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倒在落鳳坡,臨走前説了一句話,揭示了劉備的結局,或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

諸葛村夫 2021/09/20 檢舉 我要評論

三國演義想必很多小夥伴都讀過,三國演義當中就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恐怕不是曹操,而是劉備。

沒錯,就是那個仁義之君,左手仁之劍,右手義之劍,兩把劍,耍得天下團團轉。

想必很多小夥伴在年輕的時候,尤其是在20歲左右,如果有幸讀過三國演義,一定會有這樣的一個遺憾, 為什麼劉備沒有打下天下來?

龐統臨終前說「今日吾休矣,此乃天命也。」龐統說這句話和劉備有什麼關係嗎?為什麼說龐統說完這句話就已經暗示劉備不能夠打天下了呢?接下來為大家分析。

龐統投靠劉備,並沒有重用龐統

龐統來到劉備身邊的時候擔任的是耒陽縣令,劉備並沒有重用龐統,張飛還欺負龐統。龐統也有他的「小脾氣」,擔任縣令不管理縣務,被免官。龐統認為劉備不重用他,以他的才能,管理一個縣,有的屈才了。

劉備就找龐統談話,《三國志》記載:「先主見與善譚,大器之」,這一番交談以後,劉備認為龐統是人才,直接從縣令提拔到治中從事,劉備對諸葛亮的關係密切,對龐統也是一樣。《三國志》記載:「親待亞于諸葛亮。」

劉備駐屯葭萌關的時候,龐統向劉備獻三條密計,劉備採納了一條,取得成都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劉備駐守葭萌關一年,龐統向劉備獻上了三條密計,上計挑選精兵,日夜偷襲成都;中計假裝回荊州,把楊懷、高沛這些蜀中的將領引出來,除掉二將,進兵成都;下計退還白帝,慢慢進圖益州,劉備採納了中計。《三國志》記載:「即斬懷、沛,還向成都,所過輒克。」

龐統倒在落鳳坡,臨走之前為何說了這句話

龐統倒在落鳳坡,劉備哭的也是非常傷心,對待龐統的後代,也安排得非常明白,《三國志·卷三十七·蜀書七·龐統法正傳第七》:進圍人雒縣,統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則流涕。拜統父議郎,遷諫議大夫,諸葛亮親為之拜。追賜統爵關內侯,諡曰靖侯。

龐統之所以投奔劉備,肯定知道劉備的為人,在龐統臨走之前,劉備也重用龐統了,從君臣的關係上來說,劉備做得也是仁至義盡,不但讓諸葛亮祭拜,還追賜統爵關內侯,龐統離去之前,喊了那句「今日吾命休矣,此乃天命也」。這個時候龐統已經意識到,劉備缺少天時。

龐統別號「鳳雛」,諸葛亮別號「臥龍」,當時水鏡先生司馬徽說過:「臥龍、鳳雛,得一人便可安天下」,這兩個人劉備都得到了,而且他們兩個都對劉備忠心,當時劉備也有自己的地盤了,地利和人和劉備都占,只能說劉備缺少天時了。

這個話也就諸葛亮聽懂了,三國本身就是亂世,很多諸侯不問皇帝如何,都開始爭奪地盤,劉備請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就讓劉備取荊州,荊州是劉表的地盤,劉備因為和劉備是宗親,覺得不能搶「自家人」的東西,所以沒要荊州。

諸葛亮也明白劉備的苦心,劉備不希望違背「仁義道德」的情況下,得到地盤,這是不可能的。在看曹操雖然狡詐,但是他招納人才。劉備只知道關羽、張飛是將才,謀士只有臥龍鳳雛堪為大用,整個集團就像小草的根系,反觀曹操集團,那才是一顆大樹的根系。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