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系列】如果夷陵之戰有諸葛亮在,結局會不會完全相反?陸遜對此給出24字評價

天空之城 2021/09/07 檢舉 我要評論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仔細看看這場夷陵之戰。

劉備當時坐鎮漢中,命關羽率領六十萬大軍前去攻克樊城,關羽的勇猛無前以及超高的武藝,使的曹軍連連敗退,當時的曹軍大將曹仁只能躲于樊城之中,而後曹操派龐德等人前來援救,但依然不敵關羽,甚至還被他勸降。

最後只能趁其不備用毒箭射傷關羽,好在他有神醫相救,重回戰場的關羽水淹七軍,除掉龐德,一時間蜀軍風頭無限,但是最後由于朝中有小人作祟,外加東吳的背叛,關羽進不去荊州,前後無援,身負重傷,最後倒在回漢中的路上。

關羽的離去讓劉備十分痛心,他將這歸罪在東吳身上,此前劉備與孫權本是關係親密的盟友,單這次東吳的背叛讓兩國關係破裂,因此在西元221年,劉備親領4萬蜀軍前去伐吳,但是東吳卻足足有五萬人守著,且不說兵力上差了整整一萬,吳軍領兵的陸遜也不是等閒之人,而劉備又不是武將,最終劉備慘敗。

兵力不足和武將不勇自然是劉備失敗的原因之一,不過紮營錯誤似乎是其慘敗的根本原因。劉備為何會輸得這麼慘?無非就是身邊沒有諸葛亮的點撥,不然怎麼也可能輸成這樣。

那麼,劉備帶上諸葛亮出征,蜀國就一定能贏嗎?

上邊我們說到,劉備所帶兵力少于陸遜,而且軍中他自己是主帥,如果諸葛先生來了,也只是多了一個軍師,軍中依然沒有可以坐鎮的人。

當時趙雲因劉備聽信宦官而被貶去邊遠的地方,失去了兵/權,而魏延此時正在另一方鎮守,張飛更是在關羽走後又被自己的部下所除,其實蜀軍中早已經沒有主帥了,所以諸葛先生來了,這場戰/役蜀國也註定不會贏。

但是陸遜大敗劉備也是通過一定的計策,若是諸葛先生在,肯定能識破,所以即使贏不了,也不會輸的那麼慘。大都督陸遜當時自己也說了,「吾這條計,但瞞不過諸葛亮耳。天幸此人不在,使我成大功也。」

意思就是他自己想出來的打敗蜀國的方法,若是諸葛先生在,一定瞞不過他,所以對于這場勝利,他說是天幸與他,諸葛亮並不在劉備身邊,他這才能夠成功。所以劉備伐吳,天時和人他都不占先機,只是會輸和不會輸之間的差別,不過若是帶上先生,可能還能保住蜀國的根基。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