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男子重金替美少婦贖夫,少婦半夜敲門試探助他躲過一劫

ZHANGKEYUE 2022/02/02 檢舉 我要評論

明朝正德年間,武安縣某鄉有個商人叫李直,為人正直,好善樂施,方圓十裡八村的鄉親都叫他李大善人。一日,李直去縣城進貨,路過一河水湍急處時,從側面看到一年輕少婦面色憂鬱地站在河邊。那少婦臉色白淨,長得頗有幾分姿色,但眼睛紅腫,明顯有哭過的跡象。

李直預感到事情有些不妙,便準備上前搭訕,好好開導這少婦一番,以免她想不通,做出過激之事。不料還沒走到那少婦面前,那少婦已經雙眼一閉,兩腿一動,硬生生地往河裡跳去了。李直救人心切,根本來不及多想,緊跟著就丟下身上的包袱,「撲通」一聲跳了下去。還好河水不是很深,李直也會游泳,在水裡撲打了幾下,便將這少婦救上了岸。

少婦心有千千結,冰冷的河水也無法讓她釋懷,她一邊吐著水,一邊哭著臉,用手推搡李直道,「你這人為什麼多管閒事?你救我作甚?我已經不想活了,你快讓我死了算了。」

「這位姐姐,你為什麼不想活了?莫非遇到了什麼難事?不妨說出來讓我聽聽,或許我還能幫你。」李直渾身已經濕透,忍不住還打了好幾個噴嚏,但他的內心,卻是異常火熱。

少婦見李直言辭切切,臉色溫和,十分友善,便放緩了語氣,哭哭啼啼道,「這種醜事還是不說為好,免得官人取笑。官人救命之恩,民婦下輩子做牛做馬,再作圖報。」說罷,少婦起身向李直道了個萬福。李直回禮道,「這裡就你我二人,就算你說的是醜事,我也不會笑話的,但說無妨。」

「那,那我就說了。」少婦不好再拒絕,只得道明原委,「民婦周顏,嫁給村人付萬昌為妻,他走街竄巷,賣雜貨為生,前日被人告發未納官稅,昨日就被官府抓去杖打五十大板,還要絞罰二十兩白銀。若三十日之內交不出這些銀子,我夫君就會被發配邊疆勞役。民婦借遍親朋家人,卻只借得三十文銅錢,民婦自知救人無望,無臉再面對夫君,只能投河自盡——」

原來是這樣啊?!「哈哈哈!」李直忽然不笑不已。少婦周氏不解,一臉納悶地望著他。李直趕緊解釋,「區區二十兩銀子,不足掛齒,正好我有。」說罷,李直拾起路邊的包袱,塞給周氏道,「這裡面有三十兩銀子,我帶著本來是準備去城中進貨的,如今聽你有難,索性全部贈送給你了,你趕緊拿去救你的夫君吧!」

「這——這如何使得?」周氏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趕緊打開包袱一看,裡面果然有三十兩白花花的銀子,瞬間激動不已。「如何使不得?反正我經常舍財,也不差這三十兩銀子。實不相瞞,我也是做生意的,我掙這三十兩銀子,只需要一兩天的時間,這錢對於我來說算不了什麼,對於你們家來說,卻是救命的稻草啊!」

「那,那我只要二十兩就可以了——謝謝,謝謝官人救命之恩!」周氏趕緊跪下向李直磕頭謝恩。李直將其扶起道,「大恩不言謝,另外十兩銀子用來給你們改善生活,希望你以後不要再做傻事。」

「不會了,再也不會了。」周氏用力搖了搖頭,再次跪拜道,「還請恩人留下名字和住址,日後民婦和夫君好上門表示感謝。」

「我叫李直,喜歡做點兒好事,沒想過回報,你們不必再登門致謝了。」李直擺擺手,起身,準備回家去把衣服換了,免得著涼了。周氏聽到「李直」二字,更是激動萬分,熱淚盈眶,「您,您可是李大善人?民婦遇見您真是三生有幸。」

「哈哈哈!」李直用爽朗的笑聲代替回答......

