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黃來福,清朝康熙年間人氏,爺爺那一輩曾經是鎮上的最有錢的人,可是到了他這一代,已經是一貧如洗,一家三口不得不搬到老家農村三間破舊的茅草屋居住。
黃來福的妻子柳氏,溫柔賢慧,儀態端莊,他們有個三歲的兒子阿寶活潑可愛,黃來福小時候家裡還算富裕,嬌生慣養,所以他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貪玩且懶惰。
很多人都說柳氏嫁給黃來福是倒八輩子的黴了,但是柳氏始終相信相公是個善良孝順和聰明的男人,他只是沒開竅,只要他發奮圖強,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柳氏為什麼對黃來福這麼有信心呢?
原來十幾年前,柳氏跟著父親逃荒到鎮上,黃來福求著父母收留了他們父女,還給柳氏的父親在店鋪安排了事做,後來還娶了柳氏,柳氏的父親體面離世。
柳氏吃水不忘挖井人,所以對黃來福不離不棄,一心想幫相公早點振作起來。
那天早上,日曬三竿,柳氏見相公還沒起床,於是喊他起床吃早飯,然後去地主家租幾畝地來耕種,不然這日子實在是沒法過下去。
黃來福說道:「時也,命也,我祖上那麼有錢,到頭來還不是一場空?不如多睡會兒,再說我哪會種地啊?」
柳氏說道:「村裡那麼多莊稼能手,還愁學不會?我們有手有腳,只要勤勞肯幹,還愁過不上好日子?不然你這個當父親的怎麼和阿寶說?難不成說你天天睡懶覺啊?」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柳氏對相公可謂是苦口婆心,擺事實,講道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還拿兒子阿寶來激發作為一個父親的鬥志。
可是黃來福打了個哈欠說道:「兒孫自有兒孫福氣,莫為兒孫做馬牛,阿寶要有出息,我們跟著享福,他要沒出息,掙得再多,不夠他敗的,我和我爹不就這樣嗎?」
這叫什麼話?黃來福根本不提租地的事,還滿嘴歪理,柳氏脾氣再好也架不住這個,柳氏生氣地說:「你要這麼說,我帶阿寶回娘家了,你沒飯吃,別來找我。」
柳氏是要斷了相公的後路,讓他破釜沉舟,不得不奮鬥,這招果然有效。
黃來福急了,因為柳氏雖然在自己耳邊嘮叨,但是很少這麼生氣,更別說帶阿寶回娘家了,如果她真的回娘家了,他還真的可能餓死。
因為平日裡,家裡就指著柳氏做針線和幫人洗衣服,掙點錢,勉強可以糊口,所以黃來福趕緊爬起床,洗漱之後,喝了碗清澈見底的稀飯,緊了緊褲腰帶。
「娘子,我去我陳哥家租地去了啊。」黃來福說完,逗了逗阿寶就出門了。
「和人家好好說,我們兩個人租個四五畝地就行了,位置好一點的地方好啊,我和阿寶等你回來啊。」柳氏喊不忘叮囑相公,還讓他知道,家裡有妻兒等著他的。
陳哥是地主家的少爺,黃來福曾經是住在鎮上的有錢人,逢年過節都會回村裡看望年長的親戚,他和陳少爺是好朋友,兄弟相稱,陳少爺去鎮上玩沒少找黃來福。
黃來福晃晃悠悠,一方面是餓的,一方面覺得沒睡好,陳少爺見到黃來福,笑嘻嘻地說:「黃老弟,是那陣風把你給吹來了?不過我要出去辦點事,有話你快說。」
其實這陳少爺早就看不起黃來福了,找藉口讓黃來福走而已,黃來福知道如今身份有別,不敢怠慢。
他連忙拱手說道:「陳少爺,我是來租地種的,還請你看在我們兄弟一場,租五畝離家近點,肥沃點的地給我啊?」
陳少爺皺了皺眉說:「哎呀,黃老弟,實在是不好意思,我說我出去辦點事,就是為這事,剛好我有五畝空地,租給旁人了,正準備去談這事呢。」
黃來福見陳少爺這麼說,他本來就是被柳氏逼著來的,陳少爺的話足夠自己回去交差了,再說他看到陳少爺的表情和帶著諷刺的話語,心裡不舒服。
