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進曹營沒多久,母親就不在了,那他為何不再次投奔劉備?

諸葛村夫 2021/08/27 檢舉 我要評論

三國時期要在諸葛亮之前對劉備貢獻最大的人,這個人就是徐庶。他原本是江湖俠客,突然間棄武從文,從此發憤圖強成為頂級軍師。投奔劉備之後輕而易舉地破解了曹仁的八門金鎖陣,用事實告訴劉備原來打勝仗那麼容易,同時也改變了劉備的人生軌跡,讓他知道謀士的重要性,也為後來請諸葛亮出山埋下了伏筆。

曹操知道憑劉備的能耐打不出這麼漂亮的成績,畢竟這麼多年劉備被他從河北打到中原,然後又從中原趕到荊州。一方查探之下驚奇的發現,原來有一個叫做徐庶的人才給他出謀劃策,於是曹操展現了自己奸雄的本色,派人把徐庶的母親拿下要徐庶投誠。

徐庶知道母親被抓的消息後當場傻眼,用他的話來說是,我現在已經亂了方寸智商也變成了負數,留在劉備身邊只能是個累贅,我得回去解救母親。儘管劉備很捨不得,但還是哭哭啼啼地送了他幾十裡路,徐庶過意不去給他推薦了諸葛亮,這下子劉備才心甘情願地放他走。值得一提的是,徐庶到曹營之後母親訓斥了他之後便離去,那徐庶為何不重新投奔劉備呢?

其實很簡單,上面我們已經提到過,漢朝提倡儒家思想百善孝為先,母親大人既然已經離去了,那就先守孝三年,即使天大的事情也要放一放。所以徐庶肯定不會走了,但是又為了報劉備的知遇之恩,徐庶在曹操帳下也從此悶聲作啞巴一個計策都沒有給曹操獻過。

但是又有人會提出疑問了,如果說守孝三年的話,那麼之後為什麼也是一直沒有見到徐庶出面呢?那是因為孝期已滿的徐庶看到劉備帳下已經有了諸葛亮而且才能勝十倍於己。那麼自己去了還有什麼用呢?而且曹操此時已經大一統北方,北方再無戰事,沒有戰事的日子才是老百姓想要的,徐庶也不例外,於是解甲歸田飲酒作樂。

而且還有名聲問題。那個時代盛行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宣揚的就是臣子對君主的愚忠精神。原本徐庶已經投靠劉備,現在到了曹操這裡,後來再投靠劉備的話或許會被人戳脊樑骨,他不敢這麼做。

最後一點就是曹操不放人。曹操是那個時代最早知道謀士重要的人,而且也是最禮賢下士的人。徐庶這樣的大才,曹操自然不會放他走,假如執意要走的話,那身體和性命就交代了吧,只能魂魄前去了。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