周氏拿著銀子,連衣服都顧不得換,就去了縣衙為付萬昌贖身。付萬昌從監牢裡出來後,不但沒有一點兒興奮之情,反而還睜著大眼,狠狠地瞪了周氏幾眼。周氏不解,在外面也不好詢問緣由,只得默不作聲地跟在付萬昌後面。

付萬昌冷哼一聲,加快步子,率先回到家中。周氏緊隨其後,小心翼翼地把李直裝銀子的那個包袱放好,這才準備進屋換衣。哪知這時,付萬昌忽然沖上前來,狠狠給了她一巴掌道,「賤人!你跟哪個男人勾搭在一起了?」

「相公,你,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周氏噙著淚,一手摸著滾燙的臉,十分不解地問道。付萬昌板著臉道,「什麼意思?哼,我且問你,你是怎麼把我從監牢里弄出來的?」

「當然是用銀子把你贖出來的啊!二十兩銀子,一分都不能少。」

「那你哪來的銀子?二十兩銀子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我親戚朋友,還有你那邊的窮親戚,肯定不會給你借這麼多銀子的!必是哪個姦夫看你可憐,才施捨你這二十兩銀子的!」付萬昌氣岔岔道。別看這個男人生得人高馬大,但是心眼極小,他有這麼奇葩的想法,也真是讓人吁吁。

周氏沒料到好心辦了壞事,只得流著淚道明原委,「這些銀子都是鄰鄉的那個李大善人送給我的。沒錯,你的親朋好友,還有我們家的窮親戚,只借給我三十文銅錢,我自知這些錢救不了你,我也沒出路了,今早就去了大河邊投河自盡。哪知李大善人路過那裡,不僅把我從河裡救起,還給了我三十兩銀子。其中二十兩用來贖你,另外十兩讓我們改善生活。」

說罷,周氏拿出李直的包袱,又指了指身上的濕衣。付萬昌這才消了消氣道,「沒想到你還能遇到李大善人啊,真是走了運了,把這些銀子給我保管吧,反正我做生意要用錢。」說罷,這小子一把搶過包袱,拿了一兩銀子,去集市上買了一隻燒雞,一瓶燒酒回來。也不管周氏,自己就吃起雞喝起酒來,邊吃還邊說,「既然是李大善人給的錢,那就不用白不用。」

「相公,雖然是李大善人給的錢,咱們還是要節約著用啊。」看到付萬昌大手大腳的樣子,周氏十分擔心。付萬昌又變了副臉色道,「喲,心疼起老相好的錢來了吧?錢用完了讓他再給就是了啊!」

周氏皺著眉頭道,「相公,都說了這是李大善人給的錢啊!我哪來的相好?」付萬昌紅著臉道,「李大善人能平白無故地給你這麼多錢?你少騙老子!肯定是他看上了你的美色,才給你施捨了這點兒錢財。說,你們究竟是什麼時候勾搭上的?是不是趁我每日出去賣雜貨的時候?」

「沒有!我之前根本就沒過李大善人,今日才第一次遇到。相公如果不信,可以找周圍鄰居打探一下,如果我做了半點兒對不起你的事情,我可以再次投河自盡。」周氏沒想到丈夫的心胸竟是如此狹隘,此刻她的內心,就像被刀子剜了一般難受。

付萬昌猜疑心重,加上又喝了些小酒,便紅著脖子說道,「要想讓我們相信你們之間是清白的,這倒好辦,等天黑了之後,你陪老子去李家大院走一趟。」這廝心裡盤算著:讓老婆周氏晚上去敲李直的家門,假意道謝,如果二人真有姦情的話,那個李大善人肯定會迫不及待地將她拉入院中,或是對她動手動腳的。當然,若二人是清白的話,這個李大善人晚上肯定不會出來給她開門。畢竟男女有別,孤男寡女晚上是不能見面的。

周氏在家中極無地位,加上她有口難辯,因此只能按照付萬昌的意思行事。晚上戌時,天色大黑。因為李大善人的美名早在十裡八村傳開了,所以要找到李家大院,也不是件難事。周氏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跟著付萬昌來到了李家大院外。

