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養了只雞幾年不見下蛋,村鄰都嘲笑他,和尚:再養幾天

ZHANGKEYUE 2022/02/19 檢舉 我要評論

話說在宋朝年間,得益於獨特地形和氣候因素,蘇杭一帶盛產一種高產穀物,杭州有個小鎮子,名為桃花鎮。

也正是因此,杭州桃花鎮的人們世代都以養雞養鴨為生,民風淳樸敦厚。

據說桃花鎮的雞下的蛋比尋常雞蛋更大,不僅皮薄而且是雙蛋黃,就連皇宮裡的皇上和眾位娘娘們都特別喜歡吃桃花鎮的雞蛋呢。

桃花鎮鎮子西頭有戶張姓人家,因為家中排行老八,人稱張老八,張老八的祖父是位高權重的正一品太傅,在當時也是富甲一方的貴族,張老八本可以憑藉祖上的功德大顯身手,誰料到了張家父輩這一代,張老八的父親是個半吊子,一門兒心思吃喝玩樂,整日沉迷享樂不思進取,家底慢慢被掏空了,這才使得張家家道中落。

不過好在張老八為人本分,踏實能幹,平日裡又特別樂善好施,其妻子也是個勤勞賢慧的本分人,兩人每天天剛亮就要勞動,勤勤懇懇辛辛苦苦養雞喂鴨,一家四口的日子呢,雖然不是大富大貴,倒也過得算是衣食無憂。

作為桃花源地道的農戶,張老八家可是養雞大戶,他們家光雞圈就有四間,裡面放著顏色不同的雞和鴨,數一數恐怕得有百來隻雞鴨,可別小看這些小東西,它們可是張老八的心頭寶,全家的生活就指著它們呢!

在張老八和妻兒的悉心照料下,他們家的雞和鴨長勢特別好,惹得鎮子上其他農戶羡慕又嫉妒!

轉眼間小雞小鴨都長大了,張老八心心念念的寶貝們也開始下蛋了,他每天得來來回回看好幾次,看著窩裡帶著微微溫度的圓滾滾的雞蛋和鴨蛋,張老八心裡可是樂開了花兒,別提有多得意了!

不過讓他疑惑的是,西屋頭角落裡的一隻雞從沒見下過一顆雞蛋,他每天都留意這只雞和它的雞窩,每天吃食倒是和其他雞一模一樣,這可太奇怪了,張老八一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他安慰自己還是再養幾天看看吧……

眼見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秋收都已經完了,大部分雞鴨都老了,按理來說那只雞也應該下蛋了啊,他們一家人可是每天都按時喂雞呢,一刻也不敢懈怠。

不知道是不是這只雞天生不爭氣,直到過年了也沒見下過一顆蛋,這下可把張老八一家給難住了,雞不下蛋,豈不是成了怪物,他們家養雞養出了怪物?這傳出去大家可怎麼看他們家啊,他們張家的臉豈不是都丟盡了?

眼瞅著左鄰右舍的雞蛋鴨蛋都已經變賣成錢了,張老八這一隻雞還是沒動靜,鄰居們這下可找著機會嘲笑張老八了,紛紛都說張老八雖然廣佈施,但怎奈品德太差,養的雞連蛋都不下。

聽了這話,張老八雖然生氣,雖然心裡不是滋味,卻也沒辦法,只能盼望這只雞早點下蛋!

說來也是奇怪,這只雞就好像不會下蛋似的,一點兒動靜都沒有,只是每天吃完食照例在牆角不緊不慢地曬太陽,你趕吧,它好像也不怕你,仍然慢吞吞的。

這下徹底讓張老八摸不著頭腦了,自己養雞這麼多年,還沒見過這麼怪的母雞。

張老八和妻子還是頭一次遇到這麼邪門的事情,晚上他們商量著怎麼解決這只古怪的雞,不下蛋還得每天喂糧食吃。

不過,讓人為難的是桃花鎮養雞鴨有個禁忌,那就是不能隨意扔掉活的雞和鴨,自家養的雞和鴨也不能被自己家的人吃掉,否則會為農戶和鎮子上的人帶來厄運。

這可把張老八徹底為難住了,他每天都望著雞出神,眼睛呆呆的。

妻子不忍看他這樣子,便提議讓他去山上請教一下高僧,請高僧點點化一下,尋求一個好辦法。

俗話說得好,快刀斬亂麻。次日,張老八取了些銀兩就動身了,一路上跋山涉水找到了高僧。

高僧好像早有預料張老八回來,他很耐心的聽張老八講,聽完張老八的話,高僧不緊不慢的說:世間善惡都有定數,眾人譏諷,你都沒有放棄,善惡終有報,你和妻子樂善好施,德行高尚,也許這只雞是你們家的福報呢?人說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施主又何必這麼著急要結果呢?天機不可洩露,施主靜待便可。

高僧的話一語點醒了張老八,回家後,她給妻子轉述了高僧的話,他交代妻子兒女正常喂雞,此後閉口不提不下蛋的事情。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間已經是第二年秋天,這天,張老八正在雞舍裡忙活著,突然聽到兒子喊著:爹,快來看看,快來看!

他聞聲趕忙跑到西頭房裡一看,頓時傻眼了,只見那只雞在角落周圍不停地走來走去,他正納悶兒時,雞舍四周的牆突然變得金黃,然後雞竟然開始下蛋了,更離奇的是,這只雞下的蛋竟然是金色的!

他瞪大著眼睛拿起那顆雞蛋,真的是黃金蛋!張老八的雞下了黃金蛋!

好事傳千里,張老八家的雞下黃金蛋的事情頓時穿的沸沸揚揚,第二天鎮子上的人紛紛來參觀張老八家會下金雞蛋的雞,一時間,張家門庭若市。

也正是如此,張家名聲大噪,黃金蛋也為張老八家帶來了不少財富,後來張老八又慷慨捐了些銀子,為鎮上的乞丐修了個避難所,從此張老八的和金雞蛋故事也傳為桃花鎮的佳話!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