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是一部膾炙人口的巨作,中原之地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各路英雄紛紛湧現,為了建功立業而馳騁沙場。在這三個國家中,不得不提到白手起家的蜀國。
蜀國有舉世聞名的五虎上將,但是除了這大名鼎鼎的五人之外。 蜀國還有一些驍勇善戰,悍不畏死的武將。就有這麼一位將軍,足智多謀卻十五年都沒有被重用,最終在北伐戰/爭中離去,走後姜維都曾感歎,說他不如這位將軍。
戰亂中橫空出世
姜維說的這位將軍名叫張嶷,他的出現要從劉備取漢中說起。劉備在荊州、益州站穩腳跟後,諸葛亮建議劉備直取巴蜀之地,在這兒沒有曹操的勢力,但是唯一麻煩的就是地方勢力。
不過劉備有五虎上將,和精兵強將十幾萬人馬。劉備命令關羽駐守荊州,揮軍南下來到巴蜀之地。這片地方有當地的軍隊駐守,劉備的政策就是能招安的就招安,不順從的再攻城。
在劉備剛柔並濟的手段下,很多郡城已經被他拿下。這個時候,這片區域因為爆發了戰/爭,就開始變得十分混亂。南充縣周圍有一窩強盜,看到有大軍來討伐,于是就想幹一票大的然後逃走。
他們把目光放到了南充縣內,強盜們假扮平民入城,然後在城內集合後,在半夜時分殺入了縣衙。一時之間,縣衙火光沖天,縣令在親衛的保護下逃出了縣城,但是自己的夫人跟丟了。
這時候,張嶷出現了,他帶著縣長夫人沖了出來,因為這事縣長就記住了張嶷。等到劉備大軍來的時候,縣長當然是無條件投降,他可沒有兵馬對抗蜀軍。
不過蜀漢接手這片區域後,縣長覺得張嶷是個人才,于是把他推薦到了南方的邊境地區去當兵,希望他能做出一番功績。就這樣,張嶷來到了綿竹之地。
平定山賊叛亂,把南夷變成自己人
綿竹這個地方緊挨著蠻荒之地,所以特別的混亂,經常有山賊強盜跑來殺人越貨。張嶷來到後第一時間就是先查清楚,最大的山賊團夥是誰,幾經詢問下確定了山賊的頭目名叫張慕。
張嶷先是調兵遣將,進山圍剿張慕。可是等張嶷進山后發現,山林的空間太大,而且張慕有通風報信的人。他知道自己人多馬壯,所以不和自己正面交鋒,于是等張嶷一上山,張慕就藏起來了。
張嶷覺得這不是個辦法,就找了一個當地人,讓他去山上告訴張慕,自己是上面派來解決匪患的。只要他安安靜靜的不生事,那他每個月可以給張慕些錢財,大家相安無事。
張慕知道後,覺得張嶷是個識趣的人。一兩個月後,兩人也越來越熟悉,張嶷邀請張慕來喝酒,張慕生性多疑,就約張嶷獨自一人來到了城外的酒館相聚。
可張慕沒有想到,張嶷早有安排,直接當場把他給誅殺,然後把剩餘的山賊抓住。 並且告知眾人有兩個選擇,要麼就是改當士兵,要麼就是抓去坐牢,綿竹之地的匪患就這樣平息了。
益州的太守看張嶷能力出眾,就派他去協助將軍馬忠平定南夷。張嶷來後,馬忠給他封了個先鋒,讓他帶領了三百個人。張嶷就憑藉著這三百個人,開始平定叛亂。
張嶷來到南夷的地盤,發現這裡易守難攻,而且南夷人手眾多,分了好多個山頭。于是張嶷想到了逐個擊破,他帶著三百個人圍了一個山頭,說要招降他們,此次只帶了一千人來,要是不降的話,下次大軍來了就直接全部殺掉。
結果這個山頭的首領被唬住了,投降了張嶷。張嶷用這種辦法屢試不爽,基本上平定了南夷,馬忠也開始逐漸重視起來張嶷,而張嶷的名號已經傳到了蔣琬的耳朵中。
蔣琬命令馬忠和張嶷繼續深入,平定南方的南夷。張嶷通過幾年的辛苦付出,基本上是把這兒南夷變成了自己人,手段高明令人佩服。
固守越巂郡,參加北伐戰/爭
越巂郡是一個南部的軍事重地,此地雖然說意義重大,但是當地的民風太過彪悍。當地人不服從管教,而且蠻夷人根本就願意被領導。
蜀國先後派去了兩個太守,然後就沒有人敢去了,此地也只能是被放棄。但是諸葛亮要執行北伐戰/爭,就必須要統一整個南部邊境。
要是自己在北伐的過程中,南部邊境被蠻夷進攻,要是失手了,自己將會腹背受敵。這時候蔣琬推薦了張嶷,諸葛亮隨即冊封張嶷為越覲郡太守。
張嶷走馬上任後,發現之前的太守性格太過懦弱,讓蠻夷越來越囂張。他上任後,第一時間就是找了附近最近的一個蠻夷人聚集地,然後發兵直接鎮壓。
蠻夷人雖然彪悍,但到底還是不是正規軍,被打得落花流水。而對于個別劣跡斑斑的蠻夷人,張嶷直接當場除掉。張嶷的鐵血手腕嚇到了這些人,然後張嶷又開始招降,並對之前的事可以既往不咎。
蠻夷人一看不屈服就是被砍殺,也都紛紛投降了張嶷。然後張嶷第二步就是帶領這些蠻夷人發家致富,因為他們心智低,所以資源稀缺,只能燒殺搶掠。
通過張嶷的努力,當地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也就沒有人願意去當山賊強盜。而張嶷在這兒一呆就是十五年,看到當地國泰民安後,張嶷決定要去參加北伐戰/爭。
張嶷當時已經過了壯年,而且身上還有舊病。不過他仍然是義無反顧地走向了北伐的戰場,因為他的心中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策馬奔騰在戰場上。
張嶷在戰場上面對魏軍大將絲毫不懼,但是當時蜀國在北伐戰/爭中已經不佔據優勢了。張嶷在戰鬥中被魏軍團團圍住,張嶷並沒有跟隨大軍後撤,而是選擇要為大軍斷後。
張嶷四處衝殺,擋住了一部分魏軍,但是自己畢竟勢單力薄,很快就敗下陣來。就是大勢已去,張嶷也沒有投降魏軍,而是選擇倒在沙場。最終,張嶷被魏軍大將當場除掉,一個忠心耿耿的武將就此離去。
張嶷走後,在蜀國的大本營中,姜維知道了這個消息。感歎自己不如張嶷,張嶷已經視死如歸。越巂郡的人民聽到張嶷離去,還自發為他舉行葬禮來悼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