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ZHANGKEYUE 2022/02/20 檢舉 我要評論

閔燕奇,字玉叔,是福建長汀縣人。他母親生他時,夢見玉燕掉在懷裡,於是自小叫他燕兒。

長大後,他相貌俊朗,性情灑脫,喜歡交朋友。讀書很聰明,二十歲時進了縣學。

一次,偶然讀了謝清高的《海錄》,高興地跳起來說:「海外一定有很多奇異的地方,我要去看看那裡的風景,開闊自己的視野。」

從此,遇到同裡鄰居有從海上回來的,他都要問他們的經歷,請他們詳細介紹那裡的風俗人情和物產。鄰人誇張地敘述海外的種種美景怪事,閔生聽了後,對海外更為神往。

當時秋試已結束,他無事可做,和他一同應試的還有要回琉球的人,勸他一同去:「為什麼不去觀看和探求紅毛赤嵌那地方的古跡,搜尋那長著鹿耳朵和鯤魚身體的怪物的遺蹤。以開闊胸襟呢?」

閔生本來就有航海的心願,於是高興地說:「乘風破浪,本來就是我的志向!」就和他們一塊去了。

不料船剛出海,刮起大風下了大雨,桅杆和帆被刮斷扯破了,船在海上顛簸搖盪,過了三晝夜,船停泊在一座荒島上。

船工拿地圖和書籍查找,但找不出這是什麼地方,以前沒人記載過它,船上的幾個人本已錯迷了很久,至此大家才暗自慶倖獲得了餘生。

吃完飯,他們約好上岸去玩。走了兩三裡,沒看到一個人。閔生走到一座有很多大石頭的山上,那裡樹木掩映。他走到高處拿望遠鏡一望,遠近都沒有房屋。

他正在驚疑時,島突然移動了。過了不久,島動得更快了,驚起萬丈波濤,像射出的箭那麼快。閔生魂都嚇飛了。

他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只好像刺蝟一樣伏在巨石下麵。耳邊只聽到風的呼呼聲。過了很久才安靜下來。

