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中明明佔據明顯優勢,袁紹又是怎樣一步一步錯失自己的獲勝良機的

諸葛村夫 2021/09/23 檢舉 我要評論

發生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戰,袁紹以多打少,兵力明顯佔據優勢,袁軍士氣也很高,將士也不可謂不用命,但結果卻慘敗而回,幾乎全軍覆沒。

袁紹的失敗,不得不歸究于其本人在指揮上的嚴重失誤,因為在整個官渡之戰期間袁紹取勝的機會原本很多,即便有一兩次失敗,都不至于影響戰爭結局, 可所有取勝的機會都被袁紹「完美」地避開了。被袁紹浪費的機會,少說有四次之多。

首先,袁紹聽信讒言,不信任手下的將領。當袁紹決定要與曹操來一場大決戰的時候,監軍沮授認為應該以逸待勞、徐徐圖之,但當時主持軍/事的郭圖與審配卻主張速戰速決。再加上郭圖在背後向袁紹進獻讒言,說沮授作為監軍,威震三軍,要是他的勢力進一步加強,那麼就會威脅到主上的威信,這種人恐怕會更加難以控制。因此,袁紹將沮授的軍隊一分為三,分給了郭圖以及淳于瓊。

其次,袁紹欲聯合張繡與劉表共同對抗曹操的謀略失敗。袁紹派使者來到張繡面前,想要讓張繡與自己一同對抗曹操,而張繡本想同意的,但他身邊的謀士賈詡卻對使者說:「你回去告訴袁紹袁本初,他們兄弟之間都不能融洽相處,怎麼能容得下這偌大的天下。」之後,袁紹又派使者來到劉表處,劉表表面看似答應了下來,但實則是想做壁上觀,按兵不動。

再則,建安五年,劉備公然背叛曹操,打算在後方策應袁紹,但袁紹卻放棄了。劉備背叛曹操之後,曹操想先消滅來自後方的隱患,就率兵攻打劉備。與此同時,袁紹的謀士田豐就對袁紹建議:「眼下曹操正在攻打劉備,一時難以顧及主上。如果主上發兵攻打曹操的後方,一定能攻而勝之。」但可笑的是,袁紹卻說自己的孩子有病,眼下無法發兵攻打曹操。但田豐卻認為戰機不能錯失,又再次進諫,但惱羞成怒的袁紹認為他敗壞了軍/心,將田豐給關了起來。

最後就是烏巢糧草被燒毀。這裡要提到一個人,那就是袁紹的謀士許攸。這個人很有意思,為什麼這麼說呢?原來許攸見曹軍傾巢而出,就建議袁紹派出輕騎偷襲許都,來讓曹操撤軍。但有了之前韓荀和劉備襲擊許都失敗的前車之鑒,袁紹就不想再分兵冒險了。

恰巧這個時候,戲劇性的事情發生了,許攸在鄴城的家族中有人犯法被留守的審配給抓了,許攸認為審配這是不給他這個袁紹謀士的面子,頓時就大為不滿,于是一氣之下就投奔了曹操。

投奔曹操之後,就策劃了火燒烏巢糧倉的計謀。以至于,聽聞烏巢糧草被燒毀而讓領重兵攻打曹營的高覽、張郃二將無心戀戰,選擇了向曹軍投降。最終,袁紹本來還能扭轉局面的機會也一再破滅。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