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關羽、陸遜走后各留下一將,分別成為魏蜀吳三國的頂梁柱

天空之城 2022/03/21 檢舉 我要評論

呂布、關羽、陸遜,都是三國時期名將,他們三人在世的時候,叱咤風云,他們三人走后,各自留下一大將,分別成為魏蜀吳三國的頂梁柱,他們是誰?

呂布留下的大將

呂布,是三國前期逐鹿中原的群雄,并非曹營之人。但是他在走后,卻給曹操留下一個大將,這位大將卻非常厲害,逐步成長為曹營屈指可數的名將,他是誰呢?

大家想必猜出來了,他就是呂布手下八健將之首張遼。張遼在呂布手下,被高順壓制著,一直沒什麼大作為。在呂布倒在白門樓后,張遼歸順曹操,成為曹操的得力干將。曹操不愧為明君,很會識人、用人,如張遼、許褚、于禁等人。

張遼一生之中,最出名的兩個戰績,分別是白狼山之戰和逍遙津之戰。其中白狼山之戰,張遼帶領先鋒軍,大破烏桓并除掉烏桓單于蹋頓。逍遙津之戰,張遼更猛,以八百勇士,奇襲東吳孫權十萬大軍,沖到孫權眼前,差點拿下孫權。張遼威震逍遙津,給東吳人造成了很深的心理陰影,嚇得東吳小孩不敢哭。

《魏略》中相關記載:張遼為孫權所圍,遼潰圍出,復入,權眾破走。由是威震江東。兒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遼恐之。

關羽留下的大將

關羽留下的大將,不是兒子關興,而是副將廖化。正史上,在關羽敗走麥城,丟了荊州和小命后,廖化由于有老母親,被迫歸順東吳孫權。然而,廖化「人在曹營心在漢」,于是假裝沒了,騙過東吳的所有人,帶著老母親不分晝夜地逃跑,是廖化版的「千里走單騎」。在兩年后(公元222年),廖化終于在秭歸與前來討伐東吳的劉備大軍相遇。廖化受到重用,被劉備任命為宜都郡太守,并隨軍出征,為老領導關羽報仇雪恨。

可能是廖化天生運氣好,在劉備軍兵敗夷陵,軍隊十不存一的情況下,廖化再一次躲過一劫,順利逃回益州。此后,廖化參加了無數次戰斗(諸葛亮五次北伐和姜維十一次伐中原),幸運之神一直照顧著他,沒有倒在沙場。他一直活到了蜀漢滅亡(公元263年),見證了蜀漢的建立、興盛、衰落、滅亡,是蜀國中后期的頂梁柱,也是蜀國的活化石。

陸遜留下的大將

陸遜,外號「白面書生」,非常謙遜有禮,然而他打起仗來,卻一點也不含糊。他的兒子陸抗也是一個不世出的名將,父子二人都是吳國的中流砥柱,并稱「遜抗」。然而,陸遜去世的時候,陸抗年僅20歲,才繼承父親陸遜的江陵縣侯爵位和父親陸遜的五千部眾,還未領兵作戰。關于陸抗后續的功績,都是他本人經過不懈努力,自己爭取來的。因此,陸抗并不是陸遜留下的大將。

陸遜留下的大將,不是兒子陸抗,而是另有其人,此人是丁奉。歷史上,丁奉出生年月不詳,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在周瑜時期,便是吳軍中的將領了。丁奉和徐盛是黃金搭檔,兩人常常共同完成任務,協同作戰。在周瑜走后,丁奉先后成為甘寧、陸遜、潘璋等人的部將,直到公元271年,丁奉才去世,如同蜀國的廖化一樣,堪稱三國的活化石。

丁奉作戰勇猛,常常勇冠三軍,斬將奪旗,奮勇當先。如公元252年的東興之戰,丁奉雪中奮短兵,大破來犯的魏軍。丁奉不但善于作戰,還對東吳皇帝忠心耿耿,曾設計除掉權臣孫綝,還政于孫休,使東吳大權重新回到了皇帝手中。他一生侍奉了東吳孫權、孫亮、孫休、孫皓四位皇帝,是東吳名副其實的頂梁柱。

結語

呂布、關羽、陸遜三人雖然早早離去,但是他們卻各自留下一個大將,分別是張遼、廖化、丁奉。其中呂布勢力被曹操所滅,張遼只能歸順曹操,施展他的才能,成為魏國的頂梁柱。而廖化和丁奉很幸運,在主將走后,各自的勢力依舊存在,他們繼續效力,成為蜀國、吳國的頂梁柱。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志》)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