他睜眼看看四周,船和人都不見了,只有茫茫海水,遠遠地與天相接呈現白色。他餓得肚子咕咕響,但找不到吃的。

他掙紮著起來找著路走,徘徊眺望,心裡很淒慘,心想自己將要葬身在這荒地異鄉了。

夕陽就要落山了,他發現土堡中有股炊煙升起來,急忙向那裡跑去。原來有茅屋幾十棟,密密地挨在一起,三五戶人家零星雜居在那裡。

他上前敲門,有個小孩開門出來,他皮膚黝黑,頭髮捲曲,那樣子就像鬼和怪,他的話嘰嘰咕咕誰也聽不懂。閔生看了,嚇得站在那裡不敢上前,小孩也轉身進屋了。

一會兒,一個老太太拄著拐杖出來,她皮膚皺得像雞皮,頭髮像仙鶴那麼白,大約六十多歲了,操著中原南方口音問:「你是怎麼到這兒的?大概是航海失事吧?」

閔生回答說:「是這樣的。」話沒說完,眼淚就掉了下來。老太太說:「既然已漂到這兒,請你進房休息一會吧。」引著他到了客廳,坐在客座上。

老太太盤腿坐在靠窗的白木床上,問閔生是什麼地方的人,以及姓氏和年齡。閔生一一回答了。

老太太自己介紹說:「南宋末年,天下大亂,我們的祖先從杭州到溫州逃難,然後渡海向南走,從福建到了廣東。

崖州之難後,國情已無可挽救,就帶著全家坐船到了海中,聽任它漂流。一個月後才到了這裡。

船上本來帶了穀物和蔬菜的種子。祖先們辛苦勞動作養活自己。過了很多年家中人都死光了,只剩下我和孫女、孫子。

現在他們兩個到前山市場賣米和粟去了,估計半個月就回來。你何不住在這裡等他們。」

又指著童子說:「這個東西也是人,從檳榔嶼漂到這兒。屈指一算,也快一百年了,他總說地方話,還不能說漢語。」

在山中早中晚三餐都是素食,沒有肉吃。屋後有兩個酒窖,酒從石縫中流出,不斷流到缸裡面,從來就不溢出來。

酒只有白色和紅色兩種,紅的是百花釀,白的是米酒,味道都是又香又甜又濃,喝很多也不醉,只覺得稍有點疲倦想睡覺罷了。

山中四季如春,綠樹成蔭,鮮花鬥豔。有千萬隻鳥兒在樹上飛翔啼叫,那些鮮花從來不凋零衰落。

閔生住了十多天,清閒無事,只覺得塵世的雜念和俗氣全部消失乾淨了。

有一天,他正在後園中散步,突然聽到前院中有笑聲和說話聲。出去一看有個二十來歲的女子,秀髮如雲,長得很美麗很可愛,還有一個十四五歲的男孩,長得眉目清秀,態度很和善。院中擺滿兔子、鹿、野雞、野鴨等野味。

老太太對他們倆說:「有遠客在這兒,怎麼不來相見?」他們見了面,互相問候。才知道姑娘姓謝,字芳蕤;男孩叫璧,字珩伯。

他倆知道閔生是秀才,爭著來問他文章字句,有時還拿《四書》、《五經》中的難字來問。他們互相欣賞文章,解析問題,還經常辯論。

閔生有時默寫經書中的句子給他倆看,他們就嘲笑他的錯誤,問到詩詞時,唐宋各位大家的名句,他們都能背誦如流,閔生偶爾提到元明兩朝詩人,他們就答不出了。

山裡沒有紙筆,他們就把樹枝削成,把樹葉當作紙來了字,互相吟詠詩詞,也不俗氣。

姑娘善於寫詩,寫有《望月亭稿》。裡面標記日期有的用」哉生明」,有的用」旁死霸」,有的叫」望」,有的叫」上下弦」。有的用」晦」。

閔生問她:「怎麼這樣記日呢?難道你想用這個來測天象嗎?」姑娘說:「山裡樹林幽深,不見太陽月亮。我就用它代替日曆。」

閔生問:「你讀的書怎麼會和現在的有些不同呢?」姑娘說:「小時候跟父親和老師學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閔生問:「當初漂流到這裡時也帶來書籍嗎?」姑娘說:「帶了,現在都收藏在石屋裡。」

她帶他去看,那裡都是北宋本,書卷和牙制書簽好像從沒人摸過。每天沒事,閔生就去誦讀。

有一次,他偶爾早起,聽見海邊有聲音,就拖著鞋出去看。他看見有十多艘小艇,裡面裝了穀物蔬菜,船工大多是黑人,見閔生穿著跟他們很不相同,就圍著他看,有人還招手要他上船。

他正要去尋芳蕤,她正好來了,對他說:「今天是趕集的日子,一年四次。從這裡到集上,往返多得要用半個月,少的只用十天,都是用穀物、蔬菜、野果換野味來煮了吃,有時弄到寶物就換成錢。

那些遠方人,如果賺夠了,就遠到陸上各州做生意,往往不再回這裡。我自從遇上喪亂後,就把金銀看得如同糞土,只求能吃飽,不再想別的。」

閔生心裡讚歎她品德高潔,於是同她上船一起去。遠方遊雲和海水相接,蒼蒼茫茫,海上煙波浩渺,幾乎分不清船行的方向。不久他看見海中出現一道長堤,姑娘指著它說:「到了。」

靠岸後,他們舍船而上馬。李閔生同姑娘坐在同一輛車上,那馬神駿不凡,馬蹄輕快,風電掣般地跑著,片刻就到了墟場。

市場方圓幾十裡,各國人都去那裡,虯髯俠客和藍眼洋商都在那裡面。也有金衣公子,在那裡縱歡尋樂,美貌佳人在酒店賣笑。

閔生就像走在美景如畫的山蔭道上,目不暇接。姑娘笑著對他說:「這也足以成為,你一生見到的壯觀、美麗的景象了。」

她帶著閔生上了斜坡,走捷徑順著臺階登上高地。這處高地叫寶山,凡遇到有緣份的人,他就能在地裡挖出寶貝,火齊珠、木難珠、夜明珠、遍地都是。

姑娘找到一個圓石頭,那石頭蹲伏在地就像獅子,她把小腳踩在圓石上。對他說:「挖這裡。」

剛挖了一寸左右,就撿到一塊玉。五彩斑斕,上面刻了人物花卉,做工細緻。她又叫他轉動圓石頭,在石頭下找到上百串明珠和一顆金剛石。姑娘說:「夠了,就這些就已經富可敵國了。」

