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一男子跑到縣衙告狀,對著知縣哭喊道:「小人有一處祖墳,被縣裡一個大戶人家奪占,竟公然安葬了。」那知縣精于風水,又好鋤強扶弱,便准了男子的狀。沒想到錯斷了事,把好壞弄得顛倒,反落了奸人之計。
知縣是朱文公晦翁,當時他在福建崇安縣任職,平日以「鋤強扶弱,仁義愛民」自勉,當地百姓都很尊奉他。
一天,有一男子跑到縣衙告狀,對著晦翁哭喊道:「小人有一處祖墳,被縣裡一個大戶人家奪占,竟公然安葬了。」
晦翁精于風水,況且當時福建又十分注重這樣的事,因為豪門富戶見有好的風水吉地,專門奪取小民的,類似的事情日日都有。
晦翁也見得多了,就准了男子的狀,把那大戶人家的主人叫來詢問。
大戶說道:「是我自己家做的墳墓,與別人毫不相干的,怎麼被人說成奪占來的?」
小民說道:「原先就是我家祖上的墳墓,是他仗著錢勢占了。」兩家爭論不休。
叫來證人問時,兩家都為著自己一邊,也沒個證據。晦翁當即說道:「此皆口說無憑,待我親自去看個明白。」
于是,晦翁帶了與此案相關之人以及隨從等,親自來到墳頭一看究竟。只見山明水秀,鳳舞龍飛,果然是一個好地方。
晦翁不禁想道:「如此吉地,怪不得有人爭搶。」此時已經有些疑心,必是小民先祖葬在這裡,大戶人家看得好,起心要奪占。
大戶先說道:「這裡是小人家裡新造的墳,所有泥土工程,全都是新的,如何說是他家的墳?請相公龍目一看,自然明白。」
小民見狀,也說道:「上面新工程是他家的,下面須有老土。這原是我家裡的,他奪占去了,才重新裝起來。」
于是,晦翁叫人取來鋤頭鐵鍬,在墳前挖開來看。不久,挖到松泥將盡之處,突然發出「璫」的一聲響,把那挖泥的人震得手疼。
撥開浮泥一看,乃是一塊青石頭,上面依稀有字,晦翁叫人拿起來一看。
眾人拂去泥土,用水洗淨,只見文字顯現出來了,卻是「某氏之墓」四個大字。旁邊又刻著細小文字,都是那小民家裡祖先的名字。
那大戶見了眼前一幕,大吃一驚,轉身詢問身邊家人道:「這東西哪裡來的?」
晦翁見狀,喝道:「分明是他家的祖墳,你倚強奪占了他的!石刻在此,清清楚楚,有何可說?」
小民當即叩頭道:「青天在上,大人神明!小人再不必為此多口了。」
晦翁說道:「既然已得真相,那你們就隨我回去吧。」于是回到縣衙,把墳地判歸小民,把大戶問了個強佔田土之罪。只見小民口口「青天老爺」,拜謝而去。
晦翁斷了此案,自說道:「此等鋤強扶弱的事,若不是我,誰人肯做?」起初深為得意,怎知反落了奸人之計!
原來,小民詭詐,曉得晦翁有此執性,專治那些富豪大戶欺辱百姓。晦翁本是一片好心,卻被那小民看破,給拿住了。
因為貪那大戶人家的風水吉地好,那小民心生一計,把青石刻上字,偷埋在大戶人家的墳墓多時了,再去告上一狀。
大戶人家並不知情,只說是自家新做的墳,一看便知。誰知下麵早就被做成這樣的圈套。
晦翁見此明驗,怎能不信?況且從來都是大戶奪占小民的,哪曾見有小民謀取大戶的。所以才執法而斷。
那大戶人家屬實受冤,心中不服,又到上面告了一狀。然而,上面仍把此案發到崇安縣審理。
晦翁見狀,越加惱怒,說是大戶人家刁悍抗拒。于是,他勒令大戶人家牽出棺柩,把墳地給與那小民安葬祖先,了完此案。
怎奈何,外邊都曉得是小民欺詐,晦翁錯斷了事,公議不平,沸騰喧嚷。不久,這些風聲也傳到了晦翁耳朵內。
晦翁認為是那大戶人家力量大,鬧得人言如此,感慨歎息道:「看此世界,直道真不可行!」于是他棄官不做,隱居本地武夷山中。
後來,晦翁有事途徑此地,見林木蓊然,記得是先前踏足斷還小民的地方。
再往前閑走幾步,看得風水真好,晦翁不禁說道:「能在此處葬下,該大發人家。」
恰巧一個當地居民路過,晦翁問道:「這裡何等人家,竟有福分葬在此地。」
那居民回道:「若說這家墳墓,多是欺心得來的,難道能有什麼好風水報應他不成?」
晦翁繼續問道:「怎樣欺心的?」于是,居民把當時那小民如何埋青石在墓內,騙了縣官,詐了大戶人家這塊墳地,又葬了自家祖先的話。是長是短,是對是錯,全都說了一遍。
晦翁聽罷,不覺兩頰通紅,後悔莫及,說道:「我先前認為是奉公執法,怎知反被奸民所騙!」
說罷,晦翁一點恨心自丹田直貫頭頂,心中想道:「占著如此風水,該有發家好處;占著如此用心貪謀而來的,又不該有好處到他了。」
于是,晦翁仰天道:「此地若發,是有地理;此地不發,是有天理。」說罷,揚長而去。
當晚,大雨滂沱,雷電交加,霹靂一聲,房瓦皆響。次日,晦翁再次路過那處墳地,只見墳墓已毀,連屍棺都不見了。
此故事出自《二刻拍案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