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臥龍鳳雛,很多人都應該會想到漢末著名隱士——水鏡先生曾給出的「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的評價。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人都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
倘若當時在落鳳坡死的人是諸葛亮,那麼龐統究竟能不能打得贏司馬懿呢?這裡我們不妨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問題中涉及到的三個人物。
司馬懿劇照
諸葛亮、龐統與司馬懿
諸葛亮生于西元181年,是中國古代非常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以及發明家,此人身為三國時期的蜀漢丞相,為蜀漢政/權的建立以及後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早年間諸葛亮曾隱居隆中,因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而選擇出山輔佐劉備。他協助劉備與東吳達成共同抗擊曹操的共識,促進了「三足鼎立」時局的形成。
諸葛亮繪像
西元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諸葛亮因為個人才能出色,並為蜀漢建立立下汗馬功勞,而 被劉備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
後來劉禪繼位,諸葛亮就像是對待劉備一樣,始終忠心耿耿地輔佐著劉禪,等到巴蜀地區形勢穩定下來之後, 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
諸葛亮舌戰群儒
西元234年,諸葛亮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時年54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諸葛亮除了在軍政方面才能出眾以外,他還有著相當出色的創新發明能力。
彼時諸葛亮為了北伐順利,發明過不少輔助性裝備,再加上他一生都對劉備父子非常忠心,這也難怪人們會將他當成是忠臣和智者的代表人物。
諸葛亮劇照
龐統則是179年生人,他小時候為人樸實,表面上看起來不那麼聰明。後來因為水鏡先生而被時人熟知。
作為和臥龍孔明知名度不相上下的人才,龐統在當時也備受人討論。據悉起初龐統一直為東吳做事,但遺憾的是 龐統因為相貌問題,始終都沒有得到東吳重視。
龐統
最後忍無可忍的龐統選擇投奔劉備, 在諸葛亮的推薦下,龐統逐漸得到了劉備重視。西元211年,龐統向劉備獻計征蜀。
劉備認為龐統的說得有理,于是便留下諸葛亮以及關羽等人鎮守荊州,自己則帶領著龐統等人進入益州。 期間龐統再次向劉備獻計,部隊因為龐統的計策很快達到涪城。
龐統劇照
西元214年,劉備調遣諸葛亮、張飛等人帶兵攻打江州等地,而龐統在落鳳坡率眾作戰的時候,不幸被飛箭射中,當場身亡。
劉備後來聽說龐統死訊的時候非常痛惜, 他為了表彰龐統的功勳,便任命龐統的父親當了議郎,後又追賜龐統為關內侯,景耀三年追諡為靖侯。
司馬懿和龐統是同年生人,他作為三國時期曹魏傑出的政治家、軍事謀略家以及權臣,在曹操走後幾年毅然發動政變,為西晉王朝的誕生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悉此人從小就非常聰明,他因為漢室被曹氏控制,堅持拒絕了曹操授予自己的官職。後來曹操出任丞相,司馬懿在曹操的強求下任職文學掾。
司馬懿雕像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後,曹操勢力越來越大,司馬懿忽然開始支持曹操稱帝,這使得他逐漸得到了曹操的信任。
後來 曹操去世,司馬懿又幫助曹丕順利奪嫡。在之後的日子裡, 司馬懿一直擔任著曹魏政/權的重要官職,等到西元249年時,司馬懿發動政變,最終成功奪取曹魏政/權。
司馬懿繪像 西元251年,司馬懿病重離世,享年73歲。由于當時整個曹魏政/權的實際掌權人是司馬家的人,因此對自己這位長輩,司馬家子孫一直格外尊崇——
他的 次子司馬昭在封晉王之後,司馬懿被追諡為宣王;而其孫司馬炎稱帝后,則直接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司馬懿劇照
如果落鳳坡死的是諸葛亮
彼時龐統一心想著建功立業,卻沒曾想自己會直接死在落鳳坡,相比于諸葛亮之于蜀漢,龐統就像是一顆俶爾消逝的流星。
而當我們將臥龍鳳雛放在一起細緻對比時也會發現, 龐統在政治、外交等方面的能力並不如孔明出色,但要論二人的軍事才能,我們很難給出究竟誰更厲害的最終答案。
諸葛亮劇照 如果當時落鳳坡死的是諸葛亮,那麼劉備就會面臨大後方無人可以統轄指揮的問題。畢竟劉備還在世的時候,通常都是劉備帶兵在外,而諸葛亮則鎮守後方。
對于劉備而言,諸葛亮倘若早早隕落,那麼對蜀漢的衝擊絕對不容小覷。提及此就不得不說到現在網上比較流行的一個說法。
諸葛亮塑像 對于龐統的死,有一部分人認為此舉是諸葛亮以激將法刻意為之,並且劉備其實也清楚臥龍和鳳雛之間有齟齬。
可考慮到諸葛亮對蜀漢的發展更加有利,因此在注意到這二人之間潛在的較量之後,劉備選擇放任諸葛亮的行動,並未強令龐統停止出兵,這才導致龐統身死落鳳坡。
諸葛亮與劉備劇照並且從後來蜀漢的發展來看,龐統之死也確實沒有對蜀漢政/權造成什麼大的衝擊。而 後來劉備去世,一挑子國家大事全部落在了諸葛亮身上。
包括曾經讓劉備心心念念的「入主中原,匡複漢室」,也成了諸葛亮的餘生目標,于是在整頓完國內之後,諸葛亮率領大軍開始北伐,只可惜數次北伐,諸葛亮無一成功。
諸葛亮繪像
龐統北伐能打敗司馬懿嗎?
也正是因為諸葛亮在北伐期間並未有一次勝過司馬懿,這才導致很多人開始好奇,如果是與諸葛亮同樣出名的龐統,他率領蜀漢部隊北伐,能不能取得勝利呢?
答案是不能。誠然,我們不否認龐統在用兵上有著與諸葛亮截然不同的風格。相比于諸葛亮的謹慎,龐統則更加務實,他為了取得勝利,會甘願冒風險而行。
龐統繪像對上這樣的敵人,司馬懿需要耗費更多的精力去猜測和判斷對手的下一步行動,並且還很有可能因為對手的不按套路出牌而失去作戰先機。
可即便如此,龐統依舊很難戰勝司馬懿。這是因為:
巴蜀地區的道路交通環境差,不管主要指揮人換成誰,蜀軍都會碰上糧草運輸困難的問題; 司馬懿本人的軍事才能也相當出色,並且非常有耐性,在長期對峙之後,蜀軍很容易陷入被動。
龐統劇照從諸葛亮幾次北伐的經歷來看,我們就會發現, 糧草運輸可以說是蜀軍的硬傷。儘管諸葛亮為了解決蜀軍的糧草運輸問題而發明了木牛流馬。
可在與司馬懿對戰的過程中,因為司馬懿採取了以守為攻的作戰手段,給蜀軍造成了較為明顯的糧草消耗,這讓諸葛亮北伐陷入了困境之中。
諸葛亮
而 要是由龐統率兵北伐,那麼在糧草運輸這一塊,龐統可能更加吃虧。因為他不像諸葛亮那樣,具備一定的發明能力,可以發明出像木牛流馬一樣的裝備。
這就導致他在遇到以守為攻的司馬懿時,更容易陷入軍隊糧草欠缺嚴重的境地,所以我們才會說龐統也很難戰勝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