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曆年間,筠州縣城裡有個很有名氣的木匠叫張萬林,那時他四十歲左右,年富力強又經驗豐富,手藝非常高超。
張萬林祖上是魯班的嫡傳弟子,家學淵源,而他的手藝有也獨到之處,所做的物品,無論是小件的用品還是大件的傢俱都透著一股靈性,一眼看過去非常賞心悅目,而且牢固結實非常耐用。
張萬林接活有一個規矩,就是木料必須自己選。就是雇主打造什麼東西,購買木料的時候,他得在現場確認,他認為木料沒問題,才會接著幹活。
最初的時候,張萬林因為堅持這個規矩失去了不少工作的機會。但隨著他名氣越來越大,雇主也就接受他的規矩。畢竟張萬林決定木料採買,是為了保證質量,而不是選擇商鋪收取回扣。
張萬林的這個規矩反而讓他贏得了越來越多的好口碑。慕名找他幹活的人絡繹不絕。
縣城裡來了一位周員外,他從外地剛搬到此處,決定在這裡定居下來,于是特意派人去找張萬林,指明要他為新家打造所有的傢俱。
管家經人指引來到了張萬林家裡,向他說明來意。張萬林一聽,知道是筆大生意,沒敢怠慢,便細細詢問要求。兩人將所有細節要求全部商討一番,最後講好了價錢。
管家臨走時,張萬林特意問了一句:「周管家,我接活的規矩,不知道您清楚嗎?」
周管家一聽就笑著回答他:「一早就打聽清楚了!當初別人介紹你的時候就已經提前說過了。我今天回去給主人彙報一下,明天就陪你一起挑選木料。」
第二天清早,張萬林親自到了周府,他裡裡外外都看了一遍,發現所有傢俱都需要重新打造,木料所要數目非常大。他皺起了眉頭,說:「城裡可沒有這麼多木料的店鋪,我們得直接去林場買木料。」
周管家說:「這事就全憑你做主了,我明天會派名下人和你一起去,你有什麼要求只管和他說。」張萬林知道管家是不信任自己,才派個人隨行。但他一點也不介意,本來也沒打算使壞心眼,多個人照應更好。
翌日一早,周府的下人就趕著一輛牛車來接張萬林。他們兩人直接出了縣城去了郊外的林場。到了一處樹林裡,天色突然暗了下來,烏雲壓頂,有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張萬林倒是一點也不擔心會下雨,因為這輛牛車上面搭著棚子,不懼雨雪。林場距離縣城有三十多裡路,他們趕車花了近一個上午的時間。臨近中午,樹林裡竟然依舊佈滿霧氣,白茫茫的一片什麼也看不清。
張萬林想山中樹林茂密,這樣的天氣也不足為奇。他于是就叫下人不用擔心,繼續前行,不多久車子帶著他們兩人便隱入白霧之中。
張萬林之前來過這裡,不過在白霧之中,有點看不太清楚。誰知沒過多久,一排店鋪出現在眼前,這些都是木材商派人修建的,最大的一間店鋪門楣上掛著林氏木材的招牌。
張萬林記憶裡好像沒有這家店鋪的名字,不過他也沒多想,便直接進去了。一位上了年紀的掌櫃迎面而來,笑容可掬,只不過面部肌肉看著僵硬,他說:「兩位客官是要買什麼樣的木料呢?」
張萬林告訴掌櫃的先看看木料再說。掌櫃便帶著二人去了後院。後院堆滿了各種木材,都已經加工好了,是現成的板材,買回去就可以直接使用。
張萬林看著眼前的木板,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偌大的林場沒有絲毫其他聲音,只有下人和老掌櫃跟在身後。張萬林上前用手觸摸那些木料,只感覺指尖傳來陣陣寒意,如同觸摸到冰塊一般。
張萬林心裡開始感到恐懼,他又看了其他的木料,全部一樣泛著寒意。他腦海裡這時冒出了父親曾經說的話,那些深埋在地底的木頭才會泛有寒意,一般都是用于棺槨,這樣的木頭叫陰木,只能給死人用。
如果活人用了陰木做的東西,不久就會陽氣散盡,最終離世,運氣好的話,使用少,也會重病纏身一輩子。這後院一眼看不到頭,竟然全部都是陰木,可見這裡絕對有古怪。
張萬林回頭看了身旁的老掌櫃,竟發現他似乎沒有呼吸聲,他內心已經掀起驚濤駭浪,不過強裝鎮定,面色如常地說:「掌櫃的,這些木料我十分滿意。只不過這次我們沒帶夠銀兩,等我們回去拿銀子過來再買!」
下人拿了足夠的銀票,便打算說話,誰知被張萬林使了下眼色打斷了。他素來心思通透,自然知道不便講話。于是默默跟在張萬林身後。
老掌櫃僵硬的臉上做出一個詭異的表情,疑惑地說:「沒錢?」
張萬林連忙回答:「是啊,這次我們過來就是奉主人命令提前看木料的,並沒有帶銀子出來。現在我立刻回去取!」說著就領著下人趕緊上了牛車。完全沒有看到身後的老掌櫃的臉色變得越發灰白,毫無生機。
張萬林一口氣駕著牛車走出了白霧,這才長舒了一口氣,冷汗直冒。蝦仁一臉疑惑忙問張萬林:「剛才為何要騙那老掌櫃?」
張萬林便將剛才發現是陰木的事告訴了他。下人臉色大驚,詫異地問:「你是說,剛才那掌櫃和店鋪都有問題?」張萬林點了點頭不在言語,他暗自慶倖撿了條命。
他們在路邊停下休息,一直等到正午時分,陽光照耀整個山頭,白霧完全消散,他們二人這才又重新啟程去了林場。這一次,沒看見古怪的店鋪和老掌櫃。
後來林場的人告訴他們這附近有座墳山,張萬林和下人頓時明白早上遇到了什麼。從此,張萬林更加堅守自己的規矩。
後記: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規矩,文中的張萬林手藝超群,見識也是不凡。他平時幹活追求精益求精,身處險境知道臨危不懼,最終靠著沉著冷靜化險為夷。實在值得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