畢竟他還是個男人,好面子,而且多少有些骨氣,更主要的是,他曾經比陳少爺要富有,想到這裡,黃來福連忙告辭。
可是陳少爺忽然喊道:「且慢,黃老弟,我想起了,我有一塊空地,一畝多點,你要是願意,免費給你種一年,正好你沒種過地,拿去練練手,就是不知道你敢不敢種。」
黃來福剛才被諷刺了一番,這下又被瞧不起,很受刺激的,他連忙說道:「這有什麼敢不敢的?我跟人學學就會了,我不是個笨人。」
陳少爺笑了笑說:「我說的不是會不會種的事,是另外一碼事,我和你直說了吧,那塊地稍微偏了點,在半山腰。
原本是兩畝,我見沒人種,就賣了一半給人當墳地,還剩一半,你要是不怕的話,就拿出去種,那個地方你知道,我們小時候爬山的時候,曾經路過的。」
陳少爺說完,用手指了指山上大致的位置,黃來福被這麼一激,滿口答應了,陳少爺說道:「行,那就這麼定了,一年之後,我有了空地,一塊和你算租金。」
黃來福回家之後,就把事情的經過給說了一遍,其實柳氏心裡也清楚,相公不會耕種,想租地很難,能有這一畝荒地已經不錯了,而且是面租子的。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她主要是想讓相公勞動起來,整天不是躺著,就是逗阿寶子玩不是個事,、她早就用針織品換了些破舊的鋤頭,鐮刀什麼的,都還能用。
黃來福剛想躺下,說吃了午飯再去地裡,此時,柳氏用布包裹住阿寶,背在背後,拿起一把鋤頭,兩把鐮刀遞給黃來福說:「相公,這才什麼時辰啊?趕緊上山去。」
黃來福被驚呆了,看著妻子背著阿寶的情景,堅毅的表情,一陣心酸,眼淚直打轉,他自己不成器,懶惰,但是妻子從來沒嫌棄過自己,沒放棄過自己。
想到這裡,黃來福拿上工具就帶著柳氏去往山上,到了之後,嚇了一跳,雜草叢生的一畝地,緊挨著就是一片墳場。
他祖上的墳墓就在不遠處,既然來都來了,趕去磕頭並說道:「不肖子孫黃來福,給你們蒙羞了啊,往後我叮噹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做事做人。」
黃來福雖然懶惰,不思進取,但是他沒敢忘記祖宗,是個孝順的人,若不是為了厚葬爺爺奶奶和爹娘,也不知窮到這個地步。
接著夫妻倆就開始清除雜草,黃來福揮舞鐮刀,不多時他就覺得眼酸背痛,手上起了氣泡,疼得嗷嗷叫,說沒法幹活了。
柳氏做過粗活,她倒沒啥事,不過她心疼相公,自己的男人不疼,誰來疼?柳氏替他包紮好後,讓他歇會兒。
黃來福見妻子這樣,覺得不好意思了,再說剛才還信誓旦旦地跟祖先說要勤勞的,於是就趕緊打起精神幹活。
吃罷午飯,他們又繼續幹活,太陽還沒下山,雜草清除乾淨,接下來就是翻土了,黃來福說實在幹不動了,回家休息,明天再來。
柳氏心裡也清楚,有些事情急不得,相公能做到這一步已經不錯了,再說他們的兒子一直鬧著說不好玩,三歲的小孩能這樣已經很不錯了啊。
晚飯,三碗稀飯,沒早餐那麼稀,一家三口剛準備就著鹹菜喝稀飯,忽然門口來了一個衣衫襤褸的人,蓬頭垢面的老乞丐背著個破包袱走了過來,說快餓死了。
黃來福心想,這老乞丐不就是跟自己這個乞丐爭吃的嗎?不過轉念一想,自己總比老乞丐好多了,有溫柔賢慧的妻子,還有活潑可愛的兒子阿寶。
他剛想開口,柳氏已經扶著乞丐經來了,讓他坐在桌前,把自己的稀飯端給了老乞丐,老乞丐幾口就將稀飯喝得精光,看的黃來福只咽口水。
老乞丐又盯著黃來福跟前的稀飯,又指了指,問了句,可以給我吃嗎?黃來福想都沒想就將稀飯碗推到老乞丐面前,因為他知道餓的滋味是真的難受。
老乞丐又幾口將稀飯喝得精光,這時抱在柳氏懷裡的阿寶說:「娘,把我的稀飯也給老爺爺吃吧。」
「我怎麼能搶你的吃食呢?我吃飽了,有事先走了,謝謝你們啊。」老乞丐笑了笑說,說完起身就走了。
柳氏趕緊說:「我一會兒還要熬稀飯,你要是沒吃飽,再吃點?」
老乞丐頭都沒回,說吃飽了,快步流星地走了,剩下夫妻兩個面面相覷,柳氏趕緊又去熬稀飯,黃來福陪阿寶吃完飯,抱著阿寶在院子裡轉一轉。
