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三國演義》著重刻畫的人物——關羽,關羽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但熟悉關羽的朋友也知道,關羽此人是非常的高傲。基本上來說。同陣營之中除了對劉備的話能聽進去之外,其他的人的話聽不進去,即使被稱為「智者」的諸葛亮,關羽對其也是嗤之以鼻。
比如:在離開荊州之時諸葛亮千叮嚀萬囑咐關羽,一定要遵守「 聯吳抗曹」的整體策略,可關羽倒好一會兒罵江東大臣為「鼠輩」,一會兒罵孫權的兒子是「犬子」,讓東吳人士氣的牙根直癢,最終因此而喪命。那麼縱觀整個三國時期,可以壓制關羽的人除了劉備,恐怕只有此二人?
飛將軍呂布
在呂布已經聞名天下之時,此時的關羽還是劉備手下的一名馬弓手。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張飛大罵呂布為:「三姓家奴」,而關羽對于呂布沒有更多的言談。
呂布的做法令人所不齒,但從關羽的身份來看,關羽確實也不好說些什麼?因為關羽自身有案底,用現在的話來說關羽是個人/犯。在中國的古代非常究竟門第出身,關羽的出身不高又有案底在身,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這也是為什麼在戰場上關羽總是自稱為「關某」,不像張飛、趙雲等人的自稱。
其次,呂布的武藝令關羽折服。縱觀三國來看在呂布活著之時,關羽還是比較的謙虛的。在呂布走了之後,關羽變得比較囂張了見誰都是「 插標賣首」。那麼關羽稱呂布為什麼呢?《三國演義》描述:
關公急止之曰:「且看呂將軍如何主意,那時各回營寨較量未遲。」
稱為呂將軍,雖然不是尊稱吧!但確實是一個實在的稱呼,呂布的武藝強于關羽,關羽的出身和呂布所做之事,都影響名聲,兩人在這上面半斤八兩。因此在呂布面前關羽不是很囂張,也可以說呂布能壓制關羽。
「禮賢下士」的曹操
在演義之中,曹操對于關羽是非常的看重,非常想把關羽納入自己的麾下,這點在關羽「溫酒斬華雄」和呂布大戰之時,已入曹操之心。建安五年,劉備被曹操擊敗,劉備手下潰散的將士對劉備的歸落之處都不知情。這裡邊就包括關羽,此時的關羽還得護著劉備的妻子,無奈被曹操所擒。
在好友張遼的勸說之下,關羽願意歸降曹操,但給曹操也提出了三個條件。其一: 降漢不降曹。雖然此時的漢王朝已經名不其實,但還是被認作是大統。劉備的夢想是「 剷除漢賊」,關羽和劉備的感情深厚,自然不願意降曹。其二: 善待劉備的兩位夫人,這也是關羽沒逃的主要原因。曹操一聽這兩條沒什麼問題,關鍵第三條曹操受不了, 一旦得知劉備的消息,還追隨劉備。在張遼的勸說之下,曹操勉強答應了關羽提出的條件。
關羽到達曹營之後,曹操對關羽噓寒問暖、高官厚祿、金錢美女一直在迷惑關羽,就是希望能留下關羽。關羽對于曹操的所作所為深受感動,若換成一般的將士恐怕早會同意留下,但關羽心中還是一直堅持要跟隨劉備。
在曹操所贈予的物品之中,關羽留下了赤兔馬,一身青袍。在得到劉備的下落之後,關羽離開了曹操。在演義之中被描述為「 過五關斬六將」,其實是曹操有意要放關羽,如若不然關羽的武藝再高,還得護送嫂嫂,也根本無法到達古城。
在赤壁之戰後,關羽又一次遇到了曹操。在天下人口直的「曹賊」、「漢賊」而在關羽的口中是一聲尊稱「曹公曹丞相」,因為談及當年的舊情,關羽無奈只能放過曹操。
可見再次面對曹操時,因為在最為困難之時,曹操沒為難關羽,這份恩情令關羽無法忘懷。在演義之中關羽是「義絕」的擔當,自然而然面對曹操是有愧的,而曹操對人性的拿捏又非常的准。以關羽的性格來說曹操壓制關羽不成問題。
綜上所述,能壓制關羽的除了劉備當屬呂布、曹操。呂布能壓制關羽是在武力上能壓制,至于名聲不佳被唾棄,恰恰關羽人生也有污點,因此呂布可以壓制關羽。曹操能壓制關羽,主要是因為曹操的恩情,令關羽無法直面曹操。
這裡所說的壓制,只是說關羽面對此二人不是那麼的高傲,至于說真正的壓制,恐怕關羽內心的那份高傲不是所能忍受。那麼你認為除了劉備、呂布、曹操誰還能壓制住關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