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先後除掉了大將軍曹爽及其黨羽鄧颺、何晏、李勝、桓范等人,將他們誅滅三族。
接著,王淩起兵,討伐司馬懿,很快,王淩兵敗,也被司馬懿除掉。
司馬懿走後,其子司馬師專權,又除掉了征西將軍夏侯玄和李豐等人,逼走了夏侯淵的兒子,討蜀護軍夏侯霸,夏侯霸逃往蜀漢。
夏侯玄和李豐是毌丘儉的好友,見好友被除,逼反了毌丘儉,毌丘儉起兵討伐司馬師,為曹魏奮力一搏。
然而,很快毌丘儉遭到失敗,在逃亡途中被殺。
司馬氏的屠刀,落向了一個又一個曹魏重臣和名將,沾滿了鮮血,特別是鄧颺和夏侯玄被除掉,直接逼反了諸葛誕,因為,諸葛誕和鄧颺、夏侯玄關係特別好。
諸葛誕在造反之前,曾做了充分的準備,暗中養了數千ㄙˇ 士。
《三國志 諸葛誕傳》記載:誕既與玄、颺等至親,又王淩、毌丘儉累見夷滅,懼不自安,傾帑藏振施以結眾心,厚養親附及揚州輕俠者數千人為ㄙˇ 士。
諸葛誕陰養ㄙˇ 士,是效仿發動「高平陵之變」的司馬氏,司馬氏曾陰養三千ㄙˇ 士。
當時,朝廷徵召諸葛誕入朝,擔任有名無實權的司空,諸葛誕預感不妙,內心恐懼,便造反了。
諸葛誕據守壽春,徵集了不少糧食,起事之後,立即除掉了樂進的兒子,揚州刺史樂綝。
一代名將之後,就這樣為司馬氏當了炮灰。
《三國志 諸葛誕傳》記載:誕被詔書,愈恐,遂反。召會諸將,自出攻揚州刺史樂綝,除之。
諸葛誕造反之後,聯合東吳,東吳也派文欽等率軍支援。
戰事緊張,隨著週邊東吳朱異的援兵,被石苞和胡質等部擊敗,東吳權臣孫綝也退回了建業,壽春陷入魏軍重重包圍之中,在這種情況下,文欽想突圍,但是失敗了。
危急關頭,又出了狀況,蔣班和焦彝二人勸諸葛誕,不要再等東吳援兵了,指望不上,應該集中優勢兵力,尋找敵人的薄弱之處全力突圍,沖出去才有活路,但是,諸葛誕不聽,甚至想除掉二人,二人恐懼,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出城投降了。
甘露三年(258年)正月,壽春被圍困許久,城中缺糧,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諸葛誕意識到再不突圍,就會坐以待斃,于是,和文欽、唐諮等人,拼ㄙˇ 突圍,可是,又失敗了,壽春被困的水泄不通,根本無法沖出去。
此時,諸葛誕與文欽不和,鬧起了矛盾,諸葛誕一怒之下,除掉了文欽,這一下,逼反了文欽的兒子文鴦和文虎。
司馬昭是玩弄權術的高手,立即加封文鴦兄弟官職,利用文鴦兄弟,瓦解了壽春城內的軍心,很快,魏軍攻進了壽春。
諸葛誕見城池失守,倉皇帶著數十騎隨從,從小城門逃走,被大將軍胡奮的部下追上,士兵們除掉了諸葛誕,接著,誅滅諸葛誕三族。
《三國志 諸葛誕傳》記載:誕窘急,單乘馬,將其麾下突小城門出。大將軍司馬胡奮部兵逆擊,斬誕,傳首,夷三族。
諸葛誕走後,其部下數百人被俘虜了,魏軍勸他們投降,這幾百人寧ㄙˇ 不降。
魏軍將他們排成一排,每除掉一個人,就問下一個投不投降?但是,沒有一個人投降,全部寧ㄙˇ 不降,無一人變節。
諸葛誕的部下被除時,紛紛說:「為諸葛公而離去,不恨。」
《三國志 諸葛誕傳》記載:誕麾下數百人,坐不降見斬,皆曰:「為諸葛公ㄙˇ ,不恨。」
此情,堪稱壯烈,猶如昔日的田橫五百壯士,令人慨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