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男子受潑皮陷害後反救其母,遭遇危險時,潑皮捨命報恩

ZHANGKEYUE 2022/02/09 檢舉 我要評論

李夢麟,宋朝真宗年間順昌府人氏,其母陳氏臨盆前突在夢中見一祥瑞之獸,婦人不識,只覺異常。隨後臨盆產子,父親聽聞此夢後,遂為其取此名,一應夢境,二盼其能聰慧。

然李夢麟生性愚鈍,說話極晚,且口吃嚴重,僅此一項,便斷了父親欲讓其讀書入仁之念。父親難過,母親不以為意,雖然口吃,可也是自己的兒子,不能入仕,那便另尋出路,世上之人千千萬,世上道路千萬條,並不是只有此一路可行。

如此,李夢麟在母親悉心呵護下長到十八歲,因其口吃,平時多被人嘲笑,小夥子還嘴不行,因為越急便越說不出話,後面索性不予理會。

不理會原本是無奈之舉,不料竟因此又落了個窩囊怯弱之名聲,一起長大的人提起他都搖頭大笑,不是嘲笑,勝似嘲笑。

小夥子怎麼辦?只能用讀書去排解心中煩憂,朋友不多,也極少出門。

眼看兒子已然十八歲,母親陳氏著急為其娶妻,雖然家境尚算可以,但因有口吃毛病,欲找門當戶對之妻頗為不易。陳氏焦急之下四處托媒婆說親。

正是因為如此,惹到了別村一個潑皮,同時也為李夢麟惹出了無妄之災。

Ⅰ:心情願好事將成,氣不忿潑皮使計

陳氏為兒子娶妻之事著急,正中媒婆們下懷,她們只圖媒利,並不管男女雙方般不般配。且有些媒婆生有一張利嘴,兩方相瞞,往往釀成悲劇。老夫少妻、妻嬌夫殘之事偶爾發生。

可憐一些姑娘們,因婚前不曾見過夫君之面,待到洞房花燭之夜,蓋頭被挑開,夫君是高是矮,是醜是俊全靠運氣。

似李夢麟這般之人,是媒婆們最喜歡保媒的類型之一。

首先他年輕,正值婚配之年,然後他家境和長相尚算可以,唯一的缺點就是口吃,只要李家降低標準,她們在保媒時加以隱瞞,這份媒利錢很容易賺到。

很快,便有媒婆為李夢麟說了一個鄭姓姑娘,姑娘名喚鄭韻兒,家中長女,下麵尚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家境貧寒。

由於鄭韻兒家所住村子距離李夢麟家有些距離,鄭家並不知李夢麟口吃之事,媒婆當然也不會告知,只把李夢麟誇得人間少有,天上不見。

鄭家心中疑惑,家境頗好,且正值婚配之年,緣何會遲遲不娶?

媒婆隨便編了個理由便搪塞過去,鄭家遂答應下來。

李家這邊,李父和陳氏借著上香的機會,讓媒婆偷偷帶鄭韻兒出來,老兩口一看便大為開心,人家姑娘長得挺好,勤勞能持家,以後進入他們李家也不會錯。

兩相同意,媒婆大喜,急欲為二人成就好事。

李夢麟沒有意見,他朋友不多,生性木訥,平時也是孤獨寂寞,且自己已經到了婚配之年,男大當娶,女大當嫁,自己有什麼反對的?

