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唐朝弘道年間,明昌府有一個名叫慕連生的郎中。慕連生的祖籍原本在山西太原,後來因為家鄉鬧了災荒,逃難到明昌府來。慕連生經常背著竹簍上山采藥,平日遊走鄉裡為百姓看病,如果慕連生走得遠些,往往十多日才能回家一次。
一日,慕連生從外鄉歸來,快走到家門口時天已經完全黑透。慕連生見自家門前有個黑影,等走到跟前慕連生才發現原來是自己的好兄弟弘少卿。弘少卿是明昌府本地人,為人豪爽。當初慕連生逃難過來時,弘少卿好心收留慕連生,慕連生這才免於凍餓。
慕連生和弘少卿志氣相投,拜為把兄弟,希望兩家能夠永世修好。後來慕連生和弘少卿各自娶妻,弘少卿家只有三間瓦房,居住起來甚是擁擠。此時慕連生手中有了些積蓄,便在弘少卿家旁邊不遠租了間民房。更加可喜的是,兩人妻子同時懷孕,慕連生和弘少卿相約,倘若各自生下一子就拜為兄弟,倘若各生一女就認作姐妹,倘若一男一女的話就結為兒女親家。
慕連生算著妻子產期將近,故而匆匆從外地趕回。慕連生看到弘少卿十分親切,問道:「賢弟為何站在門首?何不到家中坐坐,你我兩家有通家之好,無需避諱。莫不是你嫂子不在家?」弘少卿說道:「在此特意恭候兄長,我家新添一個女兒,略備薄酒特請兄長赴宴。」慕連生聽罷之後歡喜不已:「恭喜恭喜啊,恭喜賢弟喜得千金。」
說罷,兩人攜手朝弘少卿家走去,按照當地習俗,看孩子需要給銀子作見面禮,慕連生一摸口袋有幾兩銀子,乾脆一把都給了小侄女。只見那小女嬰肉嘟嘟地十分惹人喜愛,但是當慕連生看到弘少卿妻子柳氏的臉時,不禁大吃一驚。只見柳氏的臉色慘白如紙,看上去十分瘮人。慕連生行醫多年,知道女子生產會氣虛貧血,但是看到柳氏這般還是嚇了一跳。
慕連生關切的說道:「弟妹,我看你氣色不太好,愚兄給你把把脈,到時給你開些藥調理調理。」柳氏眼神閃躲說道:「不用了兄長,到時多喝點紅糖水便恢復了。」慕連生轉身對弘少卿說道:「賢弟,平日你要多給弟妹熬些湯水才是,母雞湯、豬蹄湯最為大補,到時你可以熬給弟妹喝。」弘少卿一一記下,然後對慕連生說道:「兄長,我們到外面吃席吧。」
宴席總共有四五桌,慕連生抬眼望去,桌上坐的基本都是些老人,慕連生來到明昌府也有幾年,弘少卿的親朋基本上都認識,但是桌上這些人慕連生卻沒有一個熟悉的。慕連生問道:「賢弟,這些親朋為什麼我好似從未見過?」弘少卿說道:「這些都是我們族裡的長輩。」慕連生點了點頭,便沒有再問。
過了一會,廚子開始上菜,第一道菜是五花肉,弘少卿給慕連生夾了一塊,慕連生正好腹中饑餓,夾起咬了一口差點沒把他的牙累掉。原來那肉是半生的,連外面的豬皮都沒煮熟。慕連生也不好意思吐出來,只好在嘴裡咀嚼,最後乾脆生吞下去。不一會,弘少卿說道:「菜都上齊了,大家不要客氣。」慕連生再看桌子上,不禁大吃一驚。
只見那桌子上一排擺了兩葷三素五個涼菜,除了剛才自己吃的半生五花肉之外,還有一條帶麟的魚、四塊涼豆腐以及兩個青菜。慕連生嚇得冷汗直流,這哪裡是什麼喜宴,這分明是給死人上供的貢宴。慕連生見弘少卿等人吃得津津有味,更是驚駭不已。慕連生強裝鎮定說道:「賢弟,愚兄出去方便一下,去去便回。」弘少卿說道:「兄長自便。」