按照付萬昌所交代的,周氏叩響了李家大院之門,付萬昌這個老謀深算的傢伙,卻躲在牆角後,暗暗地監視起周氏的一舉一動。夜深人靜,大部分人都進入了夢鄉。周氏敲了半天門,李家一個老僕才在門口厲聲問道,「誰呀?這一夜了,還讓不讓人睡覺?」

「我,我是付家莊周氏,今日得李先生白銀饋贈,救出家夫,特意上門表示感謝,還望進門通報一聲。」這些話都是付萬昌給周氏設計好的,她很不情願地說出來,最終目的還是希望這次演戲能讓付萬昌滿意。門後老僕聽及此,不敢怠慢,只得敲響了李直房門,如實稟報,「少爺,有個付家莊的周氏,她說今日得你白銀賞賜,特意上門表示感謝——看樣子,她是想見你一見,當面致謝。」

「都這麼晚了,她還來表示感謝?男女有別,讓她回去吧,就說白日已經謝過我了,不必再來道謝。」李直不僅大方,還是個正人君子,懂得一些禮節,因此不願在此時出門。

老僕人將話一字不漏地轉告給了門外的周氏。周氏甚喜,輕聲對付萬昌說道,「你現在應該相信這個李大善人對我沒有壞心思了吧?」付萬昌還是不信,冷聲道,「漂亮話誰不會說?哼,我就不相信他是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繼續敲門,就說今晚不向他當面致謝,你就睡不著,就不回去了。」

「這——」周氏雖然十分為難,但還是鬼使神差地叫響了房門,老僕無可奈何,只得再次去向李直稟報。李直沒料到周氏是如此地冥頑不化,就轉告老僕道,「如果她是真心要向我表示感謝,就帶上她男人一起,改日再來吧!」

「是。」老僕又將原話一字不落地轉告給了周氏。付萬昌猶豫了半響,輕聲在她耳畔說道,「那你就告訴他,帶了我同來的。」周氏無奈,只得繼續叫門。老僕再次進屋稟報,李直聽說付萬昌本人也來了,這才穿上衣服,拎上燈籠,親自打開了院門。

付萬昌以為李直會趁機對周氏動手動腳的,趕緊又藏到了牆角之後。這時,李直拎著燈籠站到周氏面前,將她看了幾眼,頗為埋怨地說道,「這位大姐,我不是說過了嗎,大恩不言謝,你怎麼還找到我家來表示感謝了?對了,你相公不是來了嗎?他在哪裡?」

「他——」周氏一陣結巴,正不知如何是好。忽然,山搖地動,大地開始劇烈搖晃起來。頃刻之間,四處房屋倒塌,野貓野狗怪叫之聲響起。地震了!當李直意識到這一點,再回頭看他家大院時,他發現他的房屋也倒了一大片,而他剛剛休息的那間臥室,更是全部倒塌。試想一下,如果剛剛還睡在床上的話,豈不是被倒下的房梁和泥牆給砸死了?

真是萬般慶倖啊!想及此,李直趕緊向周氏行了一個大禮道,「大姐,多謝救命之恩啊,如果今夜不是你們前來叫門,我李某恐怕已經被埋在廢墟之下了。對了,付大哥在哪裡?快,快請他出來,我還要好好拜謝他一番。」

「恩人,應該是我拜謝您才是啊。」看到這裡,付萬昌才意識到自己小肚雞腸了,趕緊從牆角處走出來向李直行禮,隨後又急急說道,「快,快看看家裡人有沒有受傷!」說罷,他跟著李直一起進入李家大院開始救人。還好,這場災難來得快去得也挺快,李家除了倒塌了幾間屋舍,砸没了兩頭耕牛,三頭大豬,外加兩個僕人受傷外,再無別的損失。

經歷了此事後,付萬昌的心胸豁達了許多,而李直也意識到他大難不死是因為種了善因的緣故,因此後來他又廣施錢財,並做了許多好事,附近百姓對他也更加尊敬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很簡單:種善因,得善果。人生在世,多做一些好事,肯定會有一些好的回報。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本文根據馮夢龍的小說《二刻拍案驚奇》改編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