鄭韻兒也沒有什麼意見,加上有媒婆在中間穿針引線,眼看這件事便要得成。

媒婆和李家之人並不知道,鄭韻兒一直被人糾纏,聽聞鄭韻兒要嫁到李家,惹惱了此糾纏之人。

一直糾纏鄭韻兒的人名叫孟寶,此人是個潑皮無賴,平時不事生產,家中日子過得極為貧困。

但是孟寶救過鄭韻兒的命,兩年之前,鄭韻兒去田中給父親送飯,田地中遇到一頭「驚驢」。驚驢是個什麼東西?就是一頭受到驚嚇的驢,驢一旦受到驚嚇,便會發瘋一樣亂跑亂撞。

此驢原本跟隨主人在田中幹活,因主人脾氣暴躁,頻繁用鞭子抽打,惹得此驢發怒而驚,奔跑不停,已經撞倒了兩個人。

可憐鄭韻兒只是行自己的路,卻遇到這種倒楣事。這頭驚驢在路上對著她直直沖去,她一個姑娘家,當場便嚇得站立不動,忘卻了如何去躲避。

鄭父在田地中遠遠望見,提著東西欲趕來救女兒,可距離太遠,遠水難救近火。千鈞一髮之際,恰好路過的孟寶大喝一聲,伸手抓住驚驢鬃毛。

驢突然受制,踢跳著原地轉圈,這孟寶平時不事生產,因為其經常打架,練就了一身肌肉。此時他也發了橫,跟驢較上了勁,驢越是掙紮,他便抓得越緊。

一人一驢,在鄭韻兒面前撕鬥不休,整整半柱香的功夫,驢終被降服下來,臥在地上不再動彈。

孟寶靠一人之力降服強驢,自然受到了眾人誇讚。

孟寶不以為然,本欲馬上離開,不料轉臉看到鄭韻兒長相,頓時驚為天人。他不走了,搖頭晃腦,說自己救了鄭韻兒一命,所以鄭家得感謝自己。

他說的是事實,假如不是他在危急時刻拉住驢,一旦驢撞上鄭韻兒,她不死也得受重傷。

鄭父心中自然感激,活也不幹了,拉著孟寶去家裡,要好酒好菜招待,此正中孟寶下懷。他跟著鄭家父女而去,好吃好喝後離開,此後更是經常去鄭家。

他的意思鄭家明白,這是看上了人家鄭韻兒。可當時鄭韻兒年方十六,且鄭家並不喜歡孟寶。

故,鄭家人揣著明白裝糊塗,假裝不知道孟寶心思。

久而久之,孟寶自己憋不住了,就告訴鄭父,說自己看上了鄭韻兒,求鄭父同意下來。

鄭父一口回絕,鄭韻兒心中感激孟寶救過自己,但要讓她嫁給此人,她是斷然不會答應。

孟寶這邊是燒火棍一頭熱,但他沒有放棄,一直糾纏不休。鄭家因懼其性子,一直也不敢驅趕。

鄭家認為,假如鄭韻兒嫁給李夢麟,那便是斷了孟寶念想,此後他也不會再行糾纏。

可鄭家低估了孟寶的決心,更加低估了他得知鄭韻兒要嫁人時的憤怒。

孟寶都喜歡了鄭韻兒兩年了,豈能拱手讓給別人?

鄭家那邊他不能直接去威脅,那樣會惹得鄭韻兒更加不喜,自己這好事更加難成。

所以,孟寶竟想出了一個讓人目瞪口呆的主意,這天吃過晚飯,李家來了一個漢子,臉上帶有焦急神色,說有要緊事告訴李夢麟。

此漢子就是孟寶,他告訴李夢麟,說自己是鄭韻兒堂哥,鄭韻兒約他速到一處地方見面。

李夢麟見他神色焦急,加上他說得嚴肅,就相信了他,跟著他出門而去。

按照李夢麟的想法,鄭韻兒此時約自己見面,可能是要說一些訂婚成婚之事,他可萬萬沒想到這是一計。

他跟著孟寶到了一處大宅外面停下,李夢麟覺得奇怪,既然是見面,為何在別人家院子外?正欲發問,發現身邊的孟寶不見了蹤影,同時院子裡突然傳出吵鬧聲,還有不少人向他這邊奔來,邊跑邊喊著抓賊。

李夢麟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便被人團團圍住,說他是偷竊之賊。他想要分辨,可張嘴結舌,就是說不出話來,急得滿臉通紅。

那幫人見他不但不承認,還欲要辯解,不由得更加惱怒,圍著他便欲痛打。

正在此時,剛才消失的孟寶突然帶著幾個人出現,嘴裡喊著李夢麟哥哥休要驚慌,並且對圍攏過來之人大打出手。

那些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一臉茫然的李夢麟被孟寶等人帶走,一路奔逃進了黑暗的莊稼地中。