閔生到市場上賣那些珠寶,才賣了四分之一,就有了幾百塊金幣。正要回去時,他突然遇到一個女妓,雙方似曾相識。

那女妓招手叫閔生進了屋,問他說:「你怎麼到這兒來的?」閔生問她的姓名,她笑著說:「我就是鷺江的阿美,我們曾在鼓浪嶼見過,你還和我有過一夕之歡,難道你就忘了?」

他恍惚記得舊事,就請她一同進店,但她已經走了,追也追不上。他十分驚惶失恐。突然看見前面有個船工慢慢走來,他急忙去問剛才那女子去哪兒了,那船工說:「已經上船了,等你到了就解纜開船。你不要害怕。你現在富了,為什麼不買杯酒為我洗塵?」

於是他進店和船工一起喝酒。閔生解下錢袋拿出金幣來數。阿美拿眼光示意他小心,低下頭對著耳朵叮嚀他:「這船工不是好人,你要小心,否則會危及性命。」

未把話說完,船工就把金幣抓在手裡,說:「我給你保管吧。」出了酒店,閔生要討回金幣。船工怒駡他:「一點點東西,能值得多少?為什麼要像豬樣哇哇叫?」他從懷裡拿出一串銅錢,丟在地上,轉身走了。

閔生怕他霸道,心想自己人少力弱,也就只好認了。想要去找阿美,又不知道她去哪兒了,於是在路邊徘徊,不知該怎麼辦。

這時他看見長須奴騎馬過來,對閔生說:「謝芳蕤四處找你,你怎麼在這兒?上馬快走吧。」

奔跑了三裡的樣子,到了一座大院子。樓房又高又大,房子寬敞明亮,雲霧繚繞,四周都是小房間,有回欄環繞,院裡共有三十六間房。

老奴指點他說:「第九間是你睡的,第十間芳蕤住。」閔生拿銅門環敲門,門就開了,有個姑娘出來迎接。

她長得如鮮花般秀美,先是恭敬地歡迎他,再問明來意。他就說是芳蕤派人騎馬叫他,所以到了這裡,並說了中間互相錯過的原因。

姑娘說:「芳蕤是我以前鄰家姐妹。這屋是她進市場時休息之地,您請稍候,她就來。」

她關上門就進裡邊了。閔生看見房中擺設很雅致:有古鼎香爐,擺放得很合適,窗明幾淨,一塵不染。辰午酉三個時刻,分別有人從外面送飯食來,飯菜很甜美。

過了十天,芳蕤還沒來。傍晚同隔壁姑娘閒談,才知道接他的姑娘姓麥名亞斕,本是祖籍廣東,但生於燕北。

她母親是西洋人的妻子,小時候她跟母親出過洋,曾在日本東部學習唱歌、彈琵琶能跳天魔舞,舞姿輕柔,人們戲稱為」飛燕後身」,於是她就字「燕嬌」。

不久就同到中國,船翻了她被救起。輾轉來到這兒。先前和芳蕤在一個村裡住,針線活做完後芳蕤教她詩詞,並給她改字亞蘭。

芳蕤對她說:「妹妹以後要回國。如果那時沒忘記我,請寫一千卷《水妙法蓮花路》投到海中,我會收得到,用這個報答我就夠了。」

幾個月前,她忽然叫亞蘭寄住在這裡,說:「你的意中人不久就到,從此你會再回塵世去了結前緣。」

等到閔生來了,才知道她話出有因,但不知道怎麼撮合。她因為要歸屬閔生,一舉一動都以禮自持,從無一句輕佻的話。閔生也敬畏她。不敢冒犯。

有個晚上,突然有個巨人推門直入,說:「我奉媒發妁之神的命令,送你們兩個回家!」

他們馬上上了車,巨人揚鞭打馬飛快地跑著,過了一會就聽見雞狗的聲音。他們已到萬家燈火的漳州城外。

當初,閔生去閩侯縣城考試,在寓中閑著無事,他朋友拿古人詩句作遊戲,來蔔測閔生的命運,偶然得到「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他不知那是什麼意思。等到他攜燕嬌回家,才知妻子已死,這兩句話才得到驗證。

#民間故事##福建頭條##仙島#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