名字寫在了榜單之上,他激動的熱淚盈眶,口中喃喃的說道:「太好啦!太好啦!我終於做到了。」
就這樣,李書生高興的快速往家的方向趕去,他想要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自己的妻子趙冬雪。
可是等到李書生回家的時候,卻發現家中空空如也,自己的妻子不知道去了哪裡,想到自己回來的路上,鄉親們的指指點點,李書生覺得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他趕緊跑出去問鄰裡鄰居們,想要知道妻子趙冬雪的下落,可鄰居看到李書生之後,突然面露惋惜的說道:「唉,你那妻子可真是個苦命之人呀,你走了以後,只剩下她一個人在家中,不知道她從哪裡聽說你即將歸來,於是去了鎮上,買了許多的肉和菜,準備給你做一些吃的,可惜在回來的路上,失足掉入河中就這樣走了,她的屍首已被趙員外給領走了…」
鄰居的話還沒有說完,李書生趕緊起身跑去鎮上,他來到了趙府,只看到趙家門口掛著白燈籠,顯然是辦喪事的樣子,趙家的下人,看到李書生來了,把他請進了府內。
趙員外一看到李書生,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揮起拳頭,就朝著李書生的臉上打去,一邊打一邊怒吼著說道:「你這個臭小子,我的女兒跟著你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你今天怎麼還好意思來這裡呢?」
面對趙員外的責打和謾駡,李書生並沒有說話,他慢慢的走到了棺材跟前,用手撫摸著棺材,說道:「你怎麼就不等等我呢?我現在已經考取功名了,將來有能力給你更好的生活,你為什麼不等等我呢?」
說完之後,便開始嚎啕大哭了起來,趙員外看著李書生這個樣子,心中也是非常的難過,讓下人們把李書生給扶起來。
眾人忍著傷痛為趙冬雪辦完了喪事,而李書生也被委派到其他地方任職了,由於李書生年輕有為,有很多人都想要給李書生介紹適齡的女子,可都被李書生給拒絕了,在他的心中,始終只有趙冬雪一個人。
一轉眼又過了三年,這三年內,每年的清明節,李書生都會去趙冬雪溺水的河邊祭拜。
而到了第四年的時候,李書生像往常一樣,一大早收拾東西,坐著馬車,去了當初的那個河邊,他剛準備好了香燭紙錢,準備祭拜趙冬雪的時候,突然看到旁邊有一個乞丐,那乞丐衣衫襤褸,瘦骨嶙峋,看上去已經好幾天沒有吃過飽飯了。
乞丐看著李書生用來祭拜的糕點,咽了咽口水,李書生看著乞丐,甚是可憐,於是便讓人拿來隨身攜帶的乾糧遞給乞丐,乞丐吃了乾糧之後,又嚷著要喝水,李書生無奈的搖了搖頭,讓人拿來了水壺。
這乞丐吃飽喝足之後,打了一個重重的飽嗝,然後頭也不回的就走了。
李書生並沒有在意,他拿著手中的香燭紙錢繼續祭拜趙冬雪。等到黃昏的時候,李書生這才啟程,坐著馬車趕往了自己任職的地方。
當天晚上,李書生居然夢到了自己的亡妻趙冬雪,趙冬雪還是生前的那副樣子,他對李書生說道:「相公這些年來辛苦了,我知道你至今還沒有再娶,我也一直沒有投胎,今日你幫助了那乞丐,那乞丐懂些道行,他為我超度,現在我也要前去投胎了,咱們鎮子東邊第三戶那家賣豆腐的,就是我要投胎的人家,相公若是有心,我們來世也可再續前緣。」
李書生從夢中驚醒之後,天已經濛濛亮了,他覺得自己做的這個夢實在是太過真實,於是便起身,前往趙冬雪所說的那家豆腐店。
可是街邊的店鋪都陸陸續續的打開了門,唯獨那家豆腐店還是門窗緊閉,李書生覺得好生奇怪,到晌午的時候,這家豆腐店,這才開了門,有一些老客戶對這豆腐店的老闆說道:「呦,劉老頭,平日裡你都是早早的打開店門,今日怎麼如此晚?」
只見這劉老頭眉開眼笑的說道:「別提了,昨天媳婦生孩子,生了整整一晚上,天亮的時候才生出來,這忙忙亂亂的,所以誤了開店的時辰。」
李書生聽到劉老頭說,他的妻子生了一個孩子,連忙走上前去詢問,交談之下得知,這劉老頭的妻子為他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
此時的李書生已經認定,這女孩一定是趙冬雪的投胎轉世,於是他提出想要看看這小女孩,劉老頭看著李書生的穿著,不像普通人家,也不敢得罪,於是把李書生帶到了家中,讓自己的妻子把孩子給抱過來,讓李書生看。
李書生一見這孩子頓時淚如雨下,因為這孩子眼角有一顆朱砂痣,而巧的是,趙冬雪的眼角也有一顆一模一樣的朱砂痣。
就這樣,李書生經常來看望這個孩子,並且給這孩子帶來了許多好吃好喝的東西,劉老頭覺得李書生是家中的貴人,於是讓李書生給這孩子取名,李書生給她取名為劉念兒。
隨著劉念兒慢慢的長大,她出落得越來越漂亮,說來也巧,劉念兒長到15歲的時候,家裡的人想要為他求親,可是劉念兒卻對父母說道:「喜歡經常來咱家看望我的那個人,除了他,我誰都不嫁。」
劉老頭聽了以後,覺得非常吃驚,要知道,李書生足足比劉念兒大20歲,於是說什麼都不同意,可是劉念兒卻對父母說道:「不知道你們相不相信前世今生,我總覺得自己與他前世有緣,今生一定要在一起的,你們不要勸我了,要不然的話,就當沒我這個女兒吧。」
劉老頭實在是拗不過劉念兒,只好答應了這門親事,於是,15歲的劉念兒嫁給了35歲的李書生,二人成親之後,李書生把劉念兒帶到了趙員外跟前,劉念兒見到趙員外之後,居然忍不住哭了起來,口中喃喃的說道:「好奇怪呀,不知為何,我見到這位伯父的時候,總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而趙員外看到劉念兒眼角的朱砂痣之後,也是顫巍巍的,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自此之後,李家,劉家和趙家,這三家相處的和一家人一樣,劉念兒為李書生生了一兒一女,一對龍鳳胎,日子過得非常幸福快樂。
說來也巧,李書生95歲的時候,突然和劉念兒一起換好了壽衣,家中的子女們都覺得此事非常的奇怪,都以為是這老兩口糊塗了,可是第二天的時候,子女們卻發現,這老兩口已經去世了,不過,直至去世的時候,他們也是手挽著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