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兩書生趕考,借宿遇一老婆婆,中榜後做的事情令人佩服

ZHANGKEYUE 2022/01/24 檢舉 我要評論

兩個書生一同去省城參加鄉試,兩個人乘坐一輛馬車,帶著行李,走在路上,眼看著天色已晚,還沒有找到可以借宿的地方。兩個書生又向前走了幾裡,終於看到山路邊上,有幾間茅屋,兩個人連忙走上前去敲門,想向主人借宿一晚。

兩個人來到茅屋門前,聽到屋裡傳來一陣陣哭聲。兩個書生猶豫了一下,還是敲響了這家的大門。裡面的哭聲停了,過了很久,才有人打開門,一個老太婆舉著燈站在門前,問兩個書生道:「兩位公子有什麼事嗎?」兩個書生就把趕路赴考,想要借宿的想法說了,老太婆有點為難:「我家裡只有我和一個守寡的兒媳,沒有別的男人,而且我這屋子又狹小,這可怎麼是好?」兩個書生連聲懇求:「我們只要一席之地可以容身,不用在野外餐風露宿,就感激不盡了,其他的也別無所所求。」老太婆見兩個書生說得懇切,就點頭說道:「既然你們不嫌棄,那就在這裡借宿一晚吧。」

兩個書生十分高興,連忙命令僕人解下行李,同老太婆一同走了進來。他們把隨身帶的被子鋪在地上,因為屋子太小,幾個人只能圍坐在一起休息。兩個書生問老太婆:「老人家,您家的男子去了哪裡?剛才我們聽有人在哭,是遇到了什麼為難的事情嗎?」老太婆歎了一口氣,難過地說道:「我老伴和兒子,也都是讀書人,而且還都小有名氣。可是前年遇上瘟疫,兩個人都相繼過世了。現在三年守孝期滿,我那可憐的兒媳無法存活。當初他們父子去世前,為了給他們辦後事,借了不少外債,迫不得已,只得將兒媳賣給別人。昨天剛剛說定了人家,我們婆媳兩人馬上就要分離,心中難過,所以哭得傷心。」

兩個書生聽了,都十分同情,問道:「人家出了多少銀子?」老太婆說道:「已經說好了白銀四十兩,到了明天一手交錢,一手交人。」書生又問:「你媳婦願意去別人家嗎?」老太婆流淚說道:「我兒媳一向又賢慧又孝順,要是想改嫁,不用等守完孝就可以走了。現在是活不下去了,被逼無奈,才行此下策,哪裡願意?」

兩個書生又問了已過世的兩父子的名字,果然曾經聽說過他們的大名,兩個書生感歎不已,低聲商議了一會兒,對老太婆說道:「我們兩個書生,敬重你們婆媳賢德孝順,可憐你們婆媳難捨難分,願意出四十兩銀子,讓你媳婦不用被賣,你看怎麼樣?」老太婆聽了,喜出望外,流著淚給兩個書生磕頭,感謝他們:「要是這樣的話,兩位公子可是恩同再造,結草銜環,也難以報答。」兩個書生攙扶起老太婆,打開行李取出銀子給了她。到了第二天天亮,兩個書生便告辭離去了。

這時候是農曆七月,新秋殘暑,天氣一會兒晴一會兒雨,讓人很是頭疼。這一天下午,突然又暴雨如注,到了傍晚才雲收雨停,只是道路上滿是泥濘,馬車陷在泥中難以前進。夜色降臨,兩個書生又開始為無處住宿發起愁來。

這時候月出東山,月色皎潔如鏡。兩個書生借著月色,突然發現路邊有一座小屋,門前站著兩個人,仿佛在等什麼似的。兩個書生走過去,門前的兩個人迎了上來,拱手作揖道:「兩位先生一路辛苦了,要是不嫌棄蝸居簡陋,就請在這裡委屈一個晚上。」兩個書生見面前的兩個人,一個頭髮鬍子都已經斑白了,大約五十來歲,另一個要年輕些,大約三十來歲。兩個書生連忙還禮,感激地說道:「我們正發愁沒有地方休息,多謝前輩高誼收留,十分感激,只能冒昧打擾了。」

兩個人請書生一行進了屋子,屋子不大,只有一間,東邊和西邊各鋪著一張床,別的什麼也沒有。兩個人讓兩個書生住在東邊的床鋪上,讓僕人住在西邊的床鋪。賓主在地上鋪了一塊席子,席地而坐。老人讓年輕人取出酒菜放在地上招待兩個書生,老人很是歉意地說道:「家裡也沒有一個燒火做飯的人,只能請兩位先生吃些冷酒冷菜了,實在是對不住。」兩個書生十分感謝老者盛情,連連說道:「現在天氣這麼暖和,吃點冷的也不算什麼。」四個人對坐喝酒聊天,談得十分投機。

兩個書生詢問主人的姓名,老者卻笑而不答,只是請他們喝酒。過了一會兒,月上中天,明河橫練,老人對兩個書生說道:「如此良宵,得遇佳客,悶聲喝酒也挺無聊的。兩位先生此去省城參加科舉,不如我們出幾個題目,各寫三篇應試文章,以度過這良宵美辰。你們看怎麼樣?」年輕人首先回應:「好啊!」就已經拿出了紙筆,從四書五經裡挑選了三個題目,讓兩個書生一同寫文章。

兩個書生對著題目,冥思苦想,筆下枯澀。而老者和年輕人卻筆走龍蛇,一會兒就已經把三篇文章都寫好了。老人把這幾篇文章交給兩個書生,說道:「我們兩個人住在這荒山野嶺,已經很久沒有寫過這些了。現在草草寫就,請兩位先生指正。」兩個書生將文章接過來讀了一遍,發現這幾篇文章都堪稱佳作,自愧不如。

老者說道:「夜已深了,兩位先生請先休息,明天還要趕路呢。老夫我也累了想要睡覺,恕不奉陪了。」說完,老者和年輕人就在地上睡下來,不一會兒就睡著了。兩個書生一路疲乏,一倒在床上也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不知過了多久,一個僕人先醒了過來,發現自己和兩個書生都睡在墳墓上,他連忙爬了起來,大聲叫醒兩個書生。兩個書生也都驚駭無比,兩個人來到墓前,見墓前石碑上刻著姓名,正是此前借宿老太婆家的父子兩人。兩個書生都覺得很奇怪,更讓他們驚喜的是,昨天夜裡的那幾篇文章都還在,兩個人分別收藏了一份,放在自己的書箱中。

進了考場,題目發下來,正是那天晚上老者父子出的三道題目。兩個書生把父子兩人寫的文章分別抄錄下來,填寫在試卷上,果然都一同考中了。第二年春天,兩個書生進京參加會試,又連試連捷考中了進士。

兩個書生考中進士之後,都感激那對已故的父子恩德,又各自送給老太婆一百兩銀子,而且為她的媳婦向朝廷請求旌表,讓朝廷表彰她的賢德孝順。

本內容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