忽然,他發現老乞丐的破包袱,擱在他的門前,他連忙喊柳氏出來看一看,柳氏說:「這肯定是老乞丐落下來的,指不定一會兒就回來取的。」
這時阿寶說要從他父親懷裡下來,他下來之後,說要打開包袱看看,黃來福也覺得好奇,就打開了,這一打開,可不得了,裡面有個金光閃閃的金碗。
黃來福趕緊說道:「娘子,我們發財了,這個金碗,夠我們在鎮上買個小宅子,再買個小店鋪做買賣了啊。」
柳氏連忙說:「這怎麼行?這可是別人的東西,我們怎麼好占為己有?尤其是當著兒子的面,咱是窮了點,但不能做這種昧良心的事。」
黃來福想了想說:「娘子,你說得有道理,那就先放到屋裡,等個十天半個月再說吧,如果老乞丐沒來找,那我們就不客氣了?再說乞丐怎麼會有金碗?奇怪啊。」
柳氏說奇怪的事情多著呢,然後去了廚房,黃來福將破包袱包好,進了屋裡,並對阿寶說:「兒子,這是別人的東西,我們不能亂翻,等老爺爺回來了,要還給他的。」
阿寶點了點頭,繼續在院子裡玩,忽然,阿寶喊道:「爹,娘,老爺爺來了。」
夫妻二人來到門外,果然,老乞丐氣喘吁吁地跑了回來,說道:「哎呀,我進你們屋的時候,覺得包袱又破又髒,就放在了門口,走的時候給忘了,你們看到了嗎?」
阿寶說:「老爺爺,我爹娘都說了,不是自己家的東西不能拿,放在屋裡呢,等你來取的。」
黃來福趕緊進屋拿出了包袱遞給了老乞丐,老乞丐拉著包袱掂量了一下,不太放心,又拉開一條縫看了一眼。
然後說道:「我原本看天色還早,準備到下一個村子找個地方將就一晚上,可是這太陽下山了,我年紀大了,走夜路不方便,可否在裡面家裡借宿一宿?」
夫妻二人想說同意,還沒開口,阿寶說:「爹,娘,就留下老爺爺吧。」
黃來福和柳氏吃罷晚飯,柳氏燒了熱水,找了相公的衣服,真是人靠衣服馬靠鞍,雖然是補丁的衣服,但是老乞丐收拾一下,精神多了,看著慈眉善目,和藹可親。
接下來幾天,夫妻二人照常去幹活,但是老乞丐就這樣住在了他家裡,早上換上破衣服出去要飯,晚上回來再換上乾淨的衣服。
黃來福也慢慢適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雖然只有一畝地,但是對新手來說,夠他忙活的了。
有天晚上,稀飯鹹菜剛上桌,老乞丐興高采烈地回來了,手裡提著酒,烤雞還有別的菜,他說道:「今天遇到個好心人,賞了我酒菜,不敢獨享,大家一起吃吧?」
一家人很久很久沒吃過這麼豐盛的飯菜了,互相謙讓了一番,看得老乞丐直點頭稱讚,柳氏吃完飯,帶著阿寶睡覺去了,叮囑他們少喝點。
可是黃來福和老乞丐喝得停不下來,邊喝酒,老乞丐問了黃來福好多問題,爺爺奶奶叫什麼啊,父母叫什麼啊,原本挺有錢的,怎麼就敗落了呢?
黃來福歎了口氣說:「聽爺爺說,他是個樵夫,但是特別能吃苦,別人一天砍柴兩趟,他卻砍三四趟,奶奶也是勤儉持家,後來去鎮上做生意,順風順水的。
要說敗落嘛,主要是我爹傷了人,吃了官司,不過我也好不到哪裡去,哎,一切都是過眼雲煙,我有好娘子,乖兒子,我會努力的,明天我就去砍柴。」
老乞丐忽然又問道:「我的金飯碗,你怎麼不拿去賣了?」
黃來福喝得有點多,笑著說:「別提你的金飯碗了,你一個乞丐怎麼會有金飯碗?八成是假的,哈哈,即便是真的,那也是你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啊。」
老乞丐忽然表情嚴肅地說:「你看看我是誰?」
黃來福低著頭吃菜,沒看老乞丐,擺了擺手說:「你不就是老乞丐嗎?你說過,你叫胡白賢,其實我現在比你也強不到哪裡啊。」
老乞丐讓黃來福抬頭看一看,黃來福抬頭一看,嚇得撲通一聲跪下了,連忙喊道:「爺爺,你怎麼還活著?孫兒不孝啊,讓你蒙羞了啊。」
黃來福以為眼睛看花了,揉了揉眼睛,又看了看果然是自己的爺爺,但是瞬間變成了原來的老乞丐,他頓時覺得老乞丐肯定不是一般人,連忙問老乞丐到底是誰?