慕連生出了弘少卿家門之後,拔腿便往自家跑去,慕連生急忙喊妻子開門,當時慕連生的妻子孫氏正好未睡,聽到丈夫的聲音趕緊開門。慕連生進了屋後,急忙將門反鎖,對著妻子說道:「方才我遇見了一件怪事,少卿為女兒作宴,竟擺了幾個貢菜招待我,嚇得我藉口尿遁跑了回來。」
孫氏聽罷驚駭不已,說道:「啊呀!世上還有這樣奇事!你外出十多日,想必並不知曉,前幾日弘少卿和他妻子到鄰鎮省親,途徑一段山路時馬兒受驚,他們夫婦二人喪命懸崖之下,昨日鄉親們才幫忙將他們夫婦下葬。」慕連生聽到這不禁淚流滿面,哭著說道:「少卿!你的命好苦也!魂不知己走,竟還請我赴宴!這樣的好兄弟此生難尋矣!」
次日天不亮慕連生便來到弘少卿墳前祭奠,只見那供桌上還放著幾兩碎銀子,正是自己昨日給小侄女的見面禮。供桌上擺的五個涼菜,其他的原封未動,只有紅燒肉似乎少了一塊,不知道是否是昨日被自己吃了。正在慕連生祭奠之時,他隱約聽到墳中傳來嬰兒的哭泣之聲,慕連生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覺,屏氣凝神細聽果然聽到有嬰兒哭泣之聲。
慕連生聯想到自己昨日的奇異經歷,定是弘少卿一靈未泯冤魂托孤。慕連生不敢怠慢,急忙跑到村裡找到族長講述緣由,族長帶著幾個年輕人來到弘少卿的墳前,果然也聽到了嬰兒哭聲。最後眾人挖墳開棺,在柳氏的旁邊發現了一個女嬰,那女嬰應該是剛出生不久,慕連生仔細一看,竟和昨日見到的女嬰一模一樣。
眾人將弘少卿夫婦的墳塋重新填好,慕連生將女嬰抱回家中扶養,並為女嬰取名為弘月娥。當晚,慕連生做了一個夢,夢見弘少卿夫婦來跟他告別,那弘少卿說道:「多謝兄長恩情,你我弟兄來世還會再相見,三日之後嫂子會誕下一個男嬰,他乃是文曲星轉世,兄長好生教養,將來必定福壽綿長。」
果然,三日之後孫氏生下一個男嬰,男嬰出生之時院外喜鵲群飛,屋內異香撲鼻。慕連生給兒子取名叫慕魁首,慕魁首天資聰穎,十六歲考中秀才,又過六年連中三元,成了當時最年輕的狀元。慕連生不負當年誓言,讓弘月娥和慕魁首結為夫婦。次年弘月娥生下兩個兒子,一個取名叫慕文,一個叫弘武,以此延續兩家香火。後來慕文和弘武都有了很大的成就。
慕連生夫婦活到九十多歲才無疾而終,慕魁首將父母和岳父岳母葬在一處,人們被慕連生和弘少卿的故事所感動,將埋葬他們的那個山坡命名為「忠義嶺」,此地至今猶在。
後記:
俗話說得好,一貴一賤,交情乃現。慕連生逃難至南昌府,身上一貧如洗,弘少卿不以財富為交朋友的衡量標準,對慕連生傾心幫助,最後兩人這才成了莫逆之交。現實生活中,在你輝煌的時候圍在你身邊的,可能就是酒肉朋友,當你落魄時對你不離不棄,還情願出手相助的,才是真正的朋友。試想一下,像慕連生和弘少卿這種彼此可以托孤的朋友,你有幾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