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呂布,關東潘鳳」,虎牢關五虎之一的潘鳳為何千年後爆紅?

天空之城 2021/12/17 檢舉 我要評論

集仁義禮智信于一身的上將潘鳳,曾力挫大將顏良文醜,為了在群雄面前維護主公韓馥的顏面,心系「天下太平,百姓安危。」的他,毅然決然的拖著日趨嚴重的病軀在關前與華雄展開殊死的搏鬥,試問手握180斤大斧以一力降十會見長的潘鳳,又怎會是敏捷系華雄的對手呢,即便如此,雖然潘鳳最終被斬,但其氣勢絕不落華雄分毫:

「陣前殘肢斷劍高積如山,上將潘鳳靜立其上,背中數箭,口余黑血,雙目已閉,面含微笑。」

潘鳳此刻,好似屹立不倒的豐碑,碑體記錄著自己一生之忠勇,也暗喻華雄之卑鄙,這由背部中箭和口余黑血便可得知。

而通過「潘鳳墮馬斬華雄」的「典故」我們得知,雖然潘鳳拖著病體力盡而倒,但在墮馬的同時也震碎了華雄的奇經八脈、五臟六腑,為後續的關聖「溫酒斬華雄」夯實了基礎。

上將潘鳳就是由上述網文,一舉被推上了榮譽的巔峰。

《三國演義》對上將潘鳳是如何記述的呢?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眾英雄正在商議,突有小校來報,華雄下關罵戰!

袁紹:「誰敢力戰此賊?」

袁術背後走出一驍勇將官名叫俞涉:「小將願往!」

袁紹大喜,令俞涉前往迎戰,不了小校不久來報,俞涉不足三合被華雄斬于馬下。

太守韓馥自告奮勇,大聲倡言:「我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

袁紹急忙讓韓馥將潘鳳喚出,潘鳳手提大斧上馬。

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雙叒叕被斬了。」

袁紹歎曰:「可惜顏良文醜未歸,否則何懼華雄!」

為何潘鳳在現如今的身價猛漲,成為灼手可熱的一線「網紅」呢?

巨大反差所帶來的喜劇效果。韓馥一句「我有上將潘鳳。」讓人們不知不覺地對其賦予某種期待,總該有個像樣的武將吧,沒想到落差如此之大,和俞涉一樣,被華雄切瓜砍菜一般斬落馬下。

也有朋友歎其「虎牢關五虎」之千古奇冤,當時挑戰董卓軍的大將不止潘鳳,還有其餘「四虎」,俞涉是自告奮勇主動迎擊華雄、方悅和穆順面對呂布同是一言不發主動出擊挺槍便刺、武安國也因此被呂布削去一腕。

偏偏這個潘鳳是被主公韓馥一句「我有上將潘鳳!」一句話主動推出去的,可謂千古奇冤,主基調明明是主動請纓,誰能打誰上,到了潘鳳這裡卻被韓馥直接賣了,想不打都不成,充滿了悲情主義色彩。

其實,當時的潘鳳內心是拒絕的,心裡也是蠻害怕的,但是主公有命,自己連極具英雄主義色彩的一句「我去送人頭。」都沒有機會喊出來。

而槽點的鑄就,離不開影視劇的推波助瀾,因為潘鳳這個急速領便當的龍套小角色,本來潘鳳拎起斧頭就急慌慌地趕去送了,但是在央視版的《三國演義》中,為了突出這個喜劇落差,也是為了關聖出場做鋪墊,給他編出來兩句臺詞:

「末將遵命,取兵器來!」一句末將遵命彰顯無比自信,而取兵器來又顯示出其平日裡的地位和驕橫。《三國演義》(1994)

「有何不敢?我的大斧早就饑渴難耐了!」,話倒是沒錯,但饑渴難耐的戰斧要喝誰的血可就不好說了。《三國演義》(2010)

這個笑點充分被網友利用,可是漸漸的話鋒漸變,網友們慢慢對潘鳳有了同情之心,別人都是搶功主動送人頭去的,忠勇可嘉但也不識時務,可潘鳳是無辜的,乖乖的站在後面,人家一句話不曾說過,怎麼就直接躺槍了呢,怎麼就被韓馥直接賣了呢,陰謀論的說法漸漸增多。

于是有人猜測,這是袁紹和韓馥的借刀殺人之舉,據傳哈,為了保住韓馥的安危,潘鳳曾力扛顏良文醜兩員大將而不敗,並且保著韓馥全身而退,這讓袁紹恨毒了潘鳳,而韓馥呢,潘鳳在軍中的威望日增,漸有尾大不掉之勢,留下終是禍根,所以不用潘鳳自薦,韓馥明知潘鳳重病在身還是義無反顧的將潘鳳交了出去,一是給袁紹洩憤示好,二是剷除異己收攏權力,此謂一舉兩得,極大歡喜。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