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是一個人才井噴的時代,除了蜀漢五虎上將、曹魏五子良將及八虎騎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軍師。那麼,他們在東漢末年到三國這個大舞臺上,鬥智鬥勇,不亦樂乎。本文選出了正史上,三國最強的十大軍師,他們都是誰呢?
第十名:陳宮
早期陳宮跟隨著曹操,因為曹操的理念和自己有很大區別離開了他,最後投奔至呂布門下。呂布戰敗,陳宮也被一起除掉。
第九名:郭嘉
曹操敢去進攻袁紹最大的原因便是因為郭嘉的十勝論,他給曹操說了必勝的十大條件後,曹操才選擇攻打袁紹,後來果不其然曹操勝。天妒英才,郭嘉38歲離去。
第八名:徐庶
劉備遇到的第一位謀士,他為劉備初期勢力崛起貢獻了很大的力量,連諸葛亮都十分推崇他。不過後來因為曹操用其母威脅,無奈離開了劉備。
第七名:沮授
曹操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策略崛起的,可是第一個提出這個策略的並不是曹操的人,而是袁紹的謀士沮授。不過袁紹昏庸,沒有採納他的意見。
第六名: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他有兩個身份,前期是軍師,後期成為蜀漢丞相,已經不是軍師,而是一軍主帥。因此,本文只分析諸葛亮在劉備去世前的表現。諸葛亮為劉備提出了《隆中對》,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戰略家。
他還遠赴江東,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孫權,結成聯盟,共同抵禦曹操大軍。劉備入川之戰、漢中之戰時,諸葛亮在後方治理地方,保證了前線的糧草供應。劉備走後,諸葛亮五次北伐,他是一軍主帥,已經不是軍師了,不予考慮。
第五位:司馬懿
司馬懿,和諸葛亮一樣的道理,在和諸葛亮祁山對峙時,也是一軍主帥,不予考慮。因此只看他在之前當謀士時的表現。司馬懿非常高傲,看不起曹操「贅閹遺醜」的出身,曾拒絕曹操的徵召。
曹操以性命威脅司馬懿,他才屈服,回應曹操的徵召為官。他最顯著的表現為幫助曹丕在儲位之爭中,擊敗曹植,獲得勝利。在曹丕臨終前,司馬懿和曹真、陳群、曹休一同成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此後,司馬懿平步青雲,成為曹魏的大將軍。
第四位:魯肅
孫權手下的的能臣,曾經曹操南下攻打東吳,孫權手下大臣都建議投降,只有魯肅和周瑜力排眾議,最終東吳才能夠在後期鼎立魏吳。
第三位:龐統
龐統,是劉備進入益州的大功臣,如果沒有龐統,劉備不一定開闢益州,不一定佔據益州。劉備帶著龐統軍師來到益州,為何不帶諸葛亮,這已經說明了問題。在軍事上,龐統對劉備的作用比諸葛亮大,如劉備入川一年多,在葭萌關不知道該怎麼辦時,龐統為其出謀劃策,如提出了上、中、下,給劉備指明了方向,才最後奪取益州。龐統不幸倒下,也不能掩蓋他的出色謀劃。
第二位:法正
蜀國中最受劉備信任的並不是諸葛亮,而是法正。劉備執意討伐東吳,曾經諸葛亮就說過這樣一句話,若法正在便能阻止劉備。
第一名:賈詡
賈詡,字文和,一點也不溫和,卻是三國最大的「毒士」。在董卓死後,賈詡為李傕、郭汜出謀劃策,反攻長安,擊敗呂布,斬殺王允,他在張繡帳下時,曾為其出奇計,兩次打敗曹操。賈詡後勸說張繡歸順曹操,成為曹操的大謀士。在潼關之戰中,賈詡獻出離間計,除掉馬超、韓遂,平定關中。他還暗助曹丕,成為魏王曹操的世子。賈詡在亂世之中,一直活了77歲,得以善終,被稱作第一軍師,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