李夢麟並不知道,這些都是孟寶之計,大禍已經奔他而來。

Ⅱ:蒙冤屈夢麟被抓,真相出得以回家

李夢麟滿腦子莫名其妙跟著孟寶等人奔逃,快到家中時,孟寶一眾人離開,只剩下他一個人帶著滿腹疑惑回轉家中。

家裡,父親和母親並沒有睡著,他們得知兒子被一個陌生人叫走,而且陌生人說是鄭韻兒的堂哥,他們也想知道鄭韻兒為何要約兒子見面,所以一直等著。

見兒子回來,母親陳氏開口詢問,李夢麟結結巴巴說不清楚,聽得老兩口一頭霧水,什麼盜竊?什麼大宅?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

問了半天未果,兩人只能作罷,只要確定他們認准的兒媳婦沒出事,這便夠了。

一家人各自休息,天剛亮時,家中就闖進來了幫官差,嘴裡喊著抓竊賊,二話不說便捆綁了李夢麟。

李父和陳氏目瞪口呆,竊賊和自己兒子有什麼關係?他們養大的兒子,又豈能不知秉性?雖然兒子性子木訥,而且口吃,但心地善良,孝順老實,豈能幹出行竊之事?這幫人莫不是搞錯了?

人家沒有搞錯,失竊之家報了官,當時他們清楚聽到賊人喊李夢麟,而且他有口吃的特徵, 人家很容易便找到此處,想要辯解也可以,去堂上辯解。

可憐李夢麟莫名其妙成為了竊賊,被一眾官差帶走,徒留下驚慌和不知所措的父母在家中面面相覷。

李夢麟被抓,自然要過堂,雖然昨夜黑暗,可失竊那家裡眾多人還是認出了他,認定他就是賊人嘴裡的「哥哥」,換句話說,也就是賊人的頭領。

他需要交出偷竊之物以及找出另外的同夥。

李夢麟欲哭無淚,他根本沒有偷竊,談何交出贓物?他根本不認識那些人,又怎麼找出這些所謂的同夥?

但他的話沒人相信,反而讓人感覺是在偽裝,他越是焦急便越是說不出話,只能用寫來回答。

見他書寫漂亮,似乎不像個竊賊,瞭解他的家境後,則更認為不可能。可是人家指認在先,只能將其先行關押,按照他所說的線索去查。

可憐的小夥子,直到現在仍然不知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自己竟莫名其妙成為了竊賊?

去查的人很快便回來,鄭韻兒父親是獨子,所以鄭韻兒也不可能有什麼堂兄弟,李夢麟分明在說謊!

小夥子當然不會認,事情就此擱置下來,由於有人去鄭家詢問,所以鄭家也知道了李夢麟因為偷竊被抓一事,鄭家開始有反悔之心。

李父和陳氏急得團團轉,他們當然相信兒子,就算是天塌下來,他們也不相信兒子會糾集人行偷竊之事,這件事裡面有貓膩。

明明知道不對勁,李父開始尋找那天找兒子之人,但這談何容易?時間一晃就是兩個月,鄭家對媒婆提出了反悔之意,李家無可奈何之際,事情突然有了轉機。

李夢麟偷竊之事一直沒有結果,失竊之家盯得緊,而李夢麟卻不認罪。同時,官差也並沒有放棄此事,他們感覺李夢麟似有冤枉,卻又不知道裡面藏著什麼事,只能從失竊之物入手。

凡是偷竊,必定是為了錢財,而偷走的財物就需要變現。另外,他們偷走的錢也需要花出去,所以,從失竊之物入手也是個方法。

負責此事的是一對姓張的兄弟,他們二人查了兩月未果,心中煩悶之下外出吃酒,卻突然聽到外面有吵鬧和打鬥之聲。兩兄弟出去一看,發現是幾個賭徒,這幫人因為賭博而起了衝突,正欲毆打一個漢子。

