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人們認為劉禪應該為蜀漢滅亡負責,因為他 軟弱無能、毫無作為,是人們口中「扶不起的阿斗。」但話說回來,蜀漢滅亡的根源不在劉禪身上,而在這3個人身上。
一、關羽
關羽的功勳不要說了,作為蜀漢第一名將,他為蜀漢立下了赫赫功勳,他還是蜀漢的二號人物,獨自替劉備掌管荊州,但關羽犯了一個致命錯誤,這個致命錯誤就是丟失荊州。
諸葛亮的隆中對就是蜀漢的戰.略方針,他們先拿荊益兩州,然後奪取漢中,再等北方生變謀取天下,劉備也一直按照這個策略有條不紊的推進,但是在劉備拿下漢中後,他們需要休養生息,等北方生變後再圖北方時,關羽卻未知會劉備和諸葛亮,擅自進.攻樊城。
這讓劉備和諸葛亮始料不及,但由於關羽已經展開了行動,而且前期他一直取得不小的勝利,所以劉備也認可了關羽的行為,但劉備沒有支援關羽,也沒有幫助關羽分擔壓力。同時,曹魏還聯合東吳對抗關羽。
東吳的叛盟將關羽逼上了絕路,他在雙方的夾擊下,被迫率幾十騎逃往麥城,但東吳沒有放過他。關羽去世後,荊州落入了東吳之手,這讓蜀漢不但失去了大片土地,還失去了大量的人口,蜀漢的綜合國力下降嚴重,也讓蜀漢陷入了人才匱乏的困境。
二、劉備
關羽被害、荊州丟失,讓蜀漢陷入了麻煩和困境之中,越是危險,人們就應該越冷靜,想辦法將損失降到最低,但兄弟關羽被害和重要城池被搶,讓劉備失去了理智,他不顧諸葛亮和趙雲的勸說,執意為關羽報仇,但是這也將蜀漢帶向了一個更深的深淵。
這個時候,呂蒙已經去世了,東吳沒有了周瑜、魯肅、呂蒙這3個大都督,也讓劉備很輕視東吳。但這個時候,東吳又出現了一個才能不輸周瑜、魯肅的陸遜。
面對來勢洶洶的劉備,陸遜堅守營寨,以守為主,這讓雙方陷入了長久對持。連續作.戰讓蜀軍銳氣盡失,疲態盡顯。這時劉備還犯了大忌,他為瞭解決飲水問題,安排部.隊依山傍水紮營,同時還聯營七十裡,這是錯誤的,但劉備此時已經聽不進建議了。
最終讓陸遜就抓住這個機會大敗劉備,劉備的數萬大軍,被東吳消滅在了夷陵,此役讓蜀漢元氣大傷,一直沒有恢復過來。
三、姜維
姜維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也是諸葛亮選定的接班人。蜀漢後期的策略是北.伐,所以諸葛亮去世後,姜維也接過了他的旗幟。,但諸葛亮的是量力而行,而姜維的北.伐,幾乎是傾全國之力,這讓蜀漢損失慘重,百姓苦不堪言。
姜維在蜀漢後期的部署中,也出現了嚴重錯誤。蜀漢的防守重心在漢中,但姜維時期,他將防守重心放在了武都和陰平,讓漢中的兵力大減。姜維還改變了魏延時期漢中的防守策略,他撤銷了漢中週邊的險要據點,採取了收縮防守策略。
這讓漢中的防守變得薄弱,以至曹魏名將鐘會一個月時間,就將漢中拿下了。失去漢中,蜀漢的大門被曹魏打開,這也有了後來的鄧艾渡過陰平,長驅直入到達了成都,逼迫劉禪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