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名將很多,有的功蓋寰宇威震華夏,如周瑜,關羽等人,個個都是婦孺皆知的人才。而有的將領卻很悲催,雖然有萬夫不當之勇,可惜跟錯了主公,懷才不遇不說,還個個都結局慘澹,實在讓人歎息。
一,顏良
東漢末年,諸侯割據,如果說哪個實力最強,當然非袁本初莫屬。袁紹坐擁冀青幽並四州,實力之雄厚,非一般勢力可比。手下文武群臣眾多,而最著名的就是河北四庭柱。
而這四人中武藝最高的就是顏良了。顏良雖然在演義中描述較少,但每次出場都是乾淨俐落。如袁紹坐領冀州時,耿武欲除袁紹,顏良一刀將其解決。可見顏良反應速度之快,武藝之強,不是一般將領可比的。
再者白馬之戰,顏良三合除宋憲,一合除魏續,二十回合便擊敗了曹軍猛將徐晃。曹軍諸將粟然,曹操只得鳴金收兵。這等戰力,可以直入超一流名將行列。
可惜的是,顏良雖勇,卻跟了袁紹這樣個主公。袁紹雖然對其百般倚重,被立為大將。但曹軍謀士荀彧曾預言顏良只是匹夫之勇,一戰可按下。果不其然,袁紹只看中了顏良的勇猛,卻忽略了謀略。白馬之戰,一個謀臣都沒派給顏良做輔助,顏良自視甚高,雖然名震曹軍,卻被關羽一刀除掉,落得倒在陣前。
二,張任
都說益州劉璋懦弱無能,但那只是對劉璋的評價,並不能說明益州將領就很弱。如張任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但不弱還很強,甚至不在張郃等人之下。
如劉璋與劉備相會時,龐統安排魏延在宴席前舞劍,名為助興,實則想暗中除掉劉璋。張任就在當下,見魏延不懷好心,于是拔劍與魏延對舞。魏延見戰張任不下,暗示劉封出戰,也就引起兩方將領混戰。最後劉備大怒,呵散魏延等人,並當眾表示這是兄弟相會,不是什麼鴻門宴。
還有一戰可說明張任的能力,就是雒城之戰。張任偷襲龐統後,多次率軍擊敗劉備。甚至在張飛趕到後,張任還曾設計攔截張飛,張飛一時不竟不能沖出。遙想當年徐州之戰,張飛一人面對曹操八大將領圍困都能沖出,今日卻被張任困住不脫。幸好趙雲趕到,救出張飛。張任自然不敵兩位虎將,退回雒城。
張任這等將才,可惜劉璋扶不起,如果換做是曹操為主公,一定能大放異彩。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支,最後張任被諸葛亮拿下,張任堅決不降,劉備感其忠義,將張任葬于金雁橋旁。
三,高順
如果說誰是呂布賬下第一大將,很多人都會說是張遼,但原著中並非如此,因為高順才是呂布手下第一將。有一處細節便可說明。在袁術與呂布鬧翻後,派遣七路大軍攻打徐州,呂布採納陳登的建議,一面說降楊奉,韓暹等人,一面調兵遣將。
其中高順,陳宮各擋一路,而張遼臧霸為一路。如果說陳宮是文,那高順就是武了。
原著中寫道:布乃分兵五路,高順引一軍進小沛,敵橋蕤;陳宮引一軍進沂都,敵陳紀;張遼、臧霸引一軍出琅琊,敵雷薄;宋憲、魏續引一軍出碣石,敵陳蘭;呂布自引一軍出大道,敵張勳。各領軍一萬,餘者守城。
在呂布得知劉備要聯合曹操圖謀徐州後,高順還曾率軍擊敗關羽,雖然不是單挑,但也說明高順行軍打仗絕對是一把好手。
只可惜這等名將,在呂布白門樓被拿下後,繼續選擇追隨故主,實在令人惋惜。
四,文醜
文醜是與顏良齊名的猛將,深得袁紹所倚重。雖然沒有參加討伐董卓之戰,但在界橋之戰卻大展神威。文醜戰不十合擊敗公孫瓚,然後以一敵四,一槍除掉一將,三將俱走。文醜直取公孫瓚,公孫瓚嚇得人仰馬翻,幸虧少年趙雲登場,與文醜鬥五六十合不分勝負。在後軍趕到,文醜才退去。
試想文醜能與趙雲大戰不分勝負,如果細看原著還能隱隱感覺文醜略占上風。
文醜第二次登場是在延津之戰,顏良被斬後,文醜率軍為同伴報仇。不想曹操奸詐無比,用計將文醜軍打亂,還派張遼,徐晃二將襲擊文醜。面對二將,文醜毫無慌亂,拉弓射箭,幸好徐晃眼快,張遼躲過一箭,可是第二箭直接將張遼坐騎射倒。然後文醜挺槍與徐晃廝較量。戰不多時,文醜後軍趕到,徐晃料敵不過而退。
延津之戰,文醜能以一敵二,而且對手是張遼徐晃等一流高手,足可說明文醜武藝之強。只可惜文醜此戰,一沒副將,二沒謀士,只憑血氣之勇遇到武聖關羽,也只得被斬。試想如果袁紹有識人之明,不讓文醜顏良等人只逞匹夫之勇,文醜等人也不至于結局慘澹。
五,姜維
最後一位是姜維,肯定會有不少朋友會說,姜維都成了蜀國後期大將軍了,則能還說不遇明主?
姜維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登場,姜維一出場便識破了諸葛亮調虎離山之計,與老年趙雲大戰數合,精神倍長,趙雲大驚。其後姜維與馬遵等人前後夾擊趙雲,趙雲戰敗。回去稟報諸葛亮姜維槍法與眾不同,實屬罕見。姜維趁夜又襲擊了蜀軍營寨,諸葛亮此時認定姜維是不可多得的將才。于是設計將姜維收降,並以徒弟視之。
諸葛亮死後,蜀國一蹶不振,先後由蔣琬,費禕等人執政。在費禕死後,姜維開始大展拳腳。與夏侯霸多次北伐中原,雖然互有勝負,但總體來說姜維謀略過人,是三國後期了不起的將才。
可惜後主無道,在鄧艾偷渡陰山後,成都投降。這也就坑慘了姜維,姜維此時在劍閣與鐘會相峙,不想後院起火,姜維無奈只得歸順鐘會。可以說姜維一心匡扶漢室,卻也難敵劉禪的昏庸無道。
原著中寫道:魏兵爭欲報仇,共剖維腹,其膽大如雞卵。眾將又盡取姜維家屬除之。
當然姜維最後被亂軍所除,也算是不得善終了!
以上資料主要參考《三國演義》,您還知道哪些懷才不遇,被主公耽誤的將領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