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後期,戰功彪炳的魏延為何最終逃不過被害

王雪嵩 2021/05/01 檢舉 我要評論

因為演義小說的影響,所以有人認為是諸葛亮早已有解決魏延之心,但對於一個謀士來說,能幫君主坐穩天下,肯定不會做出如此自毀長城之舉。

諸葛亮不可能解決魏延的原因

諸葛亮對魏延的態度是重用與保護為主,而不是處處提防、除之而後快的心思。原因很簡單,魏延是堅定的北.伐支持者,是劉備生前認為可以獨當​​一面的將領,除了關羽之外的荊州骨幹力量。

魏延與諸葛亮兩人在北.伐這件事情上,雖然有分歧,但是目標是一致的。

諸葛亮去世後,荊州元老級人物魏延,可謂碩果僅存,作為軍.師怎麼可能讓魏延厶呢?所以說想除去魏延的,必然不是諸葛亮。

自古樹大招風,諸葛亮去世後,蜀漢.政.權.高層利益重新洗牌,代表荊州的魏延自然容易被趕出局。

魏延被害的真相

瞭解三國歷史的朋友們都清楚,蜀漢.政.權是由三股勢力集團組成,分別是益州土著士族組成的益州集團,益州上任州牧劉焉入蜀帶來的外來勢力東州集團,劉備入蜀帶來的外來勢力荊州集團。

劉備及後來諸葛亮主.政.時期,荊州集團無疑是蜀漢.政.權的中堅力量,其次同為外來勢力的東州集團是拉攏物件(譬如,劉備的皇后就是曾舉家跟隨劉焉入蜀的兗州陳留郡人吳懿的妹妹),對於益州集團採取的是打.壓.的政策。

諸葛亮去世後,加之之前張飛、黃忠、趙雲及二代將領關興、張苞等將領的去世,荊州集團勢力開始急劇衰減。蜀漢後主劉禪掌.握.大.權,開始重新審視盤踞在益州的三股勢力,進行重新洗牌。此時,蜀漢.政.權中佔據上風的無疑是之前一直處在拉攏地位的東州集團。

因此,後主劉禪採取的策略是重用東州集團,拉攏益州集團。然而這兩股勢力是北.伐的堅決反對者,是與荊州集團的主張完全是背道而馳的,所以說,魏延的厶完全是早已註定的。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