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討|伐張繡,張繡有自知之明,於是集體投|降。曹操軍|隊進|駐宛城,四處尋找美女,最後找到了張繡的叔叔張濟的遺孀鄒夫人,並納她為妾。
張繡的軍|隊繼承自叔叔張濟,張濟的妻子鄒氏就是他的嬸娘。現在張繡的嬸娘卻被曹操強行納為妾,供其享樂,就如同張繡的母親被曹操霸|佔了一樣,是可忍孰不可忍。張繡於是懷|恨曹操,計畫再次反|叛曹操,幹掉曹操。
在張繡的地盤上,曹操降|服張繡後,認為「天下太平了」,僅帶領少部分親|兵駐|紮在宛城。他沒想到張繡會再次反|叛,準備不足,被張繡打了個人仰馬翻。此役,曹操損失慘重,他的長子曹昂、侄兒曹安民都被幹掉,就連典韋也為了掩護曹操逃走而亡。
曹操霸|佔張繡的嬸娘鄒氏差點沒命,那麼在這場風暴中心的鄒氏結局如何?
第一種結局:曹操帶著鄒氏逃走
曹操來到宛城,四處搜羅美女,最後選中了半老徐娘鄒氏,說明鄒氏是一個大美人,喜歡美女的曹操即使逃命,也會帶著鄒氏。我們不能否認這種可能性,但是機率太小了,曹操在這場反|叛中失去了長子、侄兒、大將,就連曹操本人都差點交代了,不一定能顧得上鄒氏。
第二種結局:鄒氏趁亂逃走
亂|軍之中,大難來臨各自飛,誰也顧不上誰,曹操首要目標是保住自己的小命。
曹操為了自己逃命,無暇顧及鄒氏,鄒氏也可以自己逃命。鄒氏運氣好脫離危險後,可能無顏再見侄兒張繡,獨自一人離開。
第三種結局:鄒氏被張繡救走
張繡之所以能傲視群雄,掌握數萬軍|隊,他最應該感謝叔叔張濟。可以這麼說,沒有張濟,就沒有張繡的叱吒風雲。現在,張濟在進|攻穰城搶糧食的時候去世,只剩下了鄒氏。張繡為了報答叔叔張濟,都會不遺餘力救鄒氏。因此鄒氏也有可能被張繡救走。
第四種結局:鄒氏厶於那一夜
宛城之役那一夜,曹操僅以身免,他的長子、侄兒、大將去世,親|兵損失殆盡,場面極其混亂,鄒氏一個弱女子存活機率非常小。有人說,鄒氏是張繡的嬸娘,張繡只是想要幹掉曹操,不會對嬸娘不利,但是亂|軍之中,況且這些士|兵也不一定認識鄒氏。因此,鄒氏可能厶於混亂之中。這種可能性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