這漢子輸了錢,身上明明有值錢之物,卻並不交出,這惹惱了贏的人,所以要搶。

一番爭執下來,漢子身上值錢之物被那幫人搶過去,這引起了張姓兄弟二人的注意。這些人所搶之物是個手鐲,而兩個月前李夢麟盜竊之事,失竊之物中便有此物。

兩兄弟也不聲張,待到眾人散去,兩兄弟分頭行動,張大跟上了輸錢的漢子,張二則跟著那幫人將手鐲給贖了回來。

跟著漢子的張大見此人進入一個破舊的院子,他沒有急著抓人,而是記下地方後轉身回去。

次日天亮,兄弟二人先拿著手鐲去了失竊之家讓辨認,人家一眼便認出正是兩個月前被竊之物,有了此證據後,兄弟二人直奔昨夜漢子落腳的院子。

到了院子前,見漢子正在院中給一個老婦人梳頭,老婦人似有重病,面色蠟黃,而漢子則面帶笑容,逗著婦人開心。

兄弟二人對視後沒有直接進去,一直等漢子將婦人抱進屋中再次出門時,他們兩個一擁而上,一左一右夾著漢子,將他帶離了此處。

漢子似乎知道張姓兄弟因何而來,所以一路沉默不語。一直到了衙門中,將被關押了兩個月的李夢麟帶出,他一眼便認了出來,此人就是那天冒充鄭韻兒堂哥之人。正是他將自己叫了出去,並且帶到了大宅外面,這才使自己蒙上了偷竊之名。

沒錯,漢子就是孟寶,事到如今,他也無法再抵賴,只好一五一十說出實情。

李夢麟聽得目瞪口呆,謹慎起見,張姓兄弟又去了鄭韻兒家,帶張父過來,他也認出了孟寶,盜竊事件真相大白。

孟寶聞聽鄭韻兒要嫁給李夢麟,心中惱怒的他就想出了這個賊贓陷害的主意。

當天,他去李夢麟家中,用鄭韻兒相約將李夢麟騙了出來,將他帶到事先踩好點的大宅外後,他則悄悄藏了起來。

大宅中,早被他安排了幾個朋友,這些人行了偷竊之事,還故意讓人家發現追出,他們將人引到李夢麟處後,人們圍住了李夢麟,他們便又竄出來搭救。搭救時,他們故意喊李夢麟哥哥,就是為了讓人家以為李夢麟是頭領。

他們救走了李夢麟,並且將他送到村邊後就離開。

孟寶想得清楚,李夢麟有口吃的毛病,且他們喊出了名字,人家一定會找過來。到時候,李夢麟背上行竊之名,百口莫辯,不愁鄭家不反悔。鄭家反悔,他的機會便來了。

一切都按照他的計畫進行了下去,李夢麟果然被找到,雖然他不認,但也不會被放出來。

如今過去了兩個月,孟寶外出跟人賭博,輸急眼了就將偷來之物押了上去。可輸了之後,他又反悔了,他怕此髒物露面會被注意,所以想要耍賴不認。

可是那些賭博之人同樣也都是潑皮,豈能容他輸了不算?由此發生了爭吵和打鬥,恰好張姓兄弟在一旁吃酒,這才使李夢麟冤情得雪,真相大白。

孟寶和幾個行竊之人皆都被抓,受了兩個月無妄之災的李夢麟也被放了出來。

事情已經明瞭,證明瞭李夢麟並不是賊,那鄭家的反悔就無從談起。所以,鄭家又同意下來,媒婆也趁熱打鐵在中間跑動,最終成就了這樁姻緣,李夢麟還是迎娶了鄭韻兒。

李夢麟經此大災,如今大婚得成,只想永遠不再提起孟寶等人。

但事情根本不由他,婚後第三天,便有人找上門來。

來者是一個老婦人,拖著病體,求李夢麟能夠原諒兒子。

此婦人是孟寶之母,重病纏身。婦人說兒子性子不好,但卻是個孝子,做出此等事冤枉陷害李夢麟,他來替兒子陪不是,求原諒。

李夢麟看著這個婦人大為不忍,這孟寶雖然性子無賴,卻是個孝子,而且他對鄭韻兒確實有過救命之恩,自己怎麼能對一個老婦人惡語相向?

