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年間,順天府出了一樁奇事,家境富裕的張老漢,要把女兒嫁給窮小子劉靖。
消息傳開之後,村民議論紛紛。
那劉靖是個什麼人物?他父母雙亡,家徒四壁,連吃飯都成問題,這樣一個人,憑什麼能娶到張家的富姐兒?
這個問題不僅旁人想不通,劉靖自己也是一頭霧水,當媒婆上門的時候,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是說,張老爺相中了我,要我做他女婿?
媒婆不住地點頭:正是,正是,這還不算,張家老爺吩咐過了,只要公子點頭,明日便可完婚!
劉靖傻眼了,他想:這裡頭定然有著什麼蹊蹺,我還是不要答應得好。
媒婆見劉靖不答應,無奈之下只得回到張府覆命,張老爺一聽就火了:你這婆子好不省事,明日當再去提親,倘他還不肯應,你便休要回來見我!
媒婆不敢得罪張老爺,只得再去說合,劉靖是個窮人,他無權無勢,怎能長久與張府抗衡?因此,經由媒婆再三勸說,他終於點頭答應了。
張家早就備好了一座嶄新的宅院,讓一對新人入住府內。
剛開始時,劉靖惴惴不安,以為張家必有所圖,然而幾年光景下來,張家上下待他極好,妻子張氏也對他頗為體貼,這一切都讓劉靖逐漸放下心來,他安慰自己: 我身無分文,縱她家有所圖謀,我亦不怕的。
然而,劉靖還是太天真了,張家不僅有所圖謀,而且圖謀不小。
這天,張氏找到自己的夫君,對他說道:夫君,你我成親日久,也該出去玩玩才是。
劉靖問道: 不知夫人欲往何處?
張氏笑了: 你且跟我來便是。
於是,劉靖跟隨張氏出府,上了等候在府門前的馬車,馬車一路向郊外駛去。
到了郊外,張氏請夫君下車,劉靖定眼一瞧,便被眼前的景致驚呆了。
不遠處有兩座青山,青山中間,坐落著一個村落,村旁有小溪穿過,真乃人間好去處。
劉靖暗道: 我以前怎不知,此地還有如此的世外仙境?
他攜著張氏入村,只見村中之人,俱是錦衣華服,歡聲笑語。
劉靖不免有些羞愧,成親這幾年,張氏動用府中銀兩,給他買了不少衣服,如今他看上去也是個體面人,然而嗟來之食畢竟難以下嚥,他雖然衣著得體,卻並不開心。
他看了看張氏: 夫人,為夫常想,身為七尺男兒該當自食其力才是,往後,請夫人不必接濟我了。
張氏笑道: 我便知夫君如此想,才要讓你來這裡看看。
她頓了一頓,繼續說道: 此地的村長乃妾身族叔,他近日正在築壇作法,祈求村民安康,須得有人撰寫碑文,夫君何不去試試?
劉靖聞聽,便有些意動,他面帶一絲猶豫,向張氏探問道: 我雖識得幾個字,卻因家中貧苦,未曾念書,只怕會誤了事。
張氏道: 若不試上一試,何談誤不誤事?
在妻子的勸說下,劉靖找到村長,說明來意,村長聞聽,當即撫掌大笑: 我早就聽聞,賢侄女覓得良緣,原本你二人成親之時,我便當去,只因村中事務實在繁忙,脫不開身,這才成了憾事,今日見著你,算是了卻了一樁憾事。
劉靖笑了一笑: 夫人所說撰寫碑文之事,還望村長賜教。
村長點頭說道: 村中百姓與他處不同,我等遇事,皆需求問上蒼,獲上蒼允准後,方可行之,只是向上蒼禱告,須有碑文,這碑文卻不是什麼人都能草就的。
劉靖問道: 這卻是為何?
村長凝望著劉靖,只做一笑: 待時候到了,你自會知道,這幾日你暫且在村中住下,若有所需,吩咐下人便是了。
劉靖也不好再問,只得應了下來。
這日,劉靖正在屋中睡覺,忽聽外頭有孩童歌聲,他披衣而起,開門到了院中。
只聽童子歌道:
五更起榻,三更得飯,終日忙碌知為誰?
道是為金為銀,為子為家,實則是癡人做夢,醒來全消。
身著華服,出入乘轎,身前身後,婢人無數。
以為享盡福祿,回首看壽數已終。
金縷衣只做了半尺壽服。
到頭來,妻子散,夢荒涼,誰人疼惜?
劉靖聽了,覺得神情有些恍惚,他攔住童子問道: 小友,此歌乃何人所做?
那孩子指了指自己: 便是我了。
劉靖面露狐疑之色,童兒看他不信,便笑道: 歌中所唱之事,三歲小兒尚且懂得,又有什麼難的,你這大兄,大難臨頭且不知,不過是個傻子,我好心提點與你,你卻不肯信我。
劉靖笑了: 我受賢妻所托,前來村中幫忙,怎要大難臨頭?
童兒也不說話,他取出一隻小瓶,對準瓶口尿了一泡尿,而後將瓶子遞給劉靖: 日後,張家要你撰寫碑文之時,你切不可答應,只須將瓶中的尿灑出,自會脫離險境。
劉靖接過瓶子,只覺得一股騷氣刺鼻而來,忙將瓶子移開。
這麼一眨眼的功夫,那童兒已消失不見。
此後數日,他再也沒有來過。
這日,村長登門拜訪,說是壇已築好,請劉靖移步書房,抄寫碑文。
劉靖念著那日童子的話,將瓶子握在手裡,跟著村長來到了書房。
剛剛進門,劉靖便覺得一陣頭昏腦熱,目光也顯得有些迷離。
正當他打算出去的時候,村長的聲音卻在身後響起: 大事已成,由不得你了。
村長近前,將劉靖拖到了桌旁,強迫他提筆,寫下了碑文。
直到此時,書房門外方才傳來一陣笑聲,這笑聲劉靖最是熟悉,不是張家父女又會是誰?
張老爺笑道: 實話告訴你,數月之前,我害了一場大病,正當藥石罔效,預備安排後事的時候,一個道士來到我府上,他同我說: 你平生太富,如今之際,須得有一窮人,將壽數讓出方可無事,我便讓人打聽,四下何處有窮苦人家,也是你命好,讓你住了我家三年,算是對得起你了。
張氏笑道: 你當真以為我要嫁你?若不是要你的陽壽,我連與你呆上一日都不願!
直到此時,劉靖方才如夢初醒,他急忙打開瓶子,瓶中的尿,化成了一條道路,劉靖踏在上面,只覺身輕如燕,轉瞬之間便出了村子。
風光旖旎的小鎮早已不復存在,周遭是遍地的荊棘。
劉靖奪路狂奔,張家父女在身後緊追不捨,眼看就要追上的時候,從天上降下一個葫蘆,將劉靖接到天上去了,而地面卻開始下沉,張家父女頓時掉入大坑之中,氣絕身亡。
劉靖定睛一看,只見那孩童腳踩祥雲,竟是一副仙風道骨。
仙童笑道: 我乃玉帝座下童子,特意引你去天庭做官的。
說罷,他頭前引路,帶劉靖見到了玉帝。
玉帝封劉靖為食神,從此以後,他飽食終日,再也沒有挨餓。
後來,還娶了一位仙女為妻,生下了一位小神仙,做了天兵天將的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