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變是司馬懿的絕地反擊,此前他被曹爽步步緊逼,不得不裝病閉門不出,可以說錯過這次機會,司馬懿幾乎再無翻身的可能,不過說到底高平陵之變其實是一場風險極大的冒險行動。
其他的不說,如果曹爽不認輸,和天子曹芳南下許都宣佈司馬懿叛|亂,並下詔討|伐司馬懿,那麼曹爽的勝算有多大?這得要看當時掌握軍|權的地方實力派支持誰,我們先來看看當時握有兵|權的主要有哪些人物?
曹魏掌握地方軍|權的主要是四征、四鎮和四方將軍等等,當時的四征將軍分別是夏侯玄、王昶、王淩、程喜,分別都督西線雍涼、南線荊豫、東線揚州和河北,其中西線、南線、東線有蜀漢和東吳,北線重要性稍弱,所以曹魏地方軍|權最重的分別是西線、東線和南線,真正能決定曹爽和司馬懿之爭勝負的也是這三大集團。
當時的曹魏四征將軍,程喜立場不明,王淩和曹魏宗室關係密切,夏侯玄是夏侯尚之子,他們兩人肯定是支持曹爽的,王昶是司馬懿的心腹之一,他是最有可能支持司馬懿的地方實力派。
除了四征將軍,當時執掌兵|權的實力派還有前將軍、雍州刺史郭淮,右將軍、討蜀護軍夏侯霸;左將軍、假節監豫州諸軍|事的毌丘儉,揚州刺史諸葛誕,兗州刺史令狐愚,荊州刺史胡質,那麼這些人的立場又是如何呢?
227年司馬懿曾以驃騎將軍都督荊豫二州諸軍|事,231年曹真去世後又出任大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所以司馬懿在西線和南線兩大|戰|區|軍|中根基很深,政|變發生時他的兩個心腹一個是征南將軍(王昶),一個是荊州刺史(胡質),那麼司馬懿能徹底掌控南線嗎?
恐怕也未必,因為南線還有一位重量級的實權人物毌丘儉,毌丘儉是左將軍又有假節之權,地位在荊州刺史胡質之上,是南線|戰|區的第二號實權人物,而毌丘儉是曹魏的忠臣,他肯定不會依附司馬懿。
西線也有一個變數就是郭淮,不過郭淮雖然和司馬懿關係不錯,但在雍涼排在他前面的有征西將軍夏侯玄,排在他後面的有右將軍夏侯霸,郭淮指揮不了雍涼軍;至於令狐愚,他不僅是王淩的外甥,還曾出任曹爽的大將軍長史,毫無疑問是支持曹爽的,有王淩和令狐愚在,再加上諸葛誕,東線淮南軍|團是曹爽的鐵杆支持者。
所以遍觀軍中大將和地方實力派,真正支持司馬懿的也就征南將軍王昶和荊州刺史胡質,但兩人因為有毌丘儉在又不能完全掌控南線軍|權,而且曹魏三大集團,南線實力是最弱的;至於東線淮南和西線雍涼兩大集團都是支持曹爽的。
由此可見支持曹爽一方的勢力佔據了絕對上風,只要天子曹芳下詔討|伐司馬懿,曹爽的勝算相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