所以,他好言勸慰婦人,將她送回家中後,越想越是不忍,由此做出了一個決定。

此決定震驚了父母和鄭韻兒,他要幫孟寶之母看病。

按照他所說,孟寶對鄭韻兒有救命之恩,假如沒有他當年攔住驚驢,說不定就沒有自己和鄭韻兒的姻緣,此番給老婦人看病,就當是還了孟寶之恩。

父母和鄭韻兒大力支持,李夢麟開始為孟寶母親尋找郎中。

Ⅲ:心不忍夢麟行善,危急時孟寶捨命

孟寶母親之病乃多年陳疾,豈能輕易看好?無非就是用些藥將養,這些費用李夢麟全出,婦人受到此照顧,身體也漸漸好轉。

但婦人之前指望兒子養活,如今兒子被投監,誰來養活她?

李夢麟還是心中不忍,遂時常帶著東西接濟,其行為被人稱道。

婦人兒子用栽贓陷害的方法對李夢麟,事情敗露後,李夢麟反倒來照顧婦人,所作所為,讓人嘆服。

婦人更是對李夢麟感激莫名,常常說兒子瞎了眼才會對李夢麟行其惡事。

時間一晃過去了兩年,婚後和李夢麟萬般恩愛的鄭韻兒產下一子,已經半歲。

眼見天氣入冬,李夢麟帶著幾件厚服和一些吃的東西去孟寶家,他擔心孟寶母親會受不住寒冷。

不料到了後,驚見孟寶竟然在家中。

孟寶在監牢中兩年,此時已被放出,他看到李夢麟突然出現在家中,不由得兩眼圓睜,咬牙切齒,他對李夢麟有著刻骨的仇恨。

「好小子,正欲找你,你卻送上門來了,今天就讓你葬身在此處。」

他說完就向李夢麟身邊走,李夢麟嚇得連連後退。

孟寶是瘋驢都有降服的人,他力大無窮,一隻手都能打得李夢麟找不著北。

「閉嘴,住手,你給我停下。」

婦人突然開口責駡兒子,孟寶不明所以然看向母親。

婦人眼中泛起淚花:「你兩年不在家中,你道是誰幫娘親看病?又是誰照顧娘親?全都是夢麟!你對他做了什麼?你救過鄭韻兒,對人家動心,可人家並不願意。可你呢?竟因此生出怨恨,用偷竊去誣陷夢麟,事情敗露後自己折了進去了,還因此惱怒懷恨。你做壞事在先,又怎麼能惱怒別人?他不是你的仇人,而是你的恩人,是我們家的恩人,沒有此事,你不知道還會闖出多少禍。」

聽了娘的話,孟寶目瞪口呆,任他想破腦袋也不會明白,李夢麟為何要在自己不在家時照顧母親。

李夢麟此時口吃略好,喃喃說道:「你……雖作惡,跟你娘……卻無關,她一個婦人,孤苦伶仃沒人照顧,我只是做了自己認為該做的,至於以前的事,一筆勾銷可好?」

孟寶臉色一連變了幾次,看著母親微胖的臉,再想想自己在家時,母親天天痛苦不堪。看看李夢麟手中所帶之物,竟比自己在家時讓母親吃得還好。

他低頭,再抬起時,對著李夢麟撲通跪了下去,嚇得李夢麟不知所措。

「孟寶今日方知什麼叫善良,你對我娘好,那便是我的恩人,以前是我不對,我向你陪不是。」

他說完便向地上磕頭,李夢麟趕緊過去拉起,一場恩怨,就此化解,孟寶對他除了感激還是感激。一番交談後,李夢麟回轉家中,孟寶看著他的背影,臉上現出凝重表情,思索良久後出門而去。

回到家裡後,李夢麟將今天發生的事告訴了妻子,鄭韻兒也松了一口氣,她對孟寶此人的感覺是復雜的。

首先,孟寶救過她,這讓她感激,但竟因此要以身相許的話,她卻不能答應。孟寶由此生恨,竟想出歹毒的主意,雖然後來真相大白,孟寶眾人也因此投監,但她並沒有因此放鬆下來。

這兩年的時間,她一直都在擔心,擔心孟寶被放出後,和他那幫朋友會對家人不利,在她心中,那可是幫亡命之徒,真要耍起橫來,自己家怕是會倒楣透頂。

老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一直被這麼一幫人恨著,她能不擔心嗎?

