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年輕的趙孝成王犯了三個大錯:把廉頗換下是個愚蠢的行為

天空之城 2021/11/23 檢舉 我要評論

第一,廉頗一開始雖然略處下風,但穩打穩紮在丹河東岸站穩了腳跟,秦軍也奈何不了廉頗,但是趙孝成王千不該萬不該主動派使者去秦國議和,秦國正愁沒法打開局面,于是大肆宣揚雙方在友好的氛圍中坦誠地交換了意見,原本打算出兵支援趙國的魏國和楚國一看你趙國都議和了,我還出兵幹嘛,這是趙孝成王下的第一步臭棋,議和把兩個潛在的盟友給弄沒了。

第二,秦國在外交上手段層出不窮,繼和談煙霧彈之後又散佈了兩個謠言:一是廉頗是孬種怕了秦國,二是趙括虎父無犬子,秦國怕他老子趙奢,也有點怕趙奢兒子趙括,且不說廉頗堅守不出打持久戰的策略是否正確,但謠言止于智者,趙孝成王至少不是智者,他以趙括換下了廉頗。

第三,說趙括紙上談兵有點言過其實,一開始趙括並沒有貿然出兵,但是趙孝成王卻命令趙括全線出擊,趙括于是奉王命渡過丹河沖到了丹河西岸的秦軍大營,這個時候的秦軍主將已經換成了白起,秦軍切斷了趙軍的糧道圍住了趙括,四十多天時間裡趙軍仍保持了高昂的鬥志,軍心不亂,趙括的表現其實可圈可點。

歸根結底,趙國之敗其實是敗在了綜合國力上,一開始廉頗還能打持久戰,但是越到後面,軍事強盛一時的趙國糧草不濟只能速戰,打到最後沒有其他國家的支持趙國只能落敗。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