老乞丐手撚鬍鬚說道:「我就是胡白賢啊,我也不瞞你了,其實我是狐仙,那天,我渡劫,天雷擊來,我嚇得到處跑,慌不擇路,剛好跑到你爺爺的身邊。
我發現天雷不打他,後來才知道,你爺爺是至純至孝至善的人啊,因此我渡劫成功,還沒來得及報答你爺爺,我成了狐仙,去天庭。
等我抽空算一下你爺爺的情況時,發現壞了,天上一天,地上一年啊,你爺爺剛好去世了,我趕緊去地府找到他,他說了你家裡的情況。
你爺爺非常後悔啊,因為年近四十才有了你爹,對你爹嬌生慣養,最後你爹好吃懶做,還整天惹是生非,最後闖了大禍,害得家道中落。
你爹娘去世後,你爺爺奶奶因為傷心加生氣,也先後離世了,你爺爺希望我能幫幫你,不過先要確定你勤勞善良。
因為不善良,幫了你,你反而去禍害別人,因為不勤勞,給你再多的錢也會揮霍一空,這可讓我犯難了,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啊。
我關注你很久,發現你的娘子柳氏真是賢慧啊,對你不離不棄,耐心勸導,換成我,早就揍你或者不跟你過了,我見機會來了。
就拿金碗來試試你,其實那就是個破碗,你要拿去賣,可就麻煩咯,在你家住了些日子,我發現你現在蠻勤勞的,也有信心,也很善良,所以我決定幫你了。」
聽到這裡,黃來福羞愧難當,不由得敬佩和感激自己的娘子柳氏,也感激爺爺在天之靈,忙問狐仙怎麼幫自己?
狐仙笑著說:「其實也不算是我幫你,要說幫你,或者報答你爺爺,也就是請你們一家三口吃了這頓飯,然後傳個話而已,說來挺慚愧的。
你爺爺告訴我,他當年發現你父親死性不改,知道後面會出大亂子,就在你這個破屋的後院棗樹下埋了一百兩銀子。
你爺爺知道你爹和你肯定會將能賣的都賣了,但是這三間茅草屋,雖然不值錢,但是可以遮風避雨,你肯定會回來住的。」
黃來福趕緊叩謝狐仙,狐仙說:「其實我也沒幫你什麼,傳個話而已,你們人類教養孩童的事情我也懂得不多,不過你爺爺說得對,勤勞善良是根本。
還有你以後也要多聽你娘子,她才是你家的金子啊,無論什麼時候,不要傷害她啊,不然我要是給你添亂,怕你應付不過來哦,時候不早了,我該走了。」
狐仙說完,飄然離去。
黃來福洗了把冷水臉,讓自己清醒了下,然後去叫他娘子柳氏,把情況都和柳氏說了一遍,柳氏喜極而泣,二人趁著夜色挖出了白銀一百兩。
柳氏問相公怎麼打算的?黃來福想了想說:「我小時候,爺爺常教我些做生意的事情,我多少懂一些,我們先買個店鋪試一試,只要我們夫妻同心,一定沒問題。
那塊地,我們繼續種,回頭我把它買下來,以後抽空回來耕種些東西,也好提醒自己,不要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也警示教育阿寶,你說行不行?」
柳氏點了點頭說:「相公,我支持你,而且你最近改變很大,讓我很高興,這才是我的好相公,對了狐仙的那個破碗,回頭我們用盒子裝起來,提醒我們和孩子。」
夫妻二人,說幹就幹,同心協力,起早貪黑,精心打理自己的店鋪,加上狐仙的暗中相助,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恢復了往日的風光。
後來柳氏又生了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二人夫妻恩愛,樂善好施,行善積德,一家六口其樂融融,常教育孩子們,以勤勞善良為本分。
每年到了耕種的季節,他們都會抽空回到老家農村,一家人一起勞作,快樂無比。
【故事完】
筆者說:
黃來福家道中落,到了只能吃鹹菜,喝稀飯的地步,為何重新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筆者以為主要是以下原因:
其一,他是個善良孝順,不貪財的人,
柳氏父女二人逃難,他求自己的父親收留了他們,還娶了柳氏,到山上地裡除草,見祖上的墳墓在附近,乞丐的金碗他沒據為己有。
其二,他有一個賢良淑德的好妻子,
柳氏可以說是個奇女子,知恩圖報,對自己丈夫有信心,有耐心,她從未想過放棄,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正所謂家有賢妻,勝過良田萬傾。
其三,他是個知錯能改的人,
他的身上有著很多毛病,懶惰,得過且過,好面子,曾經靠妻子柳氏養家糊口,在家帶帶兒子而已,但他知錯能改,沒有忘記自己作為丈夫和父親的責任。
其四,他有貴人相助,
文中他的爺爺,還有狐仙採用的是怪誕和神話的手法,如果把他們換成貴人相助,就可以理解了,當然勤勞善良是根本,不然誰會幫助你?
正所謂「天助自助者,自助者人恒助之。」勤勞肯幹,善良孝順,關愛妻子,愛護孩子的男人運氣不會差,同樣的女人也是如此,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