此時突然聽官人說已經化解了恩怨,她一直懸著的心就此放下。

李夢麟和鄭韻兒都以為此事到了現在方才算真正完結,以後也不會再有禍事,不過他們顯然低估了這件事的嚴重性,也低估了恨在一個人心中發酵後會產生多麼大的力量。

當夜,三更時分,院子中突然跳進幾個黑衣人,他們一個個手持利刃,目露凶光,竊竊私語了幾句後,向李夢麟和鄭韻兒的房間摸去。

尚沒到門口,就聽房頂上傳出一聲暴喝,接著便跳下一人,攔在了這些人面前。

他的喊聲驚動了屋中了李夢麟和鄭韻兒,同時也驚動了李父和陳氏,大家起床,這才發現家中進了賊人,看賊人手持利刃,顯然不是為了圖財而來,這些究竟是什麼人?

房頂上跳下之人揭開臉上蒙布,李夢麟驚訝發現是孟寶。幾個黑衣人顯然也非常吃驚,他們不解看著孟寶。其中一人厲聲喝道:「孟寶,你這是幹什麼?攔住我們幹什麼?他可是導致我們被投監之人,今天兄弟們便滅了他們家,為咱們報仇。」

李夢麟一家人聽得驚出一身冷汗,不用說,這些人都是兩年前和孟寶一起行竊之人,他們還是來報復了,只是孟寶攔在前面是什麼意思?

孟寶看著這些人歎了口氣:「兩年之前,用行竊去誣陷李夢麟是我的主意,而你們都是我找來幫忙的。說起來,你們是受了我的牽連,這才有了兩年之災。現在我們都被放出,你們想過沒有,一旦行兇,以後可就真沒有安穩日子過了。可是,你們心中不平,咽不下這口氣,所以,我決定來了結這件事。」

眾人面面相覷,不明白他所說是什麼意思,難道他要親手結果了李夢麟?

「事情因我而起,也應該因我結束。」

他說完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抽出一把刀,直直刺進了自己身上,嚇得李夢麟一家人失聲驚叫,幾個黑衣人也愣在當場。

「你們行兇後肯定逃不掉,我惹出來的事,我自己來承受。」

聽了他的話,幾個黑衣人連連跺腳,二話不說,背起他離開李家,帶著他尋醫而去。

次日,李夢麟帶上錢財去了孟寶家中,孟寶受傷頗重,但因為得治及時,保住了性命,只是需要很長時間靜養。李夢麟將錢財留下,並且尋來好郎中為其診治。

三月之後,孟寶痊癒,那幫人也從此不再找李夢麟麻煩,這件事才算正式瞭解。

李夢麟和鄭韻兒雙雙平安活到七十歲,兒孫滿堂,無疾而終。

諸位,李夢麟是個平凡到極致之人,而且自身帶有口吃的缺陷,這樣的人在世間很常見,也很普通 。

可是,他身上有閃光點,他被孟寶誣陷而陷入牢獄之災,事情明瞭後,他看孟母可憐而去幫助,完全沒記孟寶之惡。他之所為,並不是蠢,而是善良,他認為,不管怎麼說,孟寶救過自己妻子,沒有那次相救,就沒有自己後面的姻緣。

而且孟寶之惡,和母親無關,婦人無依無靠,沒人幫助會失去性命,他在這樣的情況下出手相助,是十足的君子所為。

君子不念舊惡,李夢麟並沒有因為孟寶所為而遷怒於他的母親,配得上君子二字。

孟寶之前是個無賴,但不能說沒有優點,如果只是個潑皮無賴,他也不會出手攔驚驢救鄭韻兒,他還是有著良善之心。

被投監後,他一定滿腹怨恨,但出來後,得知自己不在時,李夢麟一直照顧母親,他被感動,並且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所以他攔住了那幫報復之人,幫李家躲過災禍,為此不惜自己傷了自己,這才將事情瞭解。

如果李夢麟是個普通平凡的君子,那麼孟寶就是個幡然悔悟的君子,人作惡後,難得的是認識自己的錯誤並加上糾